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大才疏”的馬幼常痛失街亭,斷送蜀漢希望;“紙上談兵”的趙括長平一戰結果了趙國江山。誌大才疏者越接近自己的目標,其危害就越大。故“大誌大才者,精品也;大誌疏才者,庸品也;無誌疏才者,劣品也”。
大丈夫誌必不可少,才也務必具備,所謂“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是大誌的體現,多麼豪壯,多麼誘人。但是一定勿忘“丈夫若無才,有誌也成空”,隻是“才”的範圍太大,總的來說是一定要“跟隨”自己的“誌”或者社會需求。張作霖就沒念過書,不具備所謂狹義的“才”,可最終有“土匪一躍獨霸東三省”,奉軍盛極一時。他具備的就是實現抱負的“才”。“人可以暫時無誌,不可一時無才”,誌就像油,才就像車,車有油就能行進;油可推動車行進,卻不能無車。油依賴車,誌依賴才。
有誌有才的年輕人遇到機遇就可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所以,人一定要因才立誌。
認識性誤區
(1)過於看重客觀條件
關於成功,有許多謊言和借口圍繞在我們身邊:
“我太年輕!”不要把年輕當作是成功的障礙,恰恰相反,年輕往往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勇敢、精力、冒險精神、魄力……這些都是年輕人的優勢,完全可以彌補經驗、成熟等方麵的不足。
“我沒有創業的資本。”創業似乎離不開一定的資金,許多人都有這種錯誤的觀念。其實,觀察一下成功者的經曆就可以看出.許多超級富豪幾乎都是身無分文白手起家,如李嘉誠、希爾頓等等。世界成功人士的經曆都印證了這一點,在創業過程中,金錢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良好的創業意識、積極的行動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和毅力。
“我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對於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的人,人們通常認為他們今後不會獲得太大的成功,然而,事實正好相反。每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培養成為成功人士,也可以在今後的生活中獲取某一專業的知識。要知道,成功與受教育的程度並不成正比,那些擁有成功的人往往能夠更加容易地獲得知識。
“我沒有過人的才華。”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擁有某一方麵的才華、擁有對於成功的渴望、擁有一種愛好、擁有一種或者多種潛能,如果使用得當,這些才華、渴望、愛好和潛能完全可以讓他們獲得巨大的成功。所以,絕對不要認為自己不聰明,否則你的代價便是庸庸碌碌的一生。你隻是沒有挖掘m你的潛能,沒有發揮出你的潛能而已。
“我天生不是成功者。”在人們的思想裏,認為成功者天生就會成功,而自己好像天生就是失敗者。他們不斷地為自己的失敗尋找各種借口,使自己相信他們天生就不會取得成功,而別人的成功似乎就是理所應當。
正如讓一個出生於貧苦之家的人想象自己某一天會成為百萬富翁是不可能一樣,要讓那些一直籠罩在失敗陰影中的人相信自己將來一定會成功也確實比較閑難。但成功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酉以學習,可以後天獲得的。實際上,許多成功者同樣也經曆了殘酷的社會現實和失敗的過程,他們隻是把這些負麵的東西看作是一種力量,激勵自己不斷地走向成功。
“我的精力有限。”成功需要旺盛充沛的精力,不僅指身體上的精力,也包括精神上的力量。而缺乏精力,確實會使人的積極性不高;沒有積極性,更加難以成功,這似乎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其實對於大多數缺乏精力的人來說,需要一個小小的火花來引燃存在於他們身上的潛在精力。
他們所擁有的精力都處於休眠狀態,需要被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激活。
(2)盲目從眾
社會是個大觀園,有著無限的空間,完全可以走出各式各樣的有創造性的個性化之路。但我們許多年輕人有“盲從症”,總喜歡往人多的路上鑽,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擠過去的便認為有出路,擠不過去的便認為沒有出路。認個“死理”,祖祖輩輩就認定那麼幾條路。如大家死也要當公務員,一個位置幾萬人爭。為什麼不學學西方人,他們從尿片子裏找出路,成為“尿片大王”;從垃圾堆裏找出路,而成為垃圾處理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