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行動部署——取勝沒有捷徑,隻有行動(9)(3 / 3)

因此,在商界,有很多敢於冒險的生意人,但在關鍵時刻,對於一些利潤太高、風險太大的項目,他們總是反複估算,慎之又慎。

日本的“生意之神”鬆下幸之助就是有勇有謀、能進能退的高手。

1964年,日本鬆下通信工業公司突然宣布不再做大型電子計算機。

對這項決定的發表,大家都感到震驚。鬆下已花5年時間去研究開發,投入10億元巨額研究費用,眼看著就要進入最後階段,卻突然全盤放棄。鬆下通信工業公司的生意一直很順利,不可能會發生財政上的困難,所以令人費解。

之所以鬆下幸之助會這樣堅定地做決定,是經過精心策劃的。他認為雖然大型電腦的利潤高,但是風險太大,加上當時公司用的大型電腦的市場競爭相當激烈,萬一不慎而有差錯,將對鬆下通信工業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如果到那時再退,就為時已晚了,不如趁現在一切都尚可撤退,趕緊“走為上”。當風險大於利益時,精明的商人就會見好就收。

事實上,像西門子、RCA這種世界性的公司,都陸續放棄大型電腦的生產。廣大的美國市場,幾乎全被IBM獨占。像這樣大的市場,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公司獨占市場就綽綽有餘了,更何況在日本這樣一個小市場?

富士通、東芝、日立電器等7個公司都急著搶灘,他們也都投入了相當多的資金,等於賭下整個公司的命運。在這場競爭中,鬆下也許會勝,也許就此消退下去。鬆下算計得失後,終於決定撤退。

所以說,冒險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幾個問題:

(1)冒險投資除了關注回報率外,還要認識投資的風險大小,如果風險太大,或有一種不可預測性,投資就要小心。

(2)對自己進行風險預測,想到盡可能出現的風險,看自己是否能承受得住風險打擊。

(3)投資時不要做孤注一擲的打算,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要適當地合理投資。

(4)好的防守即是最好的進攻,成功投資的竅門就在於避免犯能夠避免的錯誤。

10.敢於險中取勝

俗話說:富貴險中求。這是經商鐵的規律,誰也抗拒不了的,任何想發財的事情都有風險,風險和回報是成正比的。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沒有一點冒險精神是不行的。冒險是一把“雙刃劍”。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須學會敢於冒險。世界上沒有萬無一失的賺錢之道,不管做什麼事都會有一定的風險,隻是大小不同而已。風險中孕育著機會,敢於正視風險、敢於冒險,那無疑就更容易抓住成功的機會。古往今來,那些成功的商人都非常善於在風險中取利。

曆史上的陝西商幫就是一個典型。他們曾為追逐商利,走遍了大半個中國。開銀號、當鋪,放高利貸,販運川絲、夏布、藥材,以敢作敢為著稱。

清初,陝西商人在江浙一帶的商戰中,節節敗退,不得不收兵,於是把注意力轉向了四川的鹽業。為了在四川打一個漂亮的收購戰,陝西商人開始收購一些鹽場。

鹽場是大家都想爭奪的一塊肥肉。當地的商人見陝西商人來勢凶猛,想方設法阻擊陝西商人的收購。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商戰中的陝西商人表現出了陝西人特有的敢冒風險、持籌勝算的開拓精神。

當陝西商幫開始向四川自貢鹽場井鹽投資時,當地奸商見他們是外來客商,對當地情況不甚了解,便在陝西商人來以前向一些廢舊鹽井倒入鹵水,充當好井賣給或租給陝商,而真正的好井則不賣給他們。可是陝西商人做生意就是敢於冒險,他們明知道這是壞井,還是花本錢把這些井買過來。買來後,請經驗豐富的人拓采。結果,大多數井都能繼續生產下去。許多陝商因此而發財致富,在自貢鹽場站住了腳跟。

四川的鹽業資源得到開發後,源源不斷地運往湘、鄂地區,自貢鹽場生產獲得了大發展。當地富商見狀,眼紅不已,想好好地榨一榨陝商的錢,他們利用擁有資源產權的優勢,以地引資,他們隻出土地使用權,其餘分文不花,每鑿一井先取“押山銀”四百兩,井成後按每月占十二天折股分紅,期滿後,出地者將井灶設備全部收回,叫做“客來起高樓,客走主人收”。由於投資風險大,條件苛刻,許多本地或外地有錢人都不願幹,怕投資一去不回,唯陝西商幫敢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