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藥物治療
國內報道氯米帕明、丙咪嗪、多塞平對強迫症治療有一定療效,其中以氯米帕明效果最好。但也有專家認為,氯米帕明對強迫症治療的有效率不足50%,且欲獲較好療效,療程不能短於8周。新一代抗抑鬱劑有氟西汀(氟苯氧丙胺)和氟伏苯胺,也可用來治療強迫症,據國外應用顯示其療效優於氯米帕明。此外可采用聯合用藥,當氯米帕明療效不佳時,可加用碳酸鋰或精神抑製劑,也能收到一定療效。
注:*三唑侖,因半衰期短,最宜作催眠藥,一般不作抗焦慮用。此外,20世紀80年代推出的藥物丁螺環酮(BuSpar)也是一種用來治療焦慮的藥物,它主要作用於5\|羥色胺,但不作用於重攝取泵。盡管它本身對緩解強迫症症狀不是特別有效,但是它能很好地幫助那些在做行為治療時感到過分焦慮的病人。丁螺環酮是一種溫和的藥物,一般比較容易忍受,通常在大約2~4周左右開始產生療效。如果你的醫生想同時使用它和5\|羥色胺重攝取抑製劑,它和後者可以很好地聯合使用,甚至可以阻止5\|羥色胺重攝取抑製劑的一些副作用。但在我國使用的臨床經驗尚少,對青少年兒童的適應症及劑量也在探索中,然而丁螺環酮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抗焦慮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