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社區概念;②社區衛生服務的概念;③社區衛生服務的特點。

二、社區衛生服務的內容

①社區健康教育;②社區預防;③社區康複;④社區醫療;⑤慢性病防治與管理;⑥計劃生育技術指導。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社區及社區衛生服務的概念

1.社區概念

社區是若幹社會群體(家庭、氏族)或社會組織(機關、團體)聚集在一定地域所形成的一個生活共同體。其構成要素如下:

①以一定社會關係為基礎而組織起來的人口集體。一定數量、質量的人群,是構成社區的主體,他們既是社會產品的創造者,又是社會關係的承擔者。②一定的地域條件,即人口集體或居民群賴以進行生產、生活活動的有一定地界的地理區域。是彰響社區人群活動的性質及特點的重要因素。③一定的生活服務設施,以滿足居民的物質、文化需要。是衡量社區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④特有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認同意識。社區人群具有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認同感及其對社區的歸屬感。⑤為促使規章製度的具體落實而產生的各種社會群體和機構,如教會、會社及政治組織等,起協調種種社會關係的作用。

在我國,城市社區一般指居(家)委會、街道,農村社區一般指鄉鎮、村。

2.社區衛生服務的概念

社區衛生服務即利用社區的人力、物力等資源,為社區人群防治疾病,改善社區衛生狀況,提高社區人群的健康水平。也可以針對某一種疾病開展社區防治工作,或針對某一人群開展社區保健工作。

3.社區衛生服務的特點

(1)初級保健

各種類型的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和服務人員是基層群眾同醫療衛生部門接觸的第一步,他們的任務是了解轄區內居民的主要健康問題,並提供基本的預防、醫療和康複服務。提供初級保健的過程中應遵循三級預防的原則。

(2)綜合性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是一種綜合性服務,反映在以下幾方麵:①服務對象不分性別和疾病類型,既包括病人,也包括非病人;②服務內容涉及生理、心理和社會文化各個方麵;③服務範圍包括個人、家庭和社區;④服務方式是預防、治療和康複相結合。

(3)持續性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對各種健康問題,無論新、舊、急性或慢性,從健康危險因素監測到疾病發生、發展、演變、康複的各個階段,包括病人住院、出院等不同時期,提供連續性的服務。

(4)協詢性服務

社區醫生應掌握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專家的情況,以及家庭和社區內外的各種資源的情況,並與之建立相對固定的聯係,以便協調各專科的服務。

(5)可及性服務

社區醫療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可及性或者稱之為方便性。社區醫生可獨立處理社區居民近80的醫療問題,即便無法獨立處理,也可根據其掌握的情況,及時轉移病人至相應的專科。

二、社區衛生服務的內容

1.社區健康教育

社區健康教育為社區衛生服務的靈魂,是初級衛生保健重要任務之一。社區健康教育的根本精神是從以疾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和以人類發展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總目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要十分重視健康教育,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知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健康教育是通過有組織、有計劃、有係統的社會和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覺地采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害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