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行動部署——取勝沒有捷徑,隻有行動(11)(2 / 3)

兩人便轉到西腦包開草料鋪,兼銷豆腐、豆芽、切麵及零星雜貨。二人慘淡經營,生意日見起色。但後來又一度虧賠,幾乎關門。見生意不好做,喬貴發對秦姓兄弟說:“兄弟,這間店現在是用不了兩個人了,我還是回家種一段時間地吧。以後生意好一些,你再叫我來。”

秦姓兄弟點點頭,兩人灑淚而別。

喬貴發帶著一點積蓄回家後,重操舊業,種地放羊,並娶妻生子。

乾隆二十年,口外糧食豐收,秦氏趁糧價低時購買了一大批黃豆,沒有想到次年黃豆歉收,黃豆價格大漲。秦氏見狀,把黃豆出售,大賺了一筆,他馬上想到喬貴發,捎口信把喬貴發從原籍叫來共同經營。

一見到喬貴發,秦氏就拿出一大把錢,說:“兄弟,這回我們有錢了,你的腦子活,你來使這筆錢吧。”喬貴發馬上想到自己的生意不好,是因為店鋪太偏僻了,要真想做好生意,必須得有一個好門麵。

經過調查與觀察,二人把店移到人流量大的東前街,開設客貨棧“廣盛公”,喬、秦二人當上了財東。此後,廣盛公的生意十分興隆。

晉商曆史上著名的“大盛魁”商號也是靠合夥幹起來的。大盛魁商號是清代山西人開辦的對蒙貿易的最大商號,極盛時有員工六七千人,商隊駱駝近二萬頭,活動地區包括喀爾喀四大部、科布多、烏裏雅蘇台、庫倫(今烏蘭巴托)、恰克圖、內蒙古各盟旗、新疆烏魯木齊、庫車、伊犁和俄國西伯利亞、莫斯科等地,其資本十分雄厚,聲稱其資產可用五十兩重的銀元寶,鋪一條從庫倫到北京的道路。

盛魁商號的創始人王相卿、張傑和史大學,在大盛魁初創時都是肩挑手提的小販,創立初始,他們的營業情況極壞。三位合股人甚至連每天的食用都掙不來。一年除夕,家家戶戶都在包餃子過大年,而大盛魁的三位創始人卻無錢買肉買麵吃餃子,隻好煮了一鍋小米粥,聊以充饑,打發年關。

年三十晚上,三個人正在喝小米稀粥,從外麵來了一個穿著蒙古靴、蒙古袍、係著蒙古腰帶的蒙古老鄉,拉著一匹馱著貨物的駱駝。進院後把駱駝拴在了店鋪門口,這位蒙古老鄉就進店裏暖了暖身子。大盛魁的三位創始人平常因經常和蒙古老鄉做買賣,能說一些半通不通的蒙古話。那位蒙古老鄉暖了一會兒身子後,說要到外麵去辦點事,托店主人把駱駝照料好。可是這位蒙古老鄉如黃鶴般的一去不複返,左等右等不見人回來。駱駝饑渴不堪,背上還負著很重的貨物。於是夥計三人把駱駝馱子卸下來,喂飲了駱駝。可是等到了正月初七八,人還是沒等回來,以後一直也沒有回來。夥計三人打開馱袋一看,駝毛口袋裏除了金銀元寶之外,還有許多貴重的財物。於是他們才意識到這是財神爺降臨,把金銀財寶送上了門。後來就用這些金銀財寶做本錢,先是養駱駝跑蒙古草地販運貨物賺錢,慢慢地發展到跑“毛斯圪窪”(莫斯科)搞長途販運掙大錢。

蒙古財神賜錢的事也許是傳說,也許是實有其事,但必須看到的一點是,無論富貴,他們都同甘共苦,以赤誠之心相見,這是合作的前提。

在大盛魁的創業中,據說王相卿發揮的作用最大。王相卿是山西太穀縣人,人稱“王二疤子”,生得身材高大。他幼年家貧,為生活所迫,跑到右玉縣殺虎口為人傭工。曾在清軍軍營當夥夫、服雜役。創業開始,經營不佳,張傑和史大學心灰意懶,返回祁縣另謀生計,隻有王二疤子獨自堅持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經營稍見好轉,王二疤子又把張、史二人邀來,共同經營生意,從而三人才成為大盛魁的共同創始人。

晉商還非常善於以聯號製和股份製形成業緣群體組織。聯號製是由一個大商號統管一些小商號,類似西方的子母公司,從而在商業經營活動中發揮企業的群體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不但對出資的合夥人以信任的態度,晉商對手下的夥計也持合作的態度,同樣給予夥計分紅的權利。股份製是山西商人在經營活動中創立的很有特色的一種勞資組織形式。股份製的實行,勞資雙方均可獲利,這大大激發了夥計的工作積極性。所以,山西商號的夥計都有一種主人翁的態度。

百度公司總裁李彥宏是新一代晉商的代表,晉商那種合夥經營的理念也體現在他身上。

李彥宏,山西陽泉人,全球領先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公司總裁,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2001年被《當代經理人))雜誌評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2002年獲首屆“十大風雲人物”稱號;2003年榮獲“第二屆中關村優秀創業者”稱號;2004年人選胡潤百富榜第39位,個人財富估值為2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