正文 第11章 營造和諧大家庭(2 / 3)

這種矛盾有時很難調和。而且,由於男人對“尊嚴”、“麵子”考慮得比女人要多一點。翁婿相處最先出現問題的時候,兩個人男人都不會站出來明示對方,一般都是暗示的方式。這樣的局麵其實就是翁婿矛盾的前奏,即使不爆發,也必定讓其中一方受委屈,為日後的爆發埋下隱患。

與嶽父母家搞好關係有利於夫妻關係的和諧,如果你與嶽父母關係融洽,妻子看在眼裏,自然也會與婆婆相處甚好。因此,為人丈夫應該學會如何麵對嶽父母。我們來看下麵這個故事中的小王是如何討得嶽父的歡心的。

小王新婚不久,深得嶽母的喜愛,卻總是不知該如何麵對冷漠的嶽父。

一天,他陪妻子回娘家,又碰上嶽父的冷臉。無意中,他發現嶽父家的書櫃裏放著一副象棋,就向嶽父搭訕說:“您下象棋呀。”嶽父眉頭動了一下,又恢複了以往的冷淡,“嗯”了一聲。細心的小王沒有忽略這個小動作。他馬上意識到嶽父可能很喜歡下象棋。於是,他馬上說了一句:“我也喜歡下象棋,可下得不大好。您能指點我一下嗎?”嗜棋的嶽父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

結果,這一下,兩個人下出了緣分,下出了感情。

後來,三天不見小王的麵,嶽父就會主動邀請小兩口去做客。可見,女婿和嶽父並非天生的敵人。

◇迷津指點◇

一些家庭裏的矛盾往往會由於一些細小的事情引起。如晚間看電視,兩代人往往由於愛好不同而看不到一塊兒。因此,在與嶽父母家人相處時,要想辦法問妻子,向妻子打聽嶽父母的喜好,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學會發展與後父母一致的興趣,這樣容易相處、溝通和理解。

即使由於某些習慣與嶽父母有了衝突,也應及時給予解釋,爭取對方的諒解,避免彼此把不滿埋在心裏。

◇智慧金言◇

我寧願用一小杯真善美組織一個美滿的家庭,不願用幾大船家具組織一個索然無味的家庭。

——海涅【德國】

105.消除與老人溝通的障礙

◇場景再現◇

在丈夫的一再堅持下,謝莉同意把婆婆接過來一起住。起初,婆媳間還能相安無事,謝莉每天要上班,有婆婆在家操持家務,正好省了不少心。

但半個月後,婆媳倆便有了“碰撞”。

有一次,謝莉從市場上買回一把空心菜,一問價格,一把要2元錢。如此“天價”令婆婆大為吃驚,要知道,在鄉下這可是她一天的夥食費呀!過慣了緊日子的婆婆不禁嘮叨起來:“空心菜這麼貴,就不能買別的菜?”謝莉不高興了,一聲不吭上班去了。

到了晚上,婆婆把熱氣騰騰的飯菜端到桌上,擺好碗筷,叫大家吃飯。孰料,謝莉不但不領情,反而指著盤子裏的菜虎著臉說:“這菜怎麼吃?”

望著桌上的菜,婆婆覺得奇怪:“菜還沒嚐,你咋就說不能吃?”

原來謝莉是說婆婆沒把菜杆去掉,而婆婆則覺得菜這麼貴,把菜杆摘掉怪可惜。為了息事寧人,丈夫忙打圓場。風波雖然平息了,但婆媳倆便從此心存芥蒂。往後不愉快的事便時常發生,遇到不滿意的事,謝莉便不說話了,也不給婆婆好臉色看。

每天大家就這樣將就著過,謝莉隻覺得家裏的氣氛好壓抑。

◇深度詮釋◇

在影響婚姻幸福及家庭和睦的諸多因素裏,“婆媳關係”成為僅次於婚外戀的破壞夫妻感情的“殺手”,還有人戲稱其為影響婚姻質量的“惡性腫瘤”,是導致家庭內戰的一大誘因。可見,其影響力和傷害性非同一般,已然成為青年男女步入婚姻殿堂前的一門“必修課”——如何協調與處理“婆媳關係”。

