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返航的途中,桑提亞哥遇見了鯊魚群。他完全可以把馬林魚留下,自己回去。但他不願服輸,決定與鯊魚一戰到底。老人用盡餘力把魚叉往一條鯊魚身上紮去。鯊魚打著滾沉下去了,帶走了魚叉。
更多的鯊魚出現時,他把刀子向鯊魚戳去。鯊魚打了一個滾,結果把刀給折斷了。後來他又用舵把朝它們劈過去,但是他雙手磨破了皮在流著血。直到最後他已極度疲乏。老人清楚那些鯊魚除了大馬林魚的空骨架之外,是什麼也不會給他留下的。
當他劃進小港,讓小船衝上沙灘時,岸上的燈火都已滅了。在朦朧之中,他爬上岸,走進自己的棚屋,一頭倒在床上睡著了。
那天早上晚些時候,孩子發現他時他還躺著。這個時候,一些漁民聚在那隻小船的周圍,對這條從頭到尾長有十八英尺的大馬林魚嘖嘖稱奇。當曼諾林拿著熱咖啡回到桑提亞哥的棚屋時,老人醒了。他告訴孩子可以把他那條魚的長吻拿走。曼諾林要老人休息,把身體養好,以便日後再一起出去捕魚。整個下午老人都在睡覺,那孩子就坐在他的床旁邊。桑提亞哥正在夢見那些獅子呢。
這就是海明威的巨著《老人與海》講述的故事。雖然84天沒有捕到魚,桑提亞哥從來不懷疑自己的技術。他每天照樣出海,終於釣上一條大馬林魚,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其實,失敗並不可怕。古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誰在人生道路上不經曆一兩次甚至多次失敗呢?可怕的是把一次次失敗在內心化為一種自我否定,一種自我設限,一種自我束縛。這是一種可怕的心理定勢。
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自我否定。昂起頭顱,向著下次的挑戰前進吧!
當競爭與能力結合時,你才能看到成功的火花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要想在競爭中獲勝首先要有競爭力,否則就是蠻幹,沒有一點結果。當你美好的願望暫時不能實現時,當突如其來的不幸向你挑戰時,當你付出一番心血收獲的卻是失敗時,請你想想,競爭之前你準備好了嗎?
成功的花兒,人們隻驚羨它盛開時的明豔,誰知道它當初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犧牲的血雨!
張強畢業後一心想去一家仰慕已久的大公司,然而和許多人的命運一樣,他在招聘時被淘汰了。但他並沒有死心並發誓一定要進入這家公司。於是他采取了一個特殊的策略——假裝自己一無所長。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為該公司無償提供勞動力。公司未加考慮便分派他去打掃車間裏的廢鐵屑。一年來,張強勤勤懇懇地重複著簡單勞累的T作。為了糊口,下班後他還要去酒吧打工。雖然他通過努力得到了上上下下的好感,但是還是沒有人提及可以錄用他的事宜。
有段時間,這家公司的訂單被大批集中退回,導致公司陷人困境。在緊急會議上公司高層一籌莫展,這時張強闖入會議室,對公司麵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改進設計方案。這個方案,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原來機械的優點,同時克服了已出現的弊病,是幫助公司走出困境的好辦法。張強當即被聘為該公司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副總經理。
原來,張強在做打掃工作時,就細心觀察了全公司各部門的生產情況,並全部作了詳細記錄,發現了目前各部門所存在的技術問題並努力尋找解決辦法。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搞設計,做了大量的統計數據,為最後一鳴驚人積蓄了力量。
張強是聰明的。他在第一次應聘被淘汰後,沒有灰心喪氣、否定自己,而是在做著沒有任何報酬的工作時,細心觀察公司各部門情況,積累了寶貴資料。一年的準備,大大的提升了他的競爭力,從而在關鍵時刻一舉成功。
能力的培養一方麵來自書本學習,一方麵來自於社會實踐。一方偏頗,尤其是後者的缺失,都會導致競爭中的失利。
趙括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學習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認為天下沒有人能夠抵擋他。趙括曾經跟他的父親趙奢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趙奢不能駁倒他,然而趙奢不說他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說:“用兵打仗,本是危險的場合,但是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