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喚醒競爭心,勝利將不再遙遠(4)(3 / 3)

假使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擔任將軍,那麼毀掉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了。”

趙括隨即代替廉頗擔任抗秦大將後,全部更改原有的紀律和規定,撤換並重新安排軍官。秦將白起聽說了這些事,調動變化莫測的軍隊,假裝敗退,截斷了趙軍運輸軍糧的道路,把趙國的軍隊一切為二,於是軍心離散。經過四十多天,軍中兵士饑餓,趙括帶領精銳的兵士親自上陣戰鬥。秦軍射死了趙括。趙括的軍隊大敗,於是幾十萬兵士投降了秦國,秦國把他們全部活埋了。

這就是著名的“紙上談兵”的故事。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方一麵。戰場變幻莫測,單憑啃書本不可能應對實際情況。

趙括沒有明白這點,貿然出征,葬送自己性命不說,還毀掉了一國軍隊。

現代競爭更需要全麵的能力,尤其是在職場中。很多人認為專業技能不外乎語言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學曆和證書。其實,專業能力隻是職場競爭力的一部分,很多人卻習慣將兩者劃上等號。一位金融機構的主管目睹同事們報考專業證照的盛況,不禁感歎考證照固然有必要,但很多人的考照動機無異於“買保險”,以為“多一張證照,工作多一分保障”,其實,並非每張證照對工作都有幫助,多證在手隻不過是求心安。

因為除了專業技能之外,成功還需要很多條件的配合,這些條件就是你的競爭力。

不同的生涯階段,需要不同的競爭力。在25~30歲的事業起步期,核心競爭力在於專業技術;30~35歲的事業起飛期,核心競爭力是管理能力;35~45歲的事業高峰期,關鍵競爭力則是策略規劃與資源整合能力。

事業起步階段對一個人非常重要,幾個知名的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曾列了一份這一階段競爭力清單。如下所示:

高學曆:另一個補救方法是選擇學曆門坎較寬的工作,例如部分服務業、製造業等,由於在人才競爭上處於劣勢,對學曆也不敢要求太高,不妨先累積一定的資曆,因為資曆和學曆同樣重要。

證書:除了法律、會計、醫療等行業要有證照才能執業外,目前包括金融業、IT業、房地產業、美容業等行業,也都已走向“證照化”。如果你的學曆條件較差,專業證書可彌補學曆的不足。

專業技能:在校期間所學習的專業,隻是你踏上專業之路的第一步,許多行業所特有的專業技能,學校沒辦法教,一定要實際進入職場後,才能從工作中學習。所以,在工作最初幾年的“學習期”,薪水待遇是其次,學習機會才最重要,要把工作當成學校的延伸,把主管和資深同事當成良師,像海綿般虛心學習,專業技術的“馬步”才紮得穩。

過去所謂“一技之長”,現在成了“一技之短”,因為單一技能的人才過剩,若能跨領域培養多種專長,將可拉開你的領先距離。

曆練:跨國公司培養高階人才,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輪調”,讓你在不同部門與國家之間培養閱曆。曆練的多少,決定你究竟可成大器,還是一顆小螺絲釘。對職場新手來說,對於上司交辦的高難度任務,不可視為畏途,反而應該積極爭取參與各種項目,以及外派出差的機會,給自己更多曆練。

人脈:往往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提供你意想不到的一臂之力。

但是“貴人”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平時就要勤於耕耘。在你獲得別人的幫助之前,要先樂於助人,先有付出才有回報。

若想成功,你必須有自己的競爭力清單。生命的每個階段,隨時更新自己的清單,做好自我盤點,一方麵補強自己的弱項,一方麵將強項發揮出來。

以能力為基礎去競爭,你才能看到成功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