常常發現婆媳互相抱怨,尤其是一些城裏媳婦和鄉村婆婆,更是如此。如老人嫌媳婦不會幹活,嫌媳婦浪費,太小資情調等;媳婦則嫌婆婆太小氣,太摳門,太多封建老土意識等。兩個不同時代、不同生活方式和觀念且相互並不了解的女人生活在一起,衝突也就難免會產生了。這種隔輩人的觀念的不一樣,加上城鄉觀念的不一樣,等於是給相互間衝突的火焰加了一把幹柴。

在中國傳統中,不少婆婆在有了兒媳婦之後,認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已升了一級,家中的大小事情應該由長輩說了算。但在受過新思想教育的年輕女性眼裏,已經封建媳婦的思想,她們有自己獨立的社會政治經濟地位,有獨立的思想,認為婆媳關係應平等。兩個不同時代,不同的生活和觀念,相互並不了解的女人要生活在一起,年齡的代溝加上城鄉的並別,矛盾是難免的,衝突也是難免的。加上雙方缺乏母女間的血緣關係,很容易心存芥蒂。

當原本沒有親緣關係的男女,由於婚姻關係的締結而“走進一家門”,婚姻不僅帶來了夫妻關係,也帶來了一大串家庭關係,婆婆媳婦一下子掉進了一張關係網中,需要四麵應付。

本不是一家人的兩代女性,因為同愛一個男人,而成了一家人,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也是一種緣分。說白了,母女尚有代溝,更何況婆媳了。有代溝很正常,關鍵是我們怎麼去處理這個代溝,最重要的是求同存異,相互理解,相互寬容。

◇迷津指點◇

①適當拉開與婆婆之間的物理距離。

②多關注婆媳關係以外的世界。例如可以更加積極努力地工作,並增加與丈夫在一起的生活情趣,通過愛來抵消和疏泄不愉快的情緒。

③適當滿足老人正常的心理需求。比如,在家庭氣氛比較愉快的時候,夫妻二人一起,多陪老人拉拉家常,聽聽“革命家史”。

◇智慧金言◇

在交談中,判斷比雄辯更重要。

——格拉西安【西班牙】

106.別在婆婆麵前“改造”丈夫

◇場景再現◇

結婚後,吳莉才悲哀地發現,她的這個老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少爺”,習慣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所以新婚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吳莉便在婆婆麵前狠狠地告了老公一狀,訴說老公的種種懶惰行徑。吳莉原以為婆婆會站在同是婦女的立場上,批評老公一頓,沒想到她一撇嘴,說:“男人在外累了。回來多休息休息是應該的。”看婆婆的臉色已不悅,吳莉便住了口。

而且,吳莉越來越發現老公有很多壞習慣,讓她難以接受的是,婆婆還是一再縱容她兒子的這些不良習慣。吳莉不讓老公抽煙,婆婆就說“男人不抽煙,走路打偏偏”;吳莉批評我撒謊,婆婆就說人不可能一輩子都說真話;吳莉說老公一天到晚不著家地和狐朋狗友混,婆婆說那是男人正常的社交活動。

為這些事,吳莉與婆婆鬧得很不愉快。

◇深度詮釋◇

讓一個女人在另一個女人麵前承認她二十多年來的教育失誤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無論是哪位母親,無論她兒子什麼樣,她都會認為不錯。當著老媽的麵要多誇誇我這做老公好的地方,“改造丈夫”就隻能背著老媽了。

在媽媽眼裏,兒子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沒缺點沒錯誤。即便丈夫劣跡斑斑,也隻能關起你家房門私下教育,而不能跟婆婆一本正經地反映情況。

結婚後,江花就習慣於在飯桌上指揮老公添湯添飯,老公也樂此不疲。每次到大家庭聚會時,江花和在家裏一樣,在飯桌上揭發老公的“係列醜事”,並指揮他添湯添飯。結果江花發現每次她半真半假地指揮老公、調侃老公時,婆婆的臉色都很不好看。

