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成功的七大通則(7)(2 / 3)

有句話說得好:“100次心動不如一次行動!”因為行動是一個敢於改變自我、拯救自我的標誌,是一個人能力有多大的證明。

一位僑居海外的華裔大富翁,小時候家裏很窮,在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他忍不住問媽媽:“別的小朋友都有汽車接送,為什麼我們總是走回家?”媽媽無可奈何地說:“我們家窮!”“為什麼我們家窮呢?”媽媽告訴他:“孩子,你爺爺的父親,本是個窮書生,十幾年的寒窗苦讀,終於考取了狀元,官達二品,富甲一方。哪知你爺爺遊手好閑,貪圖享樂,不思選取,坐吃山空,一生中不曾努力幹過什麼,因此家道敗落。

你父親生長在時局動蕩戰亂的年代,總是感歎生不逢時,想從軍又怕打仗,想經商時又錯失良機,就這樣一事無成,抱憾而終。臨終前他留下一句話:‘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

“孩子,家族的振興就靠你了,幹事情想到了看準了就得行動起來,搶在別人前麵,努力地幹了才會有成功。”他牢記了媽媽的話,以十畝祖田和三間老房子為本錢,成為今天《財富》華人富翁排名榜前五名。他在自傳的扉頁上寫下這樣一句話:“想到了,就是發現了商機,行動起來,就要不懈努力,成功僅在於領先別人半步。”

立刻行動起來,不要有任何的耽擱。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計劃都不能幫助你成功,要想實現理想,就得趕快行動起來。成功的道路有千條萬條,但是行動卻是每一個成功者必須要付出的,行動也是通向成功的惟一捷徑。

(2)決不拖延

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曾m過一個謎語:“世界上哪樣東西最長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廣大的,最不受重視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沒有它,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它能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於消滅,使一切偉大的東西生命不絕。”你知道謎底是什麼嗎?就是時間。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達爾文曾說:“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很短的一·段時間。”

對每個人來講,真正可以用來做事的時間實在太短暫了。過去的時間已經過去,未來又不可知,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抓住眼前這一刻。

時間對每個人的回報都是不一樣的,假如你是勤奮的人,時間就會給予你收獲、智慧與力量;假如你是懶惰的人,時間就會給予你後悔、遲鈍與沮喪。懶惰的人總是拖延,而拖延會讓時間白白流逝,會讓一切行動無果。

古時候,有兄弟兩個箭法都很好,一天他們兩人帶著弓箭出去打獵,正好天空飛過一群大雁,兄弟兩人看到後,哥哥便說:“等射下來後,回去把大雁蒸著吃。”弟弟不同意,他打斷了哥哥的話說:“不行,蒸了不好吃,要燒了吃”。於是兩個便爭論起來,這時候,過來一位長者,兄弟兩人便要長者為他們評理。長者說,等你們把大雁射下來,以後再商量如何吃不好嗎?”兄弟兩人一想覺得有理,等他們明白過來的時候,大雁早已飛走了。

生活中,成功的機會如同天空中的大雁一樣,稍縱即逝。失敗者做事或拖拉,或懶惰很容易讓成功的機會從手中溜走,而成功者則不同,他們做事雷厲風行,一點都不含糊,在追求成功,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他們從不放過任何一絲機會,一旦機會降臨,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把握,他們也敢於冒險去捕捉,所以機會好像也偏愛成功者。失敗者的拖拉懶惰是一種消極的心態,更是一種壞習慣,正是這種壞習慣的存在,使失敗者和成功者之間有了一條很明朗的界限。

著名作家哈裏曾經是美國海岸警衛隊的一名廚師。空餘時間,他代同事們寫情書,寫了一段時間以後,他覺得自己突然愛上了寫作。他決定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寫一本長篇小說。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立刻行動起來。每夭晚上,大家都去娛樂了,他卻躲在屋子裏不停地寫啊寫。這樣整整寫了8年以後,他終於第一次在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作品,可這隻是一個小小的豆腐塊而已,稿酬也隻不過是10美元。他沒有灰心,相反他卻從中看到了自己的潛能。

從美國海岸警衛隊退休以後,稿費沒有多少,欠款卻越來越多了,但他仍然寫個不停。朋友們見他實在太貧窮了,就給他介紹了一份到政府部門工作的差事。可他卻拒絕了,他說:“我要做一個作家,我必須不停地寫作。”有時候,他甚至沒有買一個麵包的錢。盡管如此,他仍然鍥而不舍地寫著。又經過了幾年的努力,他終於寫出了預想的那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