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選用治療心理障礙的方法

對於一般的患者而言,通過心理調適,適度鍛煉,調整生活節奏,與家人、醫生良好的溝通後,焦慮、失眠、抑鬱情緒等會逐漸緩解,而不需要藥物治療。但若通過上述方式仍不能得到緩解的患者,有必要進行藥物治療,可以促進身體康複,提高生活質量。

在進行藥物治療時,患者應該注意以下的問題:

與醫生充分溝通,讓他了解您在情緒、睡眠、飲食等方麵的變化。

準備詳細的用藥清單,以便醫生充分考慮所選用的藥物與心髒病用藥之間有無相互作用。

向醫生了解藥物的起效時間、常見的副作用、應對的辦法、治療的療程等信息。

精神類藥物均為處方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而不要自作主張增、減、停藥物。

不要諱疾忌醫。可能您的情況超出了心內科醫生的知識範疇,而會推薦您到專科醫生處就診,這並不意味著您問題很嚴重。

下麵就一些心血管科常見的精神心理問題分別加以闡述。

第一節 失眠的治療

失眠的原因第九章 合理選用治療心理障礙的方法“失眠”這個詞大家聽來絕對不會陌生。治療失眠,首先要消除導致失眠的各種原因。常見的原因有如下幾方麵。

(1)原來就存在失眠的問題: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睡眠過程中有比較長的時間沒有呼吸而導致缺氧,引起其他一係列症狀)。

(2)軀體疾病:疾病本身帶來的疼痛、不適,疾病導致的臥床,治療軀體疾病的藥物。

(3)情緒問題:抑鬱、焦慮、憤怒、悲傷,對疾病的擔心、恐懼等。

(4)生活習慣的改變:吸煙、飲酒,軀體疾病導致白天運動太少、晚餐過飽、白天打瞌睡(尤其是住院臥床時),就寢和起床時間不規律等。

(5)環境因素:醫院裏相對嘈雜、擁擠的環境,房間裏燈光過亮等。

失眠的治療1.一般治療一般的失眠可以通過改善睡眠衛生和一些非藥物的方法來解決。如果是軀體疾病導致或者原來就存在睡眠障礙,要及時與醫生溝通,探討相應的治療方法。如果是情緒問題導致,可以與醫生探討進行相應的心理調適,同時進行藥物治療。如果是生活習慣或環境因素導致,調整生活方式和環境,如降低噪聲,關上門窗、用耳塞、請其他人保持安靜;創造黑暗的環境,用窗簾或遮光布遮光;確保睡眠時舒適,舒適的床、溫度適中;減少吸煙、喝酒;避免睡前吃東西或飲酒;有規律地鍛煉,但是避免睡前鍛煉;避免白天打瞌睡,即便夜裏沒有睡好,白天也不要睡,規律就寢、起床;避免躺在床上,擔心睡不著,如果不能入睡,就起床,放鬆,聽音樂等。

如果患者希望借助藥物改善睡眠,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則。

以最小藥量達到滿意的睡眠,也就是使用最低有效劑量,從最小劑量開始嚐試。

間斷用藥(2~4次/周)。

短期使用(常規用藥不超過3~4周)。

逐漸停藥(每天減原量的25%),防止停藥後失眠反彈。

藥物療法應與良好的睡眠習慣相結合。

當失眠需要長期治療時,應該定期到醫院隨訪,以確定催眠藥是否依然有效、有無副作用。

催眠藥的選擇可根據失眠的類型與藥物的半衰期(醫學裏一般是指體內藥物濃度減少到一半時所需要的時間)來決定:以入睡困難為主的患者應選用短效藥,夜間睡眠表淺、易醒者可選用中效藥物,夜間睡眠易醒和早醒者應使用長效藥物治療,伴有焦慮、抑鬱的失眠者應使用抗焦慮或抗抑鬱藥物。

2.失眠藥物治療在藥物的選擇上也是有講究的。理想的催眠藥物應具有迅速誘導入睡,不妨礙自然睡眠結構,白天無殘留作用,不影響記憶功能,無成癮性和宿醉反應等特點。用於治療失眠的藥物種類繁多,我們在文中作為科普常識介紹,幫助增進醫患溝通時的相互理解和更好的避免藥物副作用。

(1)巴比妥類藥物:司可巴比妥(速可眠)作為最後一個巴比妥類催眠藥已在2000年被淘汰出我國基本藥物目錄。

巴比妥類曾是20世紀初期主要的催眠藥物。但是由於這類藥物治療安全範圍較小、有明顯潛在的成癮作用、呼吸抑製作用和過量致死作用,故20世紀60年代以後巴比妥類藥物逐漸被新的催眠藥所替代。目前,巴比妥類藥物隻用於控製癲癇發作。

