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得體的批評讓人心悅誠服
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我們總要遇到各種讓人為難的局麵。比如,批評別人、拒絕別人的時候,提建議的時候,說錯話的時候……在這些特殊時刻,有很多話需要有技巧地說。如果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錯,最後無法收場。那麼,到底怎樣才能說好那些難說的話,從而化解緊張氣氛,避免給人賠禮道歉、求人辦事時的難堪,或者在遇到對手的刁難時輕鬆應對?
批評得體不僅可以讓對方虛心接受,讓對方更加正確地行事,同時也可以使自己的人際關係更加和諧。
批評得體更容易被人接受
我們在交往過程中,往往會發現別人身上的缺點和過錯,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己的反思再深刻,也可能不如身邊的局外人看得透徹。所以,當我們發現別人的過失時,應該及時予以指正和批評,這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批評得不得當,也不會收到好的效果。對於那些遲鈍的人,批評得輕了,他們或者沒有反應或者滿不在乎;對於敏感的人,他們的感情脆弱,臉皮薄,愛麵子,批評得重了,就難以承受,會臉色蒼白,神誌恍惚,甚至會從此一蹶不振,意誌消沉。怎樣讓被批評的人感到有很大的震動,能坦率認錯,從中吸取教訓,是值得研究的問題。還要注意有一些人,自尊心強,個性突出,遇事好衝動,心胸狹窄,自我保護意識強,心理承受能力差,明知有錯,也死要麵子,受不了當麵批評。在進行批評時忌諱方法單一,死搬硬套,應靈活掌握批評的方法,針對不同特點的人要采用不同的批評方式。
批評他人出發點在於如何讓對方虛心接受批評,讓對方更加正確地行事,同時也使自己的人際關係更加和諧。心理學研究表明,一種批評如果反複進行,就會失去作用。所以在批評他人時,要適可而止。批評的話也不宜反反複複,一經點明,對方已經聽明白並表示考慮或有誠意接受,就不必再說下去了。如果隻圖嘴巴痛快,說個沒完,就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
批評他人時,切忌用諷刺、挖苦的言辭,比如“你不就是……”等,因為這是一種輕視他人的態度,也是缺乏修養、沒有溝通風度的表現。
批評方法貴在巧妙
(1)把批評寓於鼓勵之中。誰都不願犯錯,可是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因為能力、經驗、閱曆等諸方麵的不足,犯錯總是在所難免的。對於這類錯誤,我們應當采用激勵式的批評法,指出犯錯者身上的潛在優勢,打消他對個人能力的懷疑,使他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改正錯誤、把事情做好的。
(2)從批評自己開始。1956年7月,周總理聽取北大黨委書記江隆基彙報工作情況。彙報結束後周總理問道:“北大有多少正教授?”江隆基回答後,周總理又問他北大有多少副教授時,他卻一下子說不出來,便說:“這個數字我不知道。”周總理笑著對他說:“你這個大學校長和我一樣,我也隻知道國務院的正部長,副部長就記不全了。”這裏,周總理沒有一句批評的話,似乎在輕鬆地調侃式地檢討和責備自己的不足之處。但是,檢討自己、責備自己實際上就是在責備對方,這是另一種批評啊!難怪事後江隆基回到學校後對大家說:“今天受到周總理批評了,真該引以為教訓啊!”
