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喚醒服從心,信任將不再困難(2)(1 / 3)

這次比賽之後,輸了的烏龜很不甘心,也進行了自我檢討。它很清楚,照目前的方法比賽,它不可能擊敗兔子。於是,它決定再與兔子來一場比賽,隻不過這次它選擇了在另一條稍許不同的線路上進行,兔子同意了。比賽開始了,兔子為了確保自己立下的誓言——從頭到尾一直快速前進,它不敢懈怠,飛馳而出,急速快跑,直到遇上一條寬闊、湍流不息的大河。這次比賽的終點就在這條河對麵的幾公裏處。

兔子傻了,待坐在那裏,一時不知該怎麼辦。此時,烏龜卻一路姍姍而來,它縱身躍人河裏,不一會兒功夫,便遊到了河對岸,上岸後,它繼續爬行,最終它又獲勝了。

經過這幾次比賽,兔子和烏龜在競爭中成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它們一起分析、檢討、反思各自的問題。它倆都覺得,在上一次的比賽中,它們可以做得更好。於是,它們決定再賽一場,但這次是共同合作。他們一起出發了。在前段陸地上奔跑時,兔子扛著烏龜,一路飛奔而去。直到河邊,它們調了個個,烏龜匍匐在地上,等兔子安穩地趴在它背上後,便躍人了河中。不一會兒,它倆遊到了河對岸,然後兔子再次扛起烏龜,一蹦一躍地快速到達了終點。與前次烏龜到達終點相比,這次抵達終點的時間明顯縮短了,速度明顯快了許多。不僅如此,它倆還獲得了一種更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這一輪比賽很有意思,兔子和烏龜不再互為競爭對手,而是一對同心協力,共同作戰的合作夥伴。這場比賽,它們實際上是共同與自然環境和自我進行較量。通過優勢互補的合作,使它們真正體會到了合作的價值和意義。

兔子擅長跑步但不會遊泳,烏龜速度很慢但卻是水中的高手。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強項、弱項,優勢、劣勢,在某些時候,某些方麵,某種情景中,你的能力可能高過他人;而在另一種情景下,你很可能技不如人,其他人則會比你做得更好。個人表現優異與擁有核心競爭力固然重要,但一個人的力量和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彌補個人的這種不足,便是團隊存在的價值所在。為了使整體水平提高,作戰力提升,就必須發揮團隊的力量和作用。

在動物界中,我們都知道狼是一種機智勇敢殘忍凶猛的動物。因此,人們常常談起狼而感到心驚膽顫。殊不知,狼在尋找獵物時,從來不會單獨行動,而是成群結隊,一旦發現目標,同時向其攻擊。因此,狼可以捕殺比自己更大的動物,而且往往能夠獲得成功。狼以群聚的生活方式在動物界中占得一席之地,人們常常會對它們的集體“作戰”精神發自內心的尊敬。

一隻狼產生不了多少威脅,可是一群狼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正因為狼懂得團隊的重要性,才有了狼群的可怕。在人類的生活中也是如此,隻有把團隊中的所有成員有效地組織起來,使大家團結在一起,才能發揮出團隊的無窮力量。公司管理亦是如此。尤其身為集團化的大型企業,企業之下有工廠,工廠之中又有車間,車間中又有班組。

因此,要發揮集團的整體力量,必須要從各個廠的各個班組抓起,即有效組織班組成員,發揮班組力量,從而影響車間乃至整個廠。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若沒有堅固的基礎力量,摩天大樓何以能夠建起?拳頭隻有在緊握的時候,才能將力量發揮到最大,一個團隊也是如此。隻有激活整個團隊,才有可能表現出和諧的戰鬥力,最終獲得成功。倘若能將各個部門之間有機結合,團結一致,互相幫助,必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使企業展現出更為飽滿的發展動力和更美好的發展前景。

團隊的含義是一個團隊由少量的人組成,這些人具有互補的技能,對一個共同目的、績效目標及方法做出承諾並彼此負責。所以團隊組織的功能是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還記得三個醜皮匠賽過諸葛亮的故事嗎?

話說有一天,諸葛亮到東吳做客,為孫權設計了一座報恩寺塔。

其實,這是諸葛亮要掂掂東吳的分量,看看東吳有沒有能人造塔。那寶塔要求非常之高,單是頂上的銅葫蘆,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

孫權被難住了,下令全國尋求能工巧匠。後來尋到了冶匠,但缺少能做銅葫蘆模型的人,便在城門上貼起招賢榜。

時隔一月,仍然沒有一點兒下文。諸葛亮每天在招賢榜下踱方步,高興得直搖鵝毛扇子。那時,城門口有3個擺攤子的皮匠,他們麵目醜陋,又目不識丁,大家都稱他們是醜皮匠。他們聽說諸葛亮在尋東吳人的開心,心裏不服氣,便湊在一起商議。他們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終於用剪鞋樣的辦法,剪出個葫蘆的樣子。然後,再用牛皮開料,硬是一錐子、一錐子地縫成一個大葫蘆的模型。在澆鑄銅水時,先將皮葫蘆埋在砂裏,果然一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