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掃殘雲般地吃完狗肉,鄭板橋這才意識到,連人家尊姓大名還不曉得,就糊裏糊塗在人家這裏大吃一通,現在酒足飯飽,總不能就這麼一甩袖子,說聲“拜拜”就走吧!
然而,又該怎麼答謝人家呢?留點銀子吧,不僅太俗,而且自己出來散步沒帶錢呀。於是,他對老者說:“今天能與您老邂逅,實在是幸會,感謝熱情款待,我無以回報,請您找些紙筆,我畫幾筆,也算留個紀念吧。”
老者似乎有點不好意思,連聲說:“吃頓飯不過是小意思,何必在意!”
鄭板橋以為他不稀罕書畫,便自誇說:“我的字畫雖算不上極佳,但還是可以換銀子的。”
老者這才找來紙筆,鄭板橋畫完,又問老者的姓名,老者報了一個。鄭板橋覺得耳熟,但又想不起來是怎麼回事,還在落款處題上“敬贈某某某”。看看老者滿意地笑了,這才告辭離去。
第二天,這幾幅字畫就掛在大富豪別墅的客廳裏,大富豪還請來賓客,共同欣賞。賓客們原以為他是從別處高價購買來的,但一看到字畫上有他的大名,這才相信是鄭板橋特意為他畫的。
消息傳開後,鄭板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又沿著那天散步的路線去尋找,發現那原來是座無人居住的宅院,這才意識到,自己貪吃狗肉,竟然落入人家的圈套,上當了。
“予”是“取”的手段,“取”是“予”的目的,欲“取”才“予”,所以“予”要精於“妙算”。
這裏有一個商場中的例子:
美國某城郊外,有塊閑置多年沒法利用的不毛之地,有一天,土地所有者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他找到當地政府部門,對官員說:“我這塊地不要錢,給你們蓋所大學如何?”當地政府欣然接受他的建議,並馬上調撥資金,組織施工,一年多的時間裏建起了一所頗具規模的高等學府。有大學就有學生,有學生就要消費。地皮老板因贈地建校的義舉,輕易地取得了政府支持,在校門外建起了公寓、飯店、商場、影劇院等,形成商業一條街。隻一年,贈送土地的損失,就從商業經營中賺了回來。
贈送土地興辦學校是很光彩的事,服務教育事業,賺取一定的利潤也在情理之中,可謂“予之有術,取之有道”。
猻子·始計篇》說:“夫未戰而妙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妙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妙算”就是商議、謀劃,也就是用謀。這位地皮老板正是精於妙算,巧妙地運用取予術,使一片荒涼的山坡,變為財源滾滾的商業寶地。
掌握義利的分寸
在商業活動中,絕不能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更不能隻講仁義道德,而忘記了自己的利益。商戰最終還是以利為目標,重要的是在道德前提下,取利智慧的運用。比如你誠對方不誠怎麼辦,所以,還是那旬老話: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把握義利取舍的分寸很重要。
後人評價曆史說,“春秋無義戰”,《左傳》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場戰爭:雙方交戰,兩國君王親自披掛上陣。當時打仗都是用戰車,行動起來頗為笨拙,而且還要有專門的馭者。一個國君的謀士建議他把對方君王射死,這位國君卻鄭重其事地說:“某王,君子也,射之而非禮也。”
於是隻射死了對方的馭者。後來雙方又一次交戰,這位仁善的君王被對手捉住,對手可不管什麼禮與不禮,一下子就把他的腦袋給砍了下來。
如果這位糊塗君王早一點明白這是兩國交戰,恐怕也不會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所謂“兵不厭詐”,商場上智慧的運用與空泛的仁義道德有時是相抵觸的。不能隻談仁義,重要的是智慧,下麵的故事就說明了智慧的重要性。
在古希臘時代,科學很不發達。當時,大多數人還受著原始迷信思想的束縛,對科學知識抱著懷疑的態度。為了向人們說明科學知識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哲學家泰勒斯決定用實際行動來啟發人們愚昧的思想。
這一年,泰勒斯根據他所掌握的天文學、氣象學和其他科學知識,預見到下一年橄欖將會獲得好收成。到了冬天,橄欖榨油房的需求大幅下降,他變賣家產湊足了一筆錢,把全城的榨油房全部包租了一年。因為當時沒有人和他爭價,因此租價很低。到了下一年,橄欖獲得大豐收,人們爭相租用油房。這時,泰勒斯轉而用很高的價錢出租油房,僅此一舉便發了筆大財。
事後,那些饒舌漢到處散布說,原來泰勒斯花本錢研究學問是為了賺錢,現在他有學問了,做起生意來大家都不是他的對手,要時刻提防著他才行。泰勒斯聽說後,便公開向人們表白,他之所以這樣做,隻是為了證明科學知識對人的生活是大有用處的。隻要有了知識,賺錢並不難。因為科學知識可引導人們在生產生活中采取恰當有效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