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你的緊張“簽名”
知道了究竟什麼可能引起我們的緊張情緒,現在讓我們集中精力想一想當麵對壓力時,會如何反應。之所以稱為“簽名”,是因為沒有哪兩個人緊張時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
溫馨提示:藥物、酒、香煙和食物,這些都是人們在緊張時經常想起的東西。這些物品也確實可以暫時穩定人們的神經,緩解急躁情緒,使人感到放鬆。有人也許會說,它們真的有用。
但是,表麵症狀的緩解會將真實的、更深層的緊張掩蓋起來。而且,如果使用者沒有節製,反而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危害。它們會使人們成癮,可能令你不能勝任工作(如飲酒過量),或者消耗你的體力和精力,損害人們的健康。
思考自己是否也在依靠上述不正確的方法來調節情緒。如果是,放棄它們,腳踏實地麵對真實的人生。
“緊張日記”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自己在通常情況下,一周之內的表現,並對每一次事件做詳細的記錄。日期和時間,究竟是怎樣的場景?什麼事情使得你變得緊張?你當時在什麼地方?你旁邊還有什麼人?你當時的反應如何?當你照此方式填寫了幾周之後,重新閱讀自己填寫的內容,看看自己的行為方式是否存在著某種規律?
溫馨提示:1.不要過分擔心微不足道的小事。
2.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不痛快都是微不足道的。
如何克服緊張想要掙脫緊張的束縛,這裏有很多種放鬆的方法可供選擇。你不需要使用所有這些方法。經過嚐試後,選擇出最適合你的一種或幾種方法,並每天實踐1~2次。千萬要記住的是,別忘記在你感到緊張的時候使用這些方法自我調節。
深呼吸如果你感到緊張時的反應是呼吸急促,那麼深呼吸將是適合你的方式。另外,深呼吸還是熟練運用其他方法的基礎,並且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使用。
1.舒服地坐下或平躺。
2.把手放在腹部。
3.緩慢的從鼻子裏深深的吸氣,好像你吸入的氣體進入了你的腹腔,並且保持幾秒鍾不要把氣呼出。
4.呼氣的時候一定要慢,並使氣體從嘴呼出。把嘴撅起來,可以幫助你控製呼氣的速度。
5.重複第3和第4個步驟。
伸展運動伸展運動非常易學,而且是放鬆肌肉最快的方法。由於肌肉緊張的部位不同,伸展運動的方式也不同。下麵將介紹兩個常見部位——肩和背的伸展練習。
肩部抻拉:
1.雙臂向前平伸,與肩同高,十指交叉。
2.翻轉掌心,下頜向胸部回收,雙臂向外延伸。
3.保持10~20秒鍾。重複 3次。
背部抻拉:
1.身體直立,雙手放在後腰上。
2.緩慢的將上身向後仰,同時頸椎放鬆,保持5秒鍾。
3.再緩慢的將上身前傾,直到感受到背部肌肉拉長,保持5秒鍾。
4.重複第3和第4個步驟3次。
溫馨提示:讓笑成為習慣“笑”被譽為“生活的良方”、“靈魂的安慰劑”和“心靈的慢跑”。不僅如此,“笑”還是舒緩緊張情緒的最好方法。
開懷大笑作用於肺、心髒和肌肉,使大腦釋放促進快樂的化學成分,並且使肌肉得到放鬆。
讓“笑”成為習慣:購置一個活潑幽默的台曆;欣賞戲劇或者小醜表演;觀察寵物的滑稽動作。
不僅是開懷大笑,微笑就已經足夠衝走消極的想法和緊張的情緒了。
循序漸進的放鬆你是否經曆過這種時刻,過於緊張,以至於忘了平日放鬆時的感受。循序漸進的放鬆就是針對這種時刻的最好方法。它分為3個步驟,是一個先使肌肉收緊再放鬆的過程,通過使人們充分體會這兩種狀態下的不同感覺,重新感知自己的身體。
1.緊握拳頭。感覺手部肌肉的緊張。保持這一動作幾秒鍾。
2.鬆開拳頭,使緊張感消失。注意,你是如何感到自己的手比剛才輕了,前臂也可能比剛才輕了。
3.感知收緊和放鬆時的不同感受。當你握拳時,是否手在抖動;而鬆開拳頭時,你的手是否感到發熱和刺痛?
