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兼職法則(1)(3 / 3)

據了解,目前在媒體從業人員、律師、會計師、谘詢顧問人員、高校教師等工作時間彈性大的職業中,出現兼職老板的特別多。他們大都擁有體麵的而又有生活保障的正式職業,當然舍不得扔掉,但又不甘心光拿單位的死工資,於是便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或技術專長,自己開個公司做老板。隻要不影響自己的本職,又能夠很好地處理公私衝突,自然是一個理想的選擇。許多人就是靠自己兼職開公司而獲得了比較豐厚的收入,提前享受到了舒適富足的“中產”生活。

李娜大學畢業後,分到一座中等城市的文化局工作,事情不多,工作也還有趣,但就是收入不怎麼理想。想扔掉工作另謀出路,又沒有合適的契機。正在苦悶之中,她了解到自己有個中學同學開了個時裝店,一個月能賺1萬多元,她想,自己對現在女孩子流行的時尚產品也頗有研究,能不能業餘開個店子做點生意呢?她到網絡上一搜索,恰好看到有一家時尚公司招聘進口化妝品的地區代理,她覺得這正好便於自己兼職。於是連忙填寫了在線加盟申請表,很快便得到了批準。而後,她向這家公司購買了一批產品,拿給一些同學、同事試用,都說效果很好,紛紛出錢購買。李娜感覺這個事好做,並且又不影響工作,便幹脆在街上租了一個鋪麵,請下崗後的姐姐當營業員,自己則隻是通過網絡購買時尚的化妝品放到店裏銷,三年時間,竟賺了20多萬元。自己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單位的工作也做得有聲有色,由她組織舉辦的青年歌手大獎賽、幸福家庭才藝展示都很有影響。有趣的是,她自己還是這些活動的化妝品讚助商。

有的人擔心自己沒有特長,找不到兼職的門路。其實,隻要你有心,到處都可以發掘出兼職賺錢的機會。

肖小姐最近一兩年一直堅持瑜珈鍛煉,教練曾稱讚她的技藝“已經可以帶班子了”。一次教練在上課時突然肚子疼,讓她幫忙帶著大家繼續練,本來是為了鍛煉身體參加的培訓班,卻讓肖小姐意外地發現了第二職業的掙錢機會,此後她係統地學習了瑜珈功,現在已經是一名瑜珈教練了,不過這是她晚上或周末的工作,她的第一職業一點兒都沒有受到影響。健身、賺錢並快樂著,讓肖小姐樂此不疲。

實際上,隨著市民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關注,健身場所越開越多,健身教練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除了體育學院的科班人員外,普通市民也可以通過社會教練員培訓班及健身俱樂部的內部培訓入行,成為兼職教練。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健身教練、跆拳道教練每小時的收入一般在百元左右。

除了健身教練,演藝、婚慶、同聲翻譯等行業也開始成為人們進軍第二職業的學習目標。酒吧裏的業餘歌手,酒店裏的鋼琴、小提琴、電子琴等樂手多在夜間工作,不僅不影響第一職業工作,每小時的收入也多在80~300元;婚慶時間因多在周六、周日或節、假日,所以也與第一職業不相衝突,而且開價相對更高,司儀分等級每次出場費少則200元,多則上千元,結婚攝影師也能有二三百元的收入;同聲翻譯在這裏是“最高境界”,平均每小時都在上千元。

目前我國報業發展迅速,報紙越辦越多,許多人隻發現自己訂報的選擇性大了,但有賺錢意識的人則敏銳地發現報業的繁榮將給他們提供了兼職賺錢的機會。如報紙版麵的不斷擴增,稿件需求量也日漸增大,業餘為報紙寫稿的“自由撰稿人”便應運而生。

如果認為自己沒有寫作的天賦,那也不要緊,當前全國不僅有專門的文摘報刊,普通報紙也大都辟有文摘版,這就為許多人提供了眾多的投稿園地。有一定新聞頭腦的讀者,注意研究報刊上的文摘內容,看需要哪類稿件,並收集一些報紙地址,再動手剪貼投稿,這樣的投稿者大有人在。陳某原是一位中學語文教師,退休後在家沒事,便成了圖書館報刊閱覽室的一個常客。他偶然讀到一篇介紹報刊發展情況的小文,受其啟發開始了他的文摘投稿“生涯”。他自費訂閱了新聞類、服務類和經濟類的幾種報紙,把他認為具有較高文摘價值的文章,複印數十份迅速寄往全國各地的報刊文摘版,被采用率極高,報酬也不少。據了解,在浙江、江蘇等地,出現了“文摘專業戶”,全家人專門從事“文摘業務”,收入頗豐。按目前大多數報刊的標準,文摘稿每千字稿費50元,全國報刊這樣多,並且又可以一稿多投,這樣每天發兩三篇並不很難,以至每月收入數千元者並不稀罕。

不僅可以投稿賺錢,而且還可以通過報紙收集信息發財。報上有各種各樣的信息,隻要注意收集利用,就是一筆財富。有的人從報紙供求信息廣告中看出財路,利用購銷信息做中介人,將某地急於銷出的貨物販賣給急於求購的單位,從中收取中介費。有的人把報上的信息歸類,辦信息谘詢所,獲得谘詢費。遼寧省一農民自費訂報40多種,靠報紙的信息致富,每年收入十多萬元。

