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羅伊每天起床後到出門前的例行公事。羅伊的強迫症狀集中表現為極力維持生活環境的幹淨和整潔,他居住的房間和使用的工具都是一塵不染的,他的衣物等用品都是擺放有序的,如果不這樣他就會處於焦慮和不安之中,直到動手處理幹淨才可以安心。這使得他無法容忍身邊的髒亂,當一向邋遢隨意的搭檔弗蘭克把一雙破舊的皮鞋踩在他的地毯上,並把麵包屑四處撒落時,羅伊幾乎要氣暈過去。
片斷二:“客戶”家中,羅伊和弗蘭克珠聯璧合,眼看“買賣”就要成功,這時女主人為把不安靜的家犬引走,打開了通往花園的門,羅伊一下子就變了色,兩眼直盯著敞開的門,眼中一片眩刺,神情怪異,說話含混,要不是他經驗豐富,加上助手弗蘭克的掩飾,真不知該如何收場。從那家出來,他心有餘悸,不能自控地做出一連串失常的舉動——頻繁地眨動單眼,不時地甩頭並發出類似小狗的叫聲。
片斷三:羅伊不小心把唯一的藥瓶打翻了,粉紅色的藥片眨眼間隨著“嘩嘩”的水流消失在水管口,而醫生也聯係不上了,絕望的羅伊突然發瘋般地卷袖操帚,開始沒命地幹起大掃除,家裏的每個角落都沒有放過……影片還共出現了五次心理谘詢麵談的場景,顯然,每次麵談都為劇情發生轉折和進一步展開做了鋪墊,同時也清晰展現了羅伊在不同階段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內心的矛盾衝突。強迫症患者成天忙於各種古怪的、自我麻煩的事情,試圖避免想象中的危險。盡管這種做法與想象中的危險根本就沒有任何現實聯係。比方說,他們可以一天洗40次手來保證家人不會生病;又或者,他們會盡最大可能去避免一些“不吉利”的數字,認為這樣就可以避免交通事故。不同於強迫性購物狂和強迫性賭徒,強迫症患者在他們的強迫行為中並無快樂可言,更確切地說,他們簡直就是苦不堪言。
無獨有偶,另一部美國電影《愛在心裏口難開》更是一部完整呈現“強迫症”病征特性的經典名片。奧斯卡影帝傑克·尼科爾森在片中飾演一名患有強迫症的暢銷作家,他的生活井井有條、一絲不苟,甚至到了毫無彈性與儀式化的程度。
例如:他極端害怕病菌感染,不僅每天花很多時間洗手,而且每次都使用新的肥皂,以避免細菌殘留。此外,他去餐廳吃飯,卻懷疑餐具的清潔程度,因此不願意使用餐廳提供的餐具,寧可自備以避免感染。
他對於安全的要求也極高,例如:臨睡前他總要反複檢查窗戶門鎖,規律性的程度就像在進行睡前儀式一般。他走在人行道上,會刻意避免踏在地磚的接縫部分,似乎一定要踩在地磚正中央,才能腳踏實地、心安理得。這些都是強迫症患者常見的症狀。
在片中,傑克·尼科爾森雖然深愛著女主角海倫·亨特,但礙於自身症狀與性格問題,又害怕對方無法接納他的古怪行徑,因此始終無法自然表達愛慕之意。直到最後,傑克因為亨特的緣故,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男人,總算願意說出真心話。
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許多精神疾病患者不僅有“愛在心裏口難開”的問題,更麵臨“病在腦中不能講”的掙紮與困擾,有時這些問題所帶來的痛苦,比疾病本身還嚴重。隻有通過正式的臨床心理治療,這類症狀才能夠逐漸得到控製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