這裏,周總理在批評別人之前先將自己也帶進去,把別人的錯誤與自己的錯誤放在一塊來批評,這就讓對方非常容易接受。當然,這種批評方式必須要出於真誠和實際,不能自己沒有這個錯誤偏偏要生拉硬扯地自我責備。而且,更重要的一個前提是:對方所犯錯誤是比較輕微的,是非原則性的問題。
(3)欲抑先揚。美國總統拉爾文·柯立芝任職期間,在一個周末,曾對他的一位女秘書說:“你穿的這套衣服很漂亮,你是一個很有魅力的女子。”柯立芝生性比較沉默寡言,這大概是他有生以來對一位秘書的最熱情的讚辭了。對於那位秘書來說,這太意外了,太不尋常了,使得她不知所措。柯立芝接著說:“好啦,別愣在那兒,我這樣說隻是讓你高興。從現在起,我希望你對標點符號再注意點。”
在這裏,柯立芝抓住年輕的女秘書愛慕虛榮、好麵子的心理,沒有直接對她出批評,以免刺傷她的自尊心,而是采用欲抑先揚的方法,先讚賞女秘書的魅力,使女性特有的虛榮心得到很大的滿足,然後在此基礎上提出批評。這樣一來,女秘書一方麵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另一方麵又並沒有因批評而丟麵子,對批評也就更容易接受了。
(4)用潛台詞指出對方的錯誤。這種方法是指,故意不把話說得太明白,利用潛台詞指出別人的錯誤,讓其認識到自己的不對。
某公司職員小李工作馬虎,總是出錯,但他的自尊心很強,上司每批評他幾句,便委屈得不得了。而且,在以後的工作中依然故我。
這一天,小李的同事小張被炒了魷魚。上司借機找小李談話:“小李,知道老板為什麼辭退小張嗎?”小李搖頭:“不知道。”
上司意味深長地說:“小張的能力還可以,就是工作態度不認真。這一次,就因為一點小疏忽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小李啊,你一定要引以為戒,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5)風趣式批評。課堂上很亂,有的學生在說笑,有的學生睡覺,有的學生眼觀窗外。上課的老師突然停下了講課,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如果坐在中間談笑的那幾個同學,能像那位觀看窗外景色的同學那樣安靜的話,也就會讓前麵睡覺的那兩位女同學睡得更香甜了。”此言一出引起哄堂大笑,那幾位被點到的同學的笑容裏則帶有羞愧之色。
在批評過程中,摻加一些風趣的話語,或者以幽默的方式說出批評的話,可以啟發、調動被批評對象積極思考,緩解受批評者的緊張情緒,增進相互間的感情交流,使批評能有一個輕鬆愉快的氣氛。這種方式既點到批評對象的要害之處,又含而不露,令人回味無窮。但是,使用風趣式的批評不要牽強附會,生拉硬扯,否則,將適得其反,給人一種做作的感覺。
第二節 拒絕話裏帶點“人情味”
敢於拒絕,已經不易,而善於拒絕,則更加難得,要是能在拒絕的時候帶點“人情味”,那就更加完美了。
給拒絕找一個適當的方式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總有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拒絕別人的時候,可是由於麵子問題,總是在這個問題上左右為難。
拒絕別人很容易傷害到別人的感情,以致在人際關係上搞得很糟。還會造成許多誤解,甚至引發糾紛。所以拒絕需要膽量、勇氣和決心。
拒絕的話,往往最不好意思說出口,因為人都愛麵子,你拒絕了別人,顯得你能力有限,臉上不好看;別人被你拒絕,也會覺得自己麵子不夠大。既把拒絕的話說出口,又能贏得人家的寬容和體諒,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恰到好處的拒絕既有利於自己,也有利於別人。在該拒絕的時候沒有拒絕,結果到頭來讓自己受煎熬,又耽誤別人的事情,真是既害己,又害人,人際關係也會一團糟。
所以,敢於拒絕,已經不易,而善於拒絕,則更加難得,要是能在拒絕的時候帶點“人情味”,那就更加完美了。給拒絕找一個適當的方式,讓有人情味的拒絕成為一門藝術。
文學大師錢鍾書先生是個“甘於寂寞”的人。他不願被人炒作,也不願拋頭露麵,隻想一心做學問。《圍城》出版後在國內外都引起了轟動,很多人都想見見這位作家,都被他拒絕了。
一天,一位英國女士打來電話,說她很喜歡《圍城》,想見見錢先生。錢鍾書婉言謝絕,但那位女士卻不依不饒,非常執著,最後錢鍾書沒辦法了,便以特有的幽默語言對她說:“假如你吃了雞蛋覺得不錯,你認為有必要去認識那隻下蛋的雞嗎?”
