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喚醒服從心,信任將不再困難(1)(3 / 3)

我們每個人不可能都像西點人那樣出類拔萃,成為將軍或者是領袖。但是每個將軍都曾經是一位聽話的士兵。隻有從這個階段走過,他才能真正明白服從的意義,懂得服從對於團體的重要性。

同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曆史上,早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主席就注意到了這一點,親自製訂和頒布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一係列紅軍紀律,實踐證明,這些紀律都得到了充分的遵守和執行。當時紅軍就是那麼特別,他們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正是一項項鐵的紀律,使得紅軍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而我國很多為後人所愛戴和傳誦的知名將領,也是在這樣的隊伍裏,從一名普通的、服從命令的優秀士兵做起的。

軍隊是高度統一的、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這要求它必須具有嚴明的紀律和優良的作風。因此,戰士必須自覺養成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好習慣。但是,有時服從意味著犧牲、意味著放棄個人的想法和自由,同時還要一心一意地執行上級的工作安排。倘若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服從和執行命令實際上是個利益得失的問題,一個人如能以集體利益為重,就會自覺地服從和執行上級的命令。否則,就會在服從和執行命令麵前打折扣,縱然是勉強服從,也是消極的應付,口服心不服。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服從也是一種素質,是一種政治素質,更是一種品德素質。而這種素質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漫長的時間和習慣來逐漸形成,所以我們說:“每個優秀的將領都曾是聽話的士兵”。

此外,在現代職場中也是如此,好的領導者也大都是從聽話的下屬做起的。誰都希望自己的下屬能夠對自己絕對地服從,有誰願意把一個總是喜歡和自己作對的人放在身邊呢?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提倡服從型人才的原因。

其實不僅管理者希望下屬能夠服從自己,管理者的上司也希望他的下屬能夠服從自己。因此,服從是領導能力的基本表現形式。如果你希望向組織中的更高層級發展,獲得一個更高的職位,那麼就必須學會服從。這是因為,無論處於什麼層級,領導者的權利總是有限的,領導者的地位再高,他還是需要對另一個更高的領導負責,學不會服從,也就學不會領導。

李若晨是我國國內一家著名廣告公司的總經理,她是從一名小小的策劃人員逐步做到公司高層領導的。然而成功之後,當人們向她請教有關職場中的新人應該如何發展之時,她總是笑著回答說:

“我要告訴你的就隻有兩個字‘服從’。不要不以為然,其實,現在的新人最欠缺的就是服從心。總覺得自己是對的,總是不想被他人管束,那他就永遠也成為不了一名好的員工,也就不可能在工作中有所發展!”

是啊!前輩之所以是前輩自有他的道理,而上司之所以是上司也自有他的過人之處。學會服從領導的命令,你才會被領導信任,而被領導信任你才能有機會去接觸企業的業務,從而獲得學習的機會。這才是成功之道!

要記住,好的上司也是從服從命令的下級做起的。

團隊,是對個人劣勢的最好彌補

強調團隊,也就是在強調團隊精神。而所謂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核心是協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並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團隊精神的形成並不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相反,團隊是對個人劣勢的最好彌補。

相信龜兔賽跑的故事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也知道比賽最後的結局是驕傲的兔子失敗了,而烏龜得了冠軍。那麼,假如再比上幾次會如何呢?

在第一次龜兔賽跑之後,兔子因輸了比賽而倍感失望和懊惱。為它分析了失敗原因:失敗是因為它太自信、太大意和散漫造成的。如果它不自以為是,那麼勝利是非它莫屬的,烏龜是不可能打敗它的。

於是,兔子決定和烏龜再來一場比賽,烏龜同意了。

這次,兔子吸取了上次的教訓,不敢懈怠和大意,它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地從頭到尾一口氣跑完,領先烏龜好幾公裏。終於它獲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