4.將以上3個步驟運用於身體的其他部位(麵部、頸部、胳膊、胸、腹部、背、腿和腳)。
冥想:如果你也認為“望梅止渴”有道理,那麼你就知道冥想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了。就像瑜伽課最後的放鬆一樣,通過告訴自己你感到肢體發熱和沉重,同樣可以使身體得到放鬆。你得學會跟隨自己的思想。
1.舒服的坐下,衣著要寬鬆,閉上雙眼,然後試著清空思緒。
2.將思想集中在右臂上,反複對自己說:“我的右臂感到很熱、很沉,”直到它真的感到很熱、很沉。
3.將第2步驟應用於身體的其他部位(麵部、頸部、胳膊、胸、腹部、背、腿和腳),直到全身得到放鬆。
想象:與冥想類似,想象一樣需要發揮大腦的強大功率。借助想象的翅膀,思緒飛到了一個愉快、安全的地方,機體也因此得到了放鬆。
1.舒服的坐下或者躺下。
2.構思一幅平靜、安寧的美景,例如:陽光沙灘。
3.感受溫暖和放鬆。
如果在嚐試以上這些方法時,發現自己不能集中精神,則會影響整個效果。
小竅門走神兒是正常的,通過練習可以得到改觀,不要因此而放棄。
當走神兒時,去想一些自己最喜歡的場景,如天空的焰火、孩子的麵龐等等,以便集中精神。
如果可能,在放鬆之前先進行有氧代謝運動,如慢跑。這樣會幫助你集中精力調息,也有利於清空思緒。
聆聽:內心的聲音我們學習了如何用思想幫助我們放鬆。現在,讓我們來考慮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所發揮的作用。無論你意識到了沒有,我們的心聲(甚至是自言自語),以及如何與身外的世界交流,直接影響著我們緊張的程度。
你究竟在想什麼人的思緒是一個連續不斷運轉的過程,永不停息。你的人生觀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呢?
黑白人生觀:黑白人生觀過於簡單的認為生活中非黑即白、非是即非、非對即錯,中間沒有漸變色。持有這種觀念的人生活是枯燥的。他們喪失了很多選擇,無法擁有夢想,嚐試解決問題和享受豐富多彩的人生。
完美主義者一味地要求自己和他人完美隻能導向失敗。持有這種觀念的人經常使用“應該”,如“我不應該犯任何錯誤”、“人們應該公正的對待我”、“生活應該對我仁慈一些”。在所有的責備聲中,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還可能導致局麵的進一步惡化。
扁鵲見蔡桓公:我們小時候的語文課本裏,有一篇古文《扁鵲見蔡桓公》。扁鵲幾次見蔡桓公,希望給他診治,但蔡桓公都沒有當回事兒,直到真的感覺到身體不適請來扁鵲時,扁鵲卻二話不說,掉頭就走。因為此時的蔡桓公已經無藥可救了。小病不治,成了絕症。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是一樣,凡事從長遠的角度打算,從現在做起,逐步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不要等到真正的大事件發生後,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宇宙中心人生觀:如果你認為自己對周圍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負有責任,那麼你可能過高估計了自己的重要性,把自己置身在“宇宙的中心”了。你會因為別人的情緒或感受而責備自己,尤其是那些你親近的人。認識到自己確實對於很多事情無能為力,將是你得到的最大解脫。
溫馨提示:生活在繼續抗壓能力強的人分享著同樣的人生信條,同時樂觀的生活態度也使他們更加健康。他們認為變化是一種挑戰,自身懷有一種使命感,並且確信自己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尤其要記得的是,即使你不能控製事態的發展,但至少你能控製自己對於事件的反應,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自身的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