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得到銅葫蘆澆鑄好的消息,立即向孫權告辭,從此再也不敢小看東吳了。“三個醜皮匠,勝過諸葛亮”的故事,就這樣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諺語。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三個普通的人智慧合起來要頂一個諸葛亮。其實,皮匠隻是一個傳說,“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副將”的意思。這句俗語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但是不管是什麼,他實際上都是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取長補短,即使普通人團結起來也能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團隊,是個人劣勢最好的彌補!與他人協同合作,服從團隊的安排和要求,我們才能更快、更好地實現我們的目標。
老板的親信往往是最聽話的職員
每一個邁入職場的員工都想盡快地獲得老板的賞識和信任,進而抓住機遇才能在企業中有所發展,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那麼擺在我們麵前的問題就是如何才能獲取老板的信任呢?前麵我們已經說過,服從是獲取上司信任的前提條件。現實中也是如此,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老板的親信往往是最聽話的職員,而且是一直聽話的下屬。
瓊斯從名牌大學畢業後進人了一家公司工作,其前兩年循規蹈矩,服從老板的命令認真工作,工作業績雖然沒有比老同事出色,但也是被大家認可的優秀人才。可後來形勢發生了變化,聽話的瓊斯讓老板很是重用,逐漸地受到了部門老板的重視,同事們也感覺到瓊斯一下子成為了部門中最受寵的人。而本來勤懇而低調的瓊斯也開始了風光的日子,先是被委以重任成為了某個重要項目的負責人,還被派到總部進行培訓,並在很多重要的場合,部門經理主動把瓊斯介紹給客戶。
瓊斯的工作情緒一下子有了前所未有的飛躍,每天早進晚出,忙得不亦樂乎。這本來也是人之常情,畢竟能被公司重用,能挑起公司大梁,也算是不小的成就吧,於是受寵後的瓊斯自我感覺良好起來也就成了常理。
畢竟在相對規模的環境裏,受寵的人總比失寵的人少,瓊斯被同事們妒忌也就成了早晚發生的事了,受寵後的瓊斯並沒有意識到這些,反而仗著受寵的機會,好好表現自己的能力甚至是未來的潛能都提早挖掘了出來。在工作中也不再老老實實地聽從指揮,反而時不時地為了某些意見的不一致而與上司幾乎要爭鋒相對。甚至,有一次更是擅自更改了老板的命令,雖然最後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但老板似乎並不是很高興。瓊斯覺得自己沒有問題,自己這麼做是為了報答老板的知遇之恩啊。
但是,漸漸地,瓊斯卻發現老板似乎不再那麼重視自己了,一些重要的會議也不再讓自己參加,瓊斯很是鬱悶。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後來一位前輩幫助瓊斯解答了疑惑:領導確實需要可以為自己提出問題和建議的人,但是這種人永遠也成為不了老板的心腹。何謂親信?
親信——可以相信他做事如自己親自去做一樣的人。既然是如同自己一樣,就必然不會違背自己的命令。而一個可以擅自更改自己的命令的人,又怎麼能稱之為親信?領導對於親信最高的要求,也是作為一個親信必須要遵守的基本準則就是服從。
在下屬和上司的關係中,服從是第一位的,是天經地義的。下屬服從上司,是上下級開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關係的前提,是融洽相處的一種默契,也是上司觀察和評價自己下屬的一個尺度。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員工,必須服從上司的命令。
服從是美德,它可以讓人放棄任何借口,放棄惰性,擺正自己的位置,調整自己的情緒,讓目標更明朗,讓思緒更直接。對於命令,首先要服從,執行後方知效果;還未執行,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大談見解和不可執行的理由,走到哪裏都是不受歡迎的角色。
對於有瑕疵的命令,首先還是服從,在服從後與領導交流意見,就是完成任務後的總結。這種總結是尤其可貴的,它讓你更成熟、更優秀,並逐步顯露出你的價值。
小李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秘書,主要負責總經理的文書工作。有一次,總經理由於誤會,和另外一家供應商的劉總發生了爭吵。總經理一氣之下,讓小李給劉總寫封信,告訴他雙方終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