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收買人心(1 / 2)

靜庵堂

年逾半百的薑氏,緊閉著雙眼,手握佛珠,跪坐在觀音像前。陶筠雅小小的身子站得筆直,一手拿書,一手執筆,一臉淡然的抄誦著經文。

陶知行推門而入,看見這般景象,愣了一愣。薑氏喜靜,雲氏母女每日晨醒叩拜過後便回,從不多作停留。平日,這靜庵堂裏總歸隻有老人家自己一個。可現在,筠雅這丫頭卻在此抄誦經文,陶知行深感意外。

陶筠雅看到站在薑氏身後的陶知行並不覺得意外。薑氏現如今雖足不出戶,早年卻也曆經風雨。其目光長遠,見識獨到,非尋常的內宅婦人可比。陶知行身居高位,卻仍對其恭敬有加,每日的叩拜更是不敢落下。前世,父親隻要一下早朝便會來這靜庵堂拜見祖母。

“父親。”陶筠雅放下筆了,走到薑氏身旁,脆生生的朝著陶知行喊道。

薑氏合起手中的佛珠,睜開雙眼,隻轉過頭看了陶知行一眼,便淡淡的開口道,“你這丫頭,平日裏風風火火,祖母隻當你性子燥的厲害。現如今看來,倒也未必。”

陶筠雅接過佛珠,扶薑氏起身,淺笑不語。

陶知行見女兒穿得素雅大方,隻靜靜的站在薑氏身旁,麵色從容,別有一番氣韻,便未讓陶筠雅離開,直接朝著薑氏說道,“今日早朝,聖上有意讓兒子教導九皇子承安。母親認為此時該當如何?”

薑氏雙眼微眯,緩緩說道,“我兒身為一國宰相,聖上看中你,對你予以重任,這是好事。”

陶知行聽後搖了搖頭,“這朝中局勢複雜,諸位皇子也都相繼成年。九皇子雖得聖上喜愛,其生母卻出自浣衣局,身份卑微。兒子一旦成為九皇子的授業恩師,免不了會受多方猜忌,日後更是不便交結朝中大臣。聖上怕是要將兒子孤立起來啊!”

“左右逢源未必是件好事。依我看,你若真受同僚排擠,成為孤立的個體,必會更得聖上厚待。”言罷,薑氏拍了拍陶筠雅的手背,含笑說道,“丫頭,你可知‘為君之道’”

“祖母,恕筠雅愚鈍,並不知曉。”陶筠雅猜不透薑氏的心思,卻知鋒芒畢露不是件好事。今日,她在薑氏麵前做了許多,已與平日行徑大有出入,若是再語出驚人,必會惹人生疑。

薑氏聽聞,便開口說道,“為君者,必然懂得‘權衡之術’。眼下,諸位皇子與朝臣之間多有交結,世家大族更是手握權柄。現如今,聖上想要打破這種局麵,必定會扶持新人與之抗衡。有真才實學,能委以重任倒是其次。斷其後路,使其忠貞不二是首要條件。這樣的人,聖上才會用的放心。”

陶知行點了點頭,朝著薑氏鞠了一躬,說道,“兒子明白了。母親,適才多有叨擾還望見諒。”

薑氏朝陶知行揮手道,“我乏了,你先回吧!”

陶知行走後,薑氏便又握起佛珠,對著陶筠雅悠悠說道,“丫頭你陪了祖母這麼久,可是有話要說?”

陶筠雅笑盈盈的朝薑氏開口道,“祖母瞧您說的,筠雅前些日子一個人在這房裏待著,實在是悶得慌。整日裏既是無事可做,便想來這兒看看祖母。”

薑氏拿起放在木桌上的經文,眯眼細看,“這抄誦經文所書寫的簪花小楷:筆斷意連,筆短意長。字體清婉秀潤,實屬難得。”薑氏眉眼含笑地對陶筠雅說道,“你方才倒也用了心思。罷了,日後你若是無聊,便來這靜庵堂陪陪祖母,打發打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