錢鍾書用他的機智和幽默為自己擋去為難的事情。我們也應該堅決拒絕那些自己深感頭疼又無能為力的事情。反對的話也許難以啟齒,但為了保護自己,也對他們有個真誠的表白,就必須在適當的時候果斷地拒絕。其實,幽默真是拒絕藝術中的靈丹妙藥,讓你無論何時何地,都把拒絕的話說得巧上加妙。
對於那些懂得自尊,無奈時才偶爾相求但又不能答應他所求內容的人,拒絕應該委婉,不要傷人麵子。曾有位女士對林肯說:“總統先生,你必須給我一張授銜令,委任我兒子為上校。”林肯看了她一下,女士繼續說:“我提出這一要求並不是在求你,而是我有權利這樣做。因為我祖父在列克星敦打過仗,我叔叔是布拉斯堡戰役中唯一沒有逃跑的士兵,我父親在新奧爾良打過仗,我丈夫戰死在蒙特雷。”林肯仔細聽過後說:“夫人,我想你一家為報效國家,已經做得夠多了,現在把這樣的機會讓給別人的時候到了。”這位女士本意是懇求林肯看在家裏幾輩人的功勞的份上,為她的兒子授銜。林肯當然不可能答應她的請求,但是對於這樣一個家庭的夫人,他隻能通過這種勸慰的方式拒絕。
重視“拒絕”這門學問
恰當的拒絕是一門學問,如果你既想讓自己成功地脫離不願意攪進的旋渦,又要讓拒絕的話帶點“人情味”,不妨試試下麵幾個小技巧。
(1)苦肉計。當別人被拒絕的時候,自尊心會受到極大的打擊,他會感到非常難過。這時候你要做的就是主動把自己的自尊降低,降到比他還低的水平上,表示你的拒絕隻是因為對方的標準太高,是你不符合他的要求而已,而且還可以考慮一直稱讚自己對他的崇敬,讓對方在明明被拒絕的情況下,在麵子上也過得去。
(2)以牙還牙。有的人很有恒心,可以不停地糾纏你,請你一定要幫他。如果你實在難以抵擋對方的攻勢,不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反過來要對方做一件很為難的事情:我幫你做這事情可以,但你也要幫我做那件事情。對方可能就會知難而退。
(3)補償法。自己幫不上忙不要緊,可以在自己不參與的情況下,幫對方把問題解決。在說出拒絕的話後立刻采用補償法,為對方尋找替代方案,介紹別人,說明那個人比你更有實力,更適合,並主動幫他聯係。始終扮演協助的角色,幫對方解決問題。對方求助的最終目的隻是想解決問題,如果結果讓他滿意,他同樣非常感激你。
(4)單調地堅持。你隻要不斷單調地重複某一段話,對方就會感到非常無力,心生退意。有時拒絕對方的最好方法就是這種單調地堅持,你不用說任何理由,隻要一直堅持你的要求,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5)當斷則斷。拒絕要講究火候,你要把握好時機。沒人希望當場被拒絕,所以,你可以采取拖延法,但是到了一定時候你必須拒絕,否則你不僅耽誤了別人的事情還會影響自己的信譽度。
拒絕的第一原則就是讓對方的挫敗感越少越好,不受尊重的感覺越小越好。絕不能讓對方因為被拒絕感覺丟麵子,傷感情。
(6)回避重點。莉莉很友善地向小錢打招呼“你怎麼了呢?好像很沒精神呀?”小錢回答:“是呀!最近為了還債到處籌錢,搞得身心疲憊,晚上煩惱得睡不著覺!你能不能幫幫忙呀?”莉莉一愣,立即回道:“當然好啊!明天我就帶來給你,我家有安眠特效藥。”通過回避主要問題,而是將話題引向細枝末節,這樣的回絕實在是很高明。
拒絕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因人因事靈活運用。
第三節 怎樣說好對自己不利的話
在麵對於自己不利的局麵的時候,說出怎樣的話,既能夠保證自己擺脫不利局麵,又能讓人心服口服?
巧說對自己不利的話
(1)出其不意,直指要害。商人威爾斯向皮箱行訂購3000隻皮箱,取貨時卻說,皮箱內層有木材,不能算是皮箱,並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15%的損失。在威爾斯強詞奪理、法官偏袒威爾斯的情況下,律師羅文錦出庭為被告辯護。
羅文錦取出一隻金懷表問法官:“法官先生,這是什麼表?”