江花開始時很委屈,覺得這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但後來想通了,“我每每設想自己也有55歲,我自己的兒子被他的‘野蠻媳婦’吆來喝去,我樂意不樂意?我也會心疼的。天下做母親的都有一顆可愛的私心。”有意識地進行換位思考後,江花開始在婆婆麵前表現出對丈夫的“言聽計從”,表現出難得的乖順靦腆,結果,婆婆心下歡喜,嘴上卻警告兒子:“不許欺負子嘉,有我給她撐腰呢……”

◇迷津指點◇

盡可能在婆婆麵前誇獎丈夫的好處,這對婆婆來說,無疑是最受用的事情。

“改造丈夫”可一定要背著婆婆進行,千萬不要讓她發現了,否則心疼兒子的婆婆肯定對你這個“野蠻”媳婦有意見了。要記住的是,“改造丈夫”的目的是讓家庭更加和諧、美滿!

當丈夫有了一些改進時,便在婆婆麵前誇獎丈夫的進步,讓婆婆心甘情願地監督她兒子的進步。

◇智慧金言◇

妻子想改變丈夫,或者丈夫想改變妻子,都注定會失望。一個人到結婚時,性格早已形成。人還會有外表的變化和觀點的變化,而性格幾乎是不可改變的。然而,如果丈夫和妻子決心共同努力,那麼,任何婚姻關係都可以變得更美好。

——奧斯本【美國】

107.和小姑子搞好關係

◇場景再現◇

江月覺得和自己的小姑沒什麼話好說,小姑是做銷售的,她工作的公司代理了一個國外的潔具品牌,說簡單點,小姑的工作就是賣水龍頭。這一行江月一點都不熟悉,而且她對推銷員總有成見,尤其看到小姑在家裏表現總是特別活躍,覺得有點適應不了,認為小姑活潑的個性是推銷員的職業特點,所以每次小姑一到她們家,江月總是借故躲開,讓小姑和孩子玩。

◇深度詮釋◇

曆來姑嫂關係都算是家庭關係中比較敏感的,你因為丈夫而與小姑子成為姐妹,但它又不同於有著血緣關係的姐妹。若關係處理得當,它勝過親姐妹關係;若處理不當,其麻煩事要比與親姐妹之間的麻煩大得多。如果與小姑子關係惡劣,往往會影響婆媳之間的關係,嚴重時,會影響到與丈夫的關係;如果能與小姑子關係和諧,這樣婆婆看了感到高興,丈夫看了也會感動滿意。這樣,你也會因為家庭和諧而感到溫暖。

與小姑子友好相處,首先要做到尊重和理解,取得她心理上的認同。尊重她的自尊心,切不可為一點兒小事,就以長者自居,挖苦她,貶低她;理解她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遇到的酸甜苦辣,並給予支持與幫助。隻有這樣做了,小姑子才會在心理上認同你,才會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才會像親姐妹一樣無話不說,無事不講。

其次,不要把小姑子看成一個包袱,更不可把她當成爭奪公公婆婆財產的“眼中釘”。有的嫂子看到婆婆對小姑子好,就生嫉妒,心懷不滿,生怕婆婆將自己的“私房錢”獨自給了小姑子。媳婦應該明白,小姑子和婆婆本是母女倆兒,婆婆對女兒好點,情在理中。不要因為小姑子不是自己的親妹妹,就對她漠不關心。隻有把小姑子當成親妹妹,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樣才會有家庭的和睦和幸福。

再次,把小姑子看成一種人脈資源,這樣對你的事業和生活都會大有幫助。現在有一種時尚又實際的說法是圈子化生存。圈子是資源,比如一起打球的圈子,一起吃飯的圈子,這些都可能拓寬你的人脈,拓寬你的財源。為什麼不能在自己的親友中,尤其是親友中的同輩、同齡人中建立一個以親情為紐帶的親友的圈子呢。小姑子和其他的親友都是在各行各業中工作的,帶著自己的社會背景,在單純的兄弟姐妹關係之外,嚐試發現交往更廣闊的空間,會讓我們的家庭生活充滿更多樂趣。

◇迷津指點◇

①多關心小姑子的學習或工作,如果你真心實意地去關心她,愛護她,她也一定會把你當作自己的親姐姐看待。

②嫂子是過來人,在小姑子的人生大事方麵,可充當一個參謀。

③寬宏大量,對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不要斤斤計較。避免言辭激烈,以免傷害對方感情。

