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走出八大成功誤區(2)(2 / 3)

②這個世界永遠屬於智者強者

有點曆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強者一直主導著這個世界的曆史,就像經濟界中大公司製定的標準也即決定所在行業的行業標準一樣。

自近代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國勢衰微,積弱疲弊,備受列強欺侮淩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作為戰勝國,擺脫了作為戰敗國的德國的侵略和壓迫,可是在戰勝的協約國集團內,中國還是分享不到任何勝利的喜悅。由列強把持的戰後分贓會議,竟然把德國以前在華取得的利益轉讓給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中國又是戰勝國,可是由頭號強國美國所主持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竟然讓在中國殘酷地進行活人解剖、實行細菌戰的侵華日軍頭目石井四郎逍遙法外。原因是,美國想取得日軍在牮進行活體實驗的研究資料,競以保護石井四郎不受審判為交換條件。這個最違反人道、最沒有人性的殺人惡魔因而逃脫了被送上絞刑架的命運。

現在創巨痛深的朝鮮半島的南北分裂,也是美、蘇全球爭霸、強權政治的產物。

這就是強者的邏輯。強者製定遊戲規則。你要想製定遊戲規則,你就必須成為強者。

強者邏輯在當下的社會中表現得更為突出。在競爭激烈的企業界等領域,變化日新月異,一旦經營不善,就會被淘汰出局,連國家也以企業做大做強相號召。可見,崇尚智者強者為競爭時代之大勢所趨。

夕態度性誤區

(1)掩飾錯誤,推卸責任

掩飾錯誤往往要比承認錯誤花費更大的代價。

犯了錯誤以後,有三種糟糕的態度是一定要避免的:掩飾錯誤——錯誤總會在某個時刻無法避免地暴露出來,而且比當初更加嚴重;把自己的錯誤推到別人頭上——這種做法遲早會被人看穿;對錯誤過於耿耿於懷——自我批評當然是好的,但保持自信也非常重要。“犯錯誤並不可怕,隻要職員們已經對他們的工作作出了思考。”一位公司經理說,“隻有當他們犯一些常識上的錯誤或工作偷懶時,我才會大發雷霆。”

美國總統羅斯福於1912年在新澤西州的一個小鎮集會上,向文化層次較低的鄉下人發表了一篇演講。當他在這篇演講中說到女子也應踴躍參加選舉時,聽眾中忽然有人大聲喊道:“先生!這句話和你五年前的意見不是大相徑庭了嗎?”羅斯福不是回避或者掩飾,而是聰明地回答道:“可不是嗎?五年前,我確實另有一種主張的,現在我已深悟我那時的主張是不對的!”

他的這種坦白、忠實、誠懇、親切的回答,不但使那位問話的人獲得了滿意的答複,就是其他聽眾也絲毫覺察不出他有什麼不安的情緒。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這個道理人們都懂。當別人犯錯誤時,我們總是希望他們能夠承認並加以改正,可是當這種事發生茌自己身上時,很多人都采取回避態度:或者為保全顏麵,或者出於承認錯誤則有不如人的感覺。於是很多時候,人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這就造成了人們相互交往的障礙,因為每個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而各自的觀點分明是不同的,甚至是對立的,於是便留下了埋怨、不滿和爭執,輕則影響相互之間的關係,重則影響自己的做人形象,同時,掩飾錯誤的行為會使你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所以,不肯承認錯誤、“保全麵子”的做法,最容易使人錯上加錯,等於讓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相反,如果勇敢地承認錯誤,才會幫你在成功路上有所收獲。

掩飾錯誤往往要比承認錯誤花費更大的代價。最大的錯誤,就是不承認錯誤。當你準備堅持任何事情時,最好先仔細想想你的堅持,是否因為你確有毫無瑕疵的理由?還是因為你隻是為“保全麵子”而已?如果你覺察出有保全麵子的因素在內,那麼請你及早拋棄你的堅持。因為為“保全麵子”而采取的任何行動,都隻能使你處在最容易受到攻擊的地位,被動地采取守勢。

(2)標榜“懷才不遇”

“懷才不遇”是年輕人在工作中很容易產生的一種態度。有位青年時常對自己的貧窮發牢騷。

有一天,他終於鼓足勇氣敲開了一位富翁家的門,希望那位靠白手起家的富翁能夠告訴他一些關於致富的秘訣。

“你一定想知道我是怎樣白手起家的吧?”一進門,富翁首先問道。

“您是怎麼知道的?”青年暗暗地對富翁的判斷表示驚訝。

“因為在你之前,已經有很多位自以為一無所有的人來找過我。來時他們確實貧園潦倒而且牢騷滿腹,但走時儼然個個都成了富翁。你也具有如此豐厚的財富,為什麼還抱怨不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