法官說:“這是倫敦名牌金表。可是,這與本案沒有關係。”
羅文錦堅持說與本案有關,並繼續問:“這是金表,事實上沒有人懷疑。但是,請問內部機件都是黃金製的嗎?”
法官啞口無言。
既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找出有利的證據,善用邏輯使對方無話可說,無辭可辯。既簡潔明了,又直指要害。
(2)機警應變,巧舌如簧。《世說新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魏文帝下旨傳鍾毓、鍾會兄弟二人進宮,由於第一次見皇帝,二人心中不免緊張,鍾毓出了一額頭的汗。
皇帝見了便笑問老大鍾毓:“你怎麼出汗了?”
“戰戰惶惶,汗出如漿。”鍾毓一邊擦汗一邊回答。
魏文帝又問老二鍾會:“你怎麼沒出汗?”
“戰戰栗栗,汗不敢出。”鍾會答道。
兩人都因為機敏有才受到了魏文帝賞識。
(3)將錯就錯,側麵回應。前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卸任之後就任奧地利總統後,但是不久因他在納粹軍隊中任過職,國際輿論一時鬧得沸沸揚揚。有記者問他關於在納粹軍隊任職問題時,他頗為尷尬,但他仍不失風度地對記者說:“關於這件事情,我無權作出解釋,最權威的解釋者是我母親,看她是不是生了兩個瓦爾德海姆。”
瓦爾德海姆將錯就錯,一句話既使自己脫離了尷尬的境地,又不失總統的風度。
(4)迂回婉轉,幽默暗示。一次,德皇威廉二世派人將一艘軍艦的設計圖交給一個造船界權威,請他評估一下。他在所附的信件上告訴對方,這是他花了許多年,費了許多精力才研究出來的成果,希望能仔細鑒定一下。
幾個星期之後,威廉二世接到了權威人士的報告。這份報告附有一份以數字推論出來的詳細分析,而文字報告是這麼寫的:“陛下,非常高興能見到一幅絕妙的軍艦設計圖,能為它作評估令在下感到莫大的榮幸。可以看得出來這艘軍艦威武壯觀、性能超強,可說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海上雄獅。它的超高速度前所未有,武器配備可說是舉世無雙,隻是這艘超級軍艦隻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如果一下水,馬上就會像隻鉛鑄的鴨子般沉入水底。”
威廉二世看到了這個報告,不但沒為設計失敗而氣惱,反而禁不住笑出聲來。報告雖然簡短,卻可以說得迂回婉轉,幽默有趣而又讓人一眼就明白。結果當然也避開得罪國王的不利局麵。
主動坦陳不足
任何人都存在一些不足,這些不足在別人對你評價的時候常常會成為不利的因素,多數時候,如果能很好地利用這些不利因素,你就能把失敗扭轉為成功。
曾經是美國政界要人的康能,當他第一次在眾議院發表演說時,因為匆匆從西部鄉間趕來,渾身上下散發著泥土的氣息,顯得土頭土腦,聽眾中有一個言辭犀利、善於幽默諷刺的議員,在康能演說中途這樣諷刺了一句:“這位從伊利諾伊州來的新客人,衣袋裏一定還藏著滿滿的燕麥吧!”
在場的聽眾全都哄堂大笑,假如被譏諷的是一個涉世不深的人,也許會感到萬分難堪,以至麵紅耳赤,甚至惱羞成怒。但是能怎樣呢?他外表雖粗蠻,但也深知那位議員對他的譏諷的確是事實,因為自己也確實很土。
因此,他很坦白地回答說:“真的,我不但衣袋裏裝滿了燕麥,而且頭發裏還藏了許多菜子哩!我們住在西部鄉間的人,多半是土頭土腦的,不過我們所藏的燕麥和菜子卻也常常能夠長出很好的幼苗來!”