④要相互溝通而不要相互怨恨、猜忌。

◇智慧金言◇

一個美滿的家庭,有如沙漠中的甘泉,湧出寧謐和安慰,使人洗心滌慮,怡情悅性。

——蘭尼【美國】

108.與長輩說話要慎重

◇場景再現◇

阿花和婆婆一大早準備去公園。臨行前,婆婆見天上飄著碩大的烏雲,便對阿花說:“阿花,你帶上兩把傘,我看天好像要下雨。”

阿花說:“沒事,天氣陰一點,過一會兒就會好的。天氣預報說沒有雨。”

婆婆說:“別沒事,天氣還有準?說下就下。天氣預報也不那麼準,還是帶上點好,以防萬一。”

阿花說:“天還沒下雨,帶兩把雨傘多累贅。再說東西帶得太多,把遊興都弄沒了。”

婆婆很不高興地說:“遊興要緊還是身體要緊?叫雨淋出病來吃藥打針,看你還有沒有遊興?”

阿花也很不高興地說:“今天一定不會下雨。即使下雨,公園裏也有躲雨的地方。”

婆婆氣惱地說:“你說得倒輕鬆,下起雨就來不及了。就像上次叫你去火車站接你二姨,你非說火車改時間了,結果害得你二姨在車站等了3個小時。”

阿花提高了嗓門:“那天的事與今天的事根本沒聯係,你別扯在一起好不好。”

婆婆也叫道:“你跟我喊什麼?怎麼沒關係,這說明你說的話都不準。”

阿花叫道:“你這是強辭奪理。”

婆婆叫道:“你這是胡攪蠻纏。”

兩個人由此鬧僵。結果公園沒去成,兩個人都對對方有氣,甚至幾天都不與對方說話。

◇深度詮釋◇

這樣的婆媳對話,在家庭中很多。原因就在於婆媳之間(或者其他家庭成員之間)往往因為很熟,說話時不加考慮,結果常常因為一句話兩句話就開始陷入爭吵,搞得很不愉快。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太熟悉的原因。在外麵,我們可能比較容易克製自己的情緒,但在家庭中,由於婆媳日日相處在一起,比較熟悉,有時候說話做事並不考慮對方的承受能力,很可能會因為一句話而使對方情緒激動。醫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在情緒激動情況下,其理智的思維能力幾乎為零。情緒激動的雙方若任由自己的怨氣任意發泄,就會失去理智地對對方橫加指責,所使用的都是惡言惡語,所做的事也令人難以接受,隻為一時的痛快,完全不想有什麼後果。

此外,家庭成員容易帶著偏見看問題,便不再持就事論事的態度,能彼此的相處帶來了很大困難。例如,有的婆婆認為:“媳婦就應侍候婆婆,聽婆婆使喚”;有的媳婦認為:“婆婆沒生我養我,我為什麼要聽她的。”於是,婆媳便對在家庭中應盡的義務,互相推諉、指責。而因為有了各種各樣的偏見,一旦發生爭執,很容易舊事重提。例如婆婆說媳婦:“你在督促孩子學習功課上要多費些心思。”媳婦則反駁說:“你沒有資格指責我,你不要總給孩子買玩具就好了,孩子玩起來會耽誤功課。”本來是一件督促孩子學習的事,結果卻說到買不買玩具上。

這樣的爭執自然不會有什麼結果,隻是彼此傷害對方而已。

◇迷津指點◇

經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努力把那些失當的語言和行為改掉,以達到家庭成員間能很好的溝通。

在對方表現出非理智的態度時,保持冷靜我頭腦,而不是以牙還牙。寬容是家庭和睦的重要條件。

◇智慧金言◇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

托爾斯泰【俄國】

109.理解長輩對孩子的關愛

◇場景再現◇

經過三年的戀愛長跑後,江麗與丈夫喜結連理。一年後,兒子降臨,婆婆也從老家趕來照顧孫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可隨著兒子的長大,江麗與婆婆經常為如何教育孩子發生爭執。為培養兒子的獨立性,兒子兩歲開始,江麗就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自己的襪子、手絹等。每次,婆婆都會出麵幹涉:“娃兒還小,大人自己做嘛。小孩玩水引起發燒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