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5年,他訂婚了。但離結婚的日子還差幾個月的時候,未婚妻不幸去世。這對他精神上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數月臥床不起。
1836年,他得了精神衰弱症。
1838年,林肯覺得身體良好,於是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可他失敗了。
1843年,他又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但這次仍然沒有成功。
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最後終於當選了。兩年任期很快過去了,他決定要爭取連任。他認為自己作為國會議員表現是出色的,相信選民會繼續選舉他。但結果很遺憾,他落選了。
因為這次競選他賠了一大筆錢,林肯申請當本州的土地官員。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請退了回來,上麵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員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請未能滿足這些要求。”接連又是兩次失敗。
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但失敗了;兩年後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結果被對手擊敗;又過了兩年,他再一次競選參議員,還是失敗了。
1860年,他當選為美國總統。
林肯雖然一次次地嚐試,但卻是一次次地遭受失敗:企業倒閉、情人去世,競選敗北。要是你碰到這一切,你會不會放棄?放棄這些對你來說是重要的事情?林肯沒有放棄,他也沒有說:“要是失敗會怎樣?”麵對挑戰隻有勇於嚐試的人才是真的勇士,雖敗猶榮。若不是這一次次的競爭、失敗、再競爭,林肯恐怕隻能做一輩子的小職員。
喚醒你內心的競爭意識,勇於拚搏,即使失敗,也比聰明的懦夫值得尊敬!
沒有對手,有時比沒有朋友更加可悲
殼牌石油策劃經理蓋亞斯有句名言——唯一能持久的競爭優勢是勝過競爭對手的學習能力。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把對手視為心腹大患,是敵人,是異己,是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馬上除之而後快。其實,隻要仔細想一想,便會發現擁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反倒是一種福分,一種造化,一種力量,一劑強心針,一副推進器,一個加力擋,一條警策鞭。因為一個強勁的對手,會讓你時刻有危機四伏的感覺,會激發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鬥誌,會讓你排除萬難去克服一切艱難和險阻,會讓你想方設法去超越、去奪取勝利。
在2001年7月3日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體會議上,北京戰勝多倫多、大阪、巴黎、伊斯坦布爾,獲得第29屆奧運會主辦權。全國人民為之歡呼雀躍,而主持人水均益卻說了一句令人難以忘懷的話:
“我們要感謝對手。”
是的,正是有了多倫多這樣強大的對手,北京才有緊迫感、壓力感,才使我們的申辦工作做得更紮實、更細致、更完美。這樣的對手,可使中國更強大,在國際上的威望更高。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確要感謝對手。
世界充滿了競爭,競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有競爭就會有對手,有了對手才有戰勝之而成為強者的念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就是競爭,這就是要戰勝對手的根本原因。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會讓我們在與之進行的競爭中得到升華。
沃爾瑪公司由美國零售業的傳奇人物山姆·沃爾頓先生於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沃爾瑪公司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連鎖零售企業。沃爾瑪是全球500強企業榜首。
從一個小城鎮的超市到世界五百強,沃爾瑪的成功源於對對手的重視。
沃爾瑪的競爭對手斯特林商店開始采用金屬貨架以代替木製貨架後,沃爾頓先生立刻請人製作了更漂亮的金屬貨架,並成為全美第一家百分之百使用金屬貨架的雜貨店。
沃爾瑪的另一家競爭對手本·富蘭克特特許經營店實施自助銷售時,山姆·沃爾頓先生連夜乘長途汽車到該店所在的明尼蘇達州去考察,回來後開設了自助銷售店,當時是全美第三家。
就是在與對手的競爭中,沃爾瑪從美國中部阿肯色州的本頓維爾小城崛起,到目前為止,沃爾瑪在全球14個國家開設了7899家商場,員工總數190多萬人,每周光臨沃爾瑪的顧客1.75億人次。
與對手的競爭,其目的並非是最終消滅勁敵。真正的對手是在內心當中應該給予充分肯定的。為什麼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的對手會變得如此的強大,越加的難以應付?難道這本身不是一種提高嗎?難道這還不能說明什麼嗎?因為有了對手我們才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