兼職也要量力而行

顯然,對於既不想放棄目前的工作,又沒有很多的資金去從事業餘投資的人來說,利用兼職獲得“中產”的資格,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但是,我們切切不能忽略的是:必須以不妨礙你的正職為前提,並且也要考慮你的技術特長、身體狀況和職業素質。

必須明確指出的是,兼職也不是人人可幹的,有的單位不允許員工兼職,有的人員沒有精力兼職。如果你看見同事或朋友都在兼職,便勉強為之,則有可能兼職沒有賺到錢,正職又耽誤了。因此,在準備進行兼職時,要先做自我衡量,看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否有利於兼職,自己本身的精力、時間及才能,是否適應兼職。一般來說,對於兼職,要認真考慮這樣幾個問題:

一是時間。做兼職,時間分配必須非常妥善,以免顧此失彼。也就是說,正職與兼職的時間必須非常配合,不可出現一邊要早退,另一邊又遲到的情形。時間配合得好,才能長期兼顧兩份工作。假如正職已耗去了大部分時間,甚至要經常加班,就不能勉強自己多接其他工作。

二是精力。兼職需要自己有非常充沛的精力,否則兼職得來的金錢,也許還不夠醫療費用,或終日勞累不堪,毫無人生樂趣。因此,本身的健康是決定能否兼職的主要因素。此外,正職要求過多,令人腦力和體力均呈透支狀態,則不宜從事其他工作,以免顧此失彼,造成健康和事業的損失。相傳北京前幾年曾經有一位天才自由撰稿人,寫稿幾近瘋狂,給自己定下了一天“生產”5000~8000字的指標,但當他終於有了自己的車子和房子的時候,卻因為積勞成疾而放倒了,實在是不值得。

三是能力。不同的行業需要不同的技能,要在該行業站穩腳,作長期的工作,能力是基本條件。有些人對某項工作很有心得,但不表示他對任何工作均能應付自如。有時候,資深的文學工作者,可能對數字一竅不通;同樣地,一些數學天分極高的人,執筆為文卻欠通順。正職不一定是符合自己興趣的工作,兼職則須盡量符合自己的興趣。對兼職的工作沒有興趣,不但使人沮喪,且影響正職方麵的表現。因此,當你打算找兼職時,首先要決定自己到底是否適合那種兼職,有些工作需要特殊專長,如公關、推銷等,需要有願意同陌生人接觸的性格,別小看這方麵的才能,它是推動工作情緒和進展的動力來源。

另外,兼職還得符合國家的政策與法規。有的人從事的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兼職容易泄露單位的商業秘密,因此對於這類人一般是不允許業餘兼職的,尤其是不能兼與本單位或者本職業有關聯的工作,否則就有可能惹上泄密官司。即使得到單位允許兼職,也不得泄露本單位的商業秘密與技術秘密,不得侵害單位的知識產權。

二、都市兼職族:掙錢並快樂著

作為一個想早日成為“中產”一族的人來說,兼一份與主職不矛盾不衝突的第二職業,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教師兼職掙外快

2002年9月19日,重慶沙坪壩一所高校的家屬樓裏,王教授坐在他兩米寬的辦公桌前,靜靜地吸煙、靜靜地聽音樂。他說他要休息一下,他剛給一個企業經理培訓班上完了5天的培訓課。

“哈哈……這不好說!”洪亮的聲音卻突然打破了屋子裏的沉靜。這是因為記者問了他一句“這5天課要收多少錢”。

一再追問下,他向記者舉起了五個指頭,“5000?”“不對,5萬!”

——這是《21世紀人才報》報道的一個場景。

教師這個職業一直以來都被看作是一個隻講貢獻不講回報的窮差使,以前老師課外當家教是不得已而為之,還得躲躲藏藏,隻是為了略微補貼家用而已。而現在,老師們用“知識”創造“財富”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初期的不適應和躲躲藏藏也逐漸被經濟意識所取代。據媒體調查發現,許多老師們外出講課的收入已遠遠超過了其“正職”所得,與工資所得相比甚至是幾倍、幾十倍的比例。上一章裏我們說教師這一職業容易進入“中產”,其中許多是靠兼職這一形式實現的。

靠兼職掙“外快”最早躋身“中產”之列的老師要數一些藝術類教師了。許多該類老師要麼在外麵一些藝術類培訓學校兼課,要麼是自己辦學辦班,每月的收入少則幾千,多則數萬。如京城某美院的一名老師,在幾家美術培訓學校兼職上課,上大課是每名學生20元,一個班30名學生,一堂課就是600元;上小課,就是隻給三四個學生上課,每人每小時80元,也是200多元。這樣,一個月下來就有上萬元的收入。而如果是自己辦學辦班的老師,其收入更是滾滾而來,幾年時間就賺上百萬的大有人在。

考研輔導班,也讓很多高校教師在其中掘到了“第一桶金”。據業內人士介紹,在考研培訓市場最活躍的幾年,利潤高達50%。“名師大腕”則逐步在市場需求中奠定了“江湖地位”,據透露,全國各大考研輔導班一次性支付給主講教師的薪金最少是每節課1000元,有的教師更與輔導學校實行五五分成,每次課下來收入均達上萬元。如今,雖然中關村的“考研一條街”已經拆除,但“這條長約100米、寬不到10米的小街成為北京新的百萬富翁集散地”的說法仍讓人記憶猶新。重慶某高校的李老師一個暑假的收入就不下20萬。這些錢就是他輾轉在幾個高校的研究生輔導班講課和賣自己編的資料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