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命質量評價的內容和適用範圍

1.健康相關生命質量評價的內容

(1)身體狀態

反映身體功能和活動能力,包括以下三個方麵:

①活動受限。是生命質量中較為敏感的指標。有三層含義:一是個體正常軀體活動受限;

二是遷移受限,表現為不能外出或外出不能達到一定距離;三是自我照料能力降。②角色功能受限。角色功能如角色緊張、角色衝突等,可以由身體健康狀況引起,也可由心理狀態引起,故角色功能受限是反映生命質金的一個綜合指標。③體力適度性。個人在常態活動中所表現出的疲勞感、無力感和虛弱感,如爬山、搬重物等。

(2)心理狀態

①情緒反應。是生命質量測量中最為敏感的部分。因為情緒是心身聯係的橋梁,它不僅受疾病的直接影響,而且也會受到身體和社會功能狀態的間接影響。②認識功能。是個人完成各種活動的基本能力,包括時間地點定位、方向識別、機智思維、記憶力等。社會功能狀態社會功能能否實現與以下兩方麵有關:

①社會資源。指個人的社會網絡和社會聯係。網絡數量指可能交往的朋友、親屬、鄰居、同事等的數目,網絡質量指各種人際關係的密切程度。②社會接觸。指個人與他人的具體交往情況。以接觸頻率或參加活動次數來評價。

(3)一般性感覺

指個人對其健康狀態、生活狀況作出的自我評判,一般與個人的經濟、文化背景和價值取向關係極為密切。是生命質量評價中較為主觀的指標。

①健康自評。包括對現時健康的認識和對未來健康的期望。健康自評是一種綜合評價,反映個體生命質量的總變化。②自我生活評價。是個體對其生活某方麵的自我評價或對其生潔各方麵綜合性的自評。反映個體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同時自我生活評價與健康狀態的各方麵直接聯係,是生命質量水平的直接反映。

2.健康相關生命質量評價的應用

(1)健康狀態和生命質量的測定評價

健康相關生命質量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健康評價。用生命質量的理論和方法來評價健康符合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要求,它用整體的綜合的指標來說明健康,更強調個體、社會在健康中的作用,更注重個體的生存能力,而不僅是身體健康。

(2)選擇治療方法

在臨床醫學中,長期以來,有關療法的選擇都以醫生的科學知識和經驗判斷為基礎,很少顧及病人的態度。有些療法的實施與否,會對病人今後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這樣的問題,隻有通過生命質量評價來解決。

(3)計算質量調整生存年數

質量調整生存年數亦稱健康壽命年,是用生命質量來調整期望壽命或生存年數而得到的一個新指標。傳統的壽命即出生期望壽命計算時有一個不合理的地方,即把人們在不正常功能狀態下的生存時間與正常功能狀態下的生存時間等同看待,應該從生存時間中扣除不正常部分,由此獲得的生存時間才能和健康人處於等同狀態。生命質量評價提供了衡量生存時間質量的方法,用質量調整生存年數的計算綜合反映人群生命質量和生存數量。

(4)成本一效益分析

成本一效益分析就是獲得一定效益需多少費用的分析。對衛生部門來說,最大的效益就是給人群帶來更多的生存年數和更好的生命質量。目前,西方醫學界用每拯救一個質量調整生存年所需要的費用作為成本7效益指標,即費用,籍此對各種投資方案的經濟效益作出分析評價。

第八單元 社區衛生服務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社區及社區衛生服務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