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喚醒服從心,信任將不再困難(1)(2 / 3)

所以,服從領導的安排,讓領導的命令和政策在你這裏得到最大的執行和實現,你才能得到上司的信任。畢竟領導雇傭你的目的就是為他T作,而你就是他手腳的延伸,一雙不聽指揮的手要來何用?上司又如何能信任地讓你放開手腳去做事情?

說到這裏,不禁想起一則關於老板的笑話:一位前輩向新進的員工傳授職場中的潛規則,“有五項原則你一定要記住!”前輩一臉鄭重地說道:“一、老板絕對不會有錯,如果發現老板有錯,一定是我看錯;二、如果我沒有看錯,一定是因為我的錯,才讓老板犯錯;三、如果是老板的錯,隻要他不認錯,他就沒有錯;四、如果老板不認錯,我還堅持他有錯,那就是我的錯;五、總之老板絕對不會有錯,這句話絕對不會錯。”

笑話寫成這樣子,雖然過分,但它主要是表示對老板的決定要支持、要服從。一個公司不成功,很快會有人知道的,市場上沒有瞎子,內部有矛盾,你的對手會很高興的。而且公司內一個小小的問題,傳到市場上就是一個大的問題。因為會有人在研究你們,你的對手會告訴你一切。所以,一個團隊,首先要思想一致,才能應對外麵市場的殘酷戰鬥,在家裏一團糟,意見分歧,人心渙散,出去是打不贏戰鬥的。

總而言之,在工作當中,領導需要具有服從意識的員工,企業才會健康地成長;而員工隻有學會了服從,才有機會獲得領導的信任。

服從是獲得信任的前提條件!

每個優秀將領都曾是聽話的士兵

從文藝複興開始,我們的教育就開始崇尚個性,特別是目前大力推進的素質教育,給個性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提倡“服從”意識,往往有扼殺個性發展之嫌。的確,每個生命的個體都有著各自的特點。由於性格、接受能力、家庭熏陶等因素,同樣的教育,效果卻因人而異,我們應該因材施教。然而,當一個人放縱得讓你都無法對他進行任何教育和管束,所謂的素質教育、個性化教育隻可能是紙上談兵。如果人人都不服從管束,那麼我們的社會會進入“無政府”的狀態,沒有了秩序,社會也將停止不前。

提到“服從”,人們大都會聯想到軍人。畢竟“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是人人耳熟能詳的。

在美國,有一所地處西點的軍校,被人們稱為西點軍校。在那裏,服從意識得以充分的體現。但是,就是這樣一所以服從為至高準則的軍校,卻是美國近代領袖的搖籃。在美國200年的曆史裏程中,培養了眾多的美國軍事人才,有近4000人成為將軍,像美國南北戰爭中北方聯邦軍總司令、海灣戰爭中央總部司令等等。也為美國培養和造就了眾多政治家、企業家、教育家和科學家。像美國第18任總統格蘭特,美國前國務卿黑格、鮑威爾,國際銀行主席奧姆斯特朗等。

在西點軍校,個人權威與集體權威產生矛盾時,他們最終遵從的是個人權威服從於集體權威。當然,這種“服從”,絕不僅僅是指“聽話”,也不僅僅是機械地執行上級的指令。服從需要個人付出相當大的努力,它需要在一定限度內犧牲個人的自由、利益,甚至生命。

服從,也是每一個優秀學員必須接受的嚴峻考驗。

由高年級的學員主持的這種進行極為嚴格、近乎殘酷的訓練,旨在培養堅定的服從意識。讓他們明白,盡管他們都是出類拔萃的高材生,但同時也是大團體中的一分子,需要有一定的法規和傳統來約束他們,讓他們知道自己對國家負有重大的使命。在訓練的過程中,每一項活動都不允許新學員在時間上有一分一秒的誤差。一連串的任務,使新學員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日常的行為,也由高年級的學員監督。

例如一位學員正氣喘籲籲地跑著,卻碰到了一位高年級的學哥、學姐,他就會馬上停下來,恭敬地接受儀容的糾察。在艾森豪威爾將軍回憶起他剛入學時的情景時,曾經感慨地說道:“我想如果容許我們有時間可以坐下來想一想,大部分的學員可能都會搭下一班的火車離開這裏!”

這種強化訓練形成了學員無條件服從的意識。此種行為的累積,維持了絕對服從的團體規則。這種美德,使他們在個人自由、保持個性獨立遭受威脅的時候,仍然能夠為了維護團體的利益和形象做到絕對的服從。一係列的訓練,在他們成為政治家、軍事家、企業家、教育家之後,才能夠真正以國家和民眾利益為重,並堅決服從國家和人民所交給他們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