這短短的幾句銳利無比的回敬,立刻使康能的大名轟動了全國,大家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做“伊利諾伊州的菜子議員”。
我們在別人的眼中,當然是優點越多越好,但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我們沒有必要為了這些不利於自己的不足而退縮不前,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大膽坦誠。恰恰正是因為你敢於正視不足,才會引起別人對你的好感和信任。
韓女士去服裝市場購買衣服,她找到了一件款式、顏色都比較合心意的套裙,可惜這件套裙上有一處小毛病。韓女士發現後,並沒有告訴售貨員,而是想到別處看一看。這時候,售貨員說話了:“歡迎您來到我們店,可惜這種式樣的衣服就一件啦,並且這一件還有點小毛病,我如果長得像您這樣標致,我也不買。”韓女士聽後一想:這位大姐可真夠坦誠,從她這裏購買衣服肯定不會上當受騙。她轉身又看了看那套裙,覺得雖然有點小毛病,但是並不顯眼,算不上什麼問題。於是,韓女士心情舒暢地購買了這套衣服。隻向顧客講解衣服的優點,避免提到衣服的缺點,這本是常理中的事。但該售貨員並沒有講一句該套裙如何如何好,也沒有勸韓女士買,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直率地道出了該套裙的瑕疵。這種違背人們習慣推理的做法,使得韓女士打消了不買的疑慮,欣然購買了服裝。
說出對自己不利的話語,別人會在意外之餘,油然產生一種信任感。因此,不需要誇誇其談,大為渲染自己的過人之處,也不需要和別人進行比較,故意暴露自己的某些缺點,把別人的眼睛引向這些微不足道的方麵,而忽視了其他方麵的缺點。這種主動暴露缺點的方法,常常會使你從不利走向有利。
第四節 怎樣更好地應對刁難
與人打交道,雖然想與人為善,不去刁難別人,但是卻不可避免別人刻意來刁難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更好地應對?
模棱應對好過關
宋朝王安石的兒子王元澤幼年時,有一位客人知其不辨同籠的獐和鹿,卻故意問他:“哪一頭是獐,哪一頭是鹿。”王元澤不慌不忙,沉著答道:“獐旁邊的那頭是鹿,鹿旁邊的那頭是獐。”王元澤雖然年幼,卻知道模糊語言的作用,機智地用模糊語言為自己解了圍,顯示了他的應變能力。
有時候,麵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我們沒有辦法斬釘截鐵地作出決斷,這時候,就必須采用一種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策略。對問題的正反兩麵都含糊其詞,不明確表示出自己的態度,也不提出明確的主張。
比如下麵一例便是對模棱應對的生動展示。
甲:你認為這個人好不好?
乙:有人說他好,也有人說他不好。
甲:那麼你認為他的優點是主要的,還是缺點是主要的?
乙:那就要看你用什麼標準去衡量他。標準定得高一點,他的優點就不是主要的;標準定得低一些,他的缺點就不是主要的。問題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應當定得恰當,不過高也不過低。
刻意曲解生妙趣
周恩來在幾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望重、幽默風趣著稱,不管在何種場合,遇到什麼樣的對手,他都能唇槍舌箭,以超人的智慧應酬自如,讓對手占不到任何便宜。而他很擅長以曲解的策略應對對手的刁難。
一次,周恩來接見的美國記者不懷好意地問:“總理閣下,你們中國人為什麼把人走的路叫做馬路?”他聽後沒有急於用刺人的話反駁,而是妙趣橫生地說:“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之路,簡稱馬路。”這個美國記者仍不死心,繼續出難題:“總理閣下,在我們美國,人們都是仰著頭走路而你們中國人為什麼低頭走路,這又怎麼解釋呢?”周總理笑著說:“這不奇怪,問題很簡單嘛,你們美國人走的是下坡路,當然要仰著頭走路了,而我們中國人走的是上坡路,當然是低著頭走了。”記者又問:“中國現在有四億人,需要修多少廁所?”這純屬無稽之談,可是,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又不便回絕,周總理輕輕一笑回答道:“兩個!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
一次記者招待會,周恩來介紹我國建設成就。一個西方記者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這涉及國家機密,不可能直言相告。周恩來眉頭一皺,很快答道:“有18元8角8分。”在場的人全都愕然。總理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麵額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十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中國人民銀行有全國人民作後盾,信用卓著,實力雄厚,人民幣是世界上最有信譽的一種貨幣。”話音剛落,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總理有意回避問題的實質,以“總麵額”替代“總金額”,於是堵了外國記者的口,又不損害招待會和諧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