(2)苯二氮類藥物:目前主張以最小有效劑量、短期間斷性使用來達到滿意的睡眠。按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規定,苯二氮類藥物作為催眠使用不宜超過4周。

苯二氮類從1960年進入臨床使用後,因為使用安全、起效快、耐受性良好等特點,在很短的時間內取代了巴比妥類在失眠方麵的治療。目前,仍是使用最廣泛的催眠藥。苯二氮類藥物可縮短入睡時間、減少覺醒時間和次數、增加總睡眠時間(主要是非快速眼動睡眠Ⅱ期)。

按藥物半衰期的長短,此類藥物可分為短效、中效、長效三類。

短效類(半衰期小於等於12小時):主要用於入睡困難和易醒。如三唑侖、咪噠唑侖(速眠安)、去甲羥安定、溴替唑侖等。

中效類(半衰期10~20小時):主要用於入睡困難。常用的有羥基安定、氯羥安定、舒樂安定、阿普唑侖等。

長效類(半衰期20~50小時):對於早醒和驚醒後難以再入睡較有效。如安定、硝基安定、氯硝安定、氟基安定、氟硝安定等。

苯二氮類的主要缺點是能引起精神運動損害、記憶障礙,濫用或長期使用可產生藥物成癮性及撤藥後反跳性失眠,這在短效苯二氮類藥物中最易出現;而長效苯二氮類藥物則顯效慢、有抑製呼吸作用與白日殘留作用(宿醉等)。

(3)新型的非苯二氮類藥物:由於傳統的苯二氮類藥物在使用時存在著許多潛在問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結構上與苯二氮類無關的、新穎的選擇性苯二氮類受體激動劑,包括佐匹克隆、唑吡坦及紮來普隆等藥物,在臨床上的使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佐匹克隆:一般提倡短期、間斷使用(不超過4周)。

佐匹克隆是一種短效催眠藥。它起效較快,服藥後約90分鍾血中濃度達到最高峰,清除半衰期約5小時。該藥具有鎮靜催眠、抗焦慮、肌肉鬆弛、抗驚厥等作用;可縮短入睡潛伏期、減少夜間覺醒次數和時間、增加總的睡眠時間。

與苯二氮類相比極少產生宿醉現象,不影響次日的精神活動及動作靈敏度,反跳性失眠的發生較罕見,非藥物濫用者依賴性較少。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口苦、口幹、惡心等。急、慢性失眠者可服用7.5mg/天,睡前服;嚴重或持續低劑量無效者可增至15mg/天;而老年人初始劑量應為3.75mg/天。

唑吡坦:具有較強的鎮靜、催眠作用,而在催眠劑量時相對沒有肌肉鬆弛、抗驚厥等作用。服藥後15~30分鍾起效,作用時間短、清除半衰期約為2.6小時。唑吡坦可明顯縮短入睡時間,減少覺醒次數,延長總睡眠時間(可延長非快動眼睡眠的Ⅱ期,加深Ⅲ、Ⅳ期,對快動眼睡眠期作用輕微),改善睡眠質量。常見不良反應有惡心、頭暈、委靡不振等。一般用量為5~10mg/天。

紮來普隆:主要用於入睡困難。紮來普隆的作用時間更短(吸收快速,達到最大濃度時間和清除半衰期均約1小時),具有鎮靜、抗焦慮、抗驚厥作用,每天服用後沒有蓄積。它具有快速誘導入睡(明顯減少睡眠潛伏期,不影響快動眼睡眠期時間),日間殘留作用少,成癮性、停藥後的反跳性失眠及撤藥反應少,不良反應小。主要的不良反應為頭痛、嗜睡、頭暈等。成人推薦劑量是10mg,老人為5mg/次,睡前服。

(4)抗抑鬱藥:近年來發現,一些新型的抗抑鬱藥物如曲唑酮對於伴有抑鬱情緒的睡眠障礙患者有效,而且副作用小。

臨床中還有其他一些有鎮靜作用的抗抑鬱藥,如曲米帕明、阿米替林、多慮平等,一般用於治療繼發於抑鬱症的失眠。但此類藥安全性差,半衰期長,易出現抗膽堿能副作用。

第二節 抗焦慮治療

焦慮產生的原因軀體疾病患者常見的產生焦慮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方麵。

(1)對疾病的恐懼心理。認為得了不治之症,無法應付,希望獲得醫護人員的幫助,希望得到家庭其他成員以及朋友等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