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男人成功的六大品質(5)(2 / 2)

(6)謙恭自有得

虛懷若穀的核心是自謙,然而很多年輕人卻缺乏這種自謙,尤其是一些稍有點成就的“人物”。他們中很少有人會說:全憑機遇好,才得以享此地位榮譽。或者,即使口頭謙虛,那心中的尾巴,卻早已翹到天上去了。這些人往往是粗俗淺顯、無大智慧之人,建樹也會嘎然而止。

曾一個滿懷失望的年輕人千裏迢迢來到法門寺,對住持釋圓說:

“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但至今沒有找到一個能令我滿意的老師。”

釋圓笑笑問:“你走南闖北十幾年,真沒能找到一個自己的老師嗎?”

年輕人深深歎了口氣說:“許多人都是徒有虛名啊,戒見過他們的畫幀,有的畫技甚至不如我。”

釋圓聽了,淡淡一笑說:“老僧雖然不懂丹青,但也頗愛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畫技不比那些名家遜色,就煩請施主為老僧留下一幅墨寶吧。”說著,便吩咐一個小和尚拿了筆墨紙硯來。

釋圓說:“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愛品茗飲茶,尤其喜愛那些造型流暢的古樸茶具。施主可否為我畫一個茶杯和一個茶壺?”

年輕人聽了,說:“這還不容易?”

於是調了一硯濃墨,鋪開宣紙,寥寥數筆,就畫出一個傾斜的水壺和一個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壺的壺嘴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注入到了茶杯中。年輕人問釋圓:“這幅畫您滿意嗎?”

釋圓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釋圓說:“你畫得確實不錯,隻是把茶壺和茶杯放錯位置了。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呀。”

年輕人聽了,笑道:“大師為何如此糊塗,哪有茶壺往茶杯裏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壺在下的?”

釋圓聽了,又微微一笑說:“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裏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要高,香茗怎麼能注入你的杯子裏呢?”

顯然,年輕人之所以找不到好老師,完全是因為他太過驕傲。

謙虛的人將自己的野心藏起來,將自己的欲望隱化去,正如一個富足的人手持大碗身著破衣向人乞討一樣。而這樣的人恰恰能獲得別人的同情和幫助,輕易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從前有一隻螞蟻,它的力氣很大,開天辟地以來,像這種螞蟻大力士還不曾有過,它能夠毫不費力地背上兩顆麥粒。若論勇敢,它的勇氣也是空前未有的:它能像老虎鉗似的一口咬住蛆蟲,而且常常單槍匹馬地和一隻蜘蛛作戰。它不久就在蟻塚之內聲名大盛,螞蟻們的談論幾乎都離不了它這位大力士。

弄到後來它的頭腦裏塞滿了頌揚的話,它一心想到城市裏去一顯身手,到城市裏去博得大力士的名聲。有一天它爬上最大的幹草車,坐在趕車人的身旁,像個大王似的進城去了。

然而,滿腔熱望酌螞蟻大力士碰了一鼻子的灰!它以為人們會從四麵八方趕來,可是不然!它發覺大家根本不理會它:城裏人個個忙著自己的事情。螞蟻大力士找到一片樹葉,在地上把樹葉拖呀拖的,它機靈地翻筋鬥,敏捷地跳躍,可是沒有人瞧,也沒有人注意。所以,當它盡其所能地耍過了武藝,便怨天尤人地說道:

“如果我覺得城裏人都是糊塗和盲目的,難道是我不可理喻嗎?我表現了種種武藝,怎麼沒有人給以應得的重視呢?如果你上我們這兒來,我想你就會知道,我在全蟻塚是赫赫有名的。”

那天回家時,螞蟻大力士就變得聰明些了。

聰明的蠢才就是這樣沒有自知之明,自以為名滿天下,恍然大悟時方才知道自己的名聲僅僅限於蟻塚的範圍而已。

自豪——一旦它與驕狂、偏見及狹隘同行,一旦它與同情、謙遜及友誼分手,就成了一種消極的品質。這種虛幻的自豪感是褊狹、傲慢和無知——對創造性生活的無知,對樸實、謙恭和果敢的無知。

人能通過積極思維和想象力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而妄自尊大意味著人隻是在運用扭曲了的想象,這種充滿謬誤的想象傷害他人,同時也在無形之中傷害了自己。

妄自尊大的悲劇在於:它阻止人們達到完美和正直。試問,你能在妄自尊大的同時懷有真正的自尊嗎?不能!你能在妄自尊大的同時擁有對他人的理解嗎?也不能!

真正的自豪感來自於對自己的理解,這是一種由成功和謙恭結合而成的幸福。

敢擔責任,不找借口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

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個久遠的傳統,遇到學長或軍官問話,新生隻能有四種回答:

“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報告長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