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一提到創業,想到的就是一窩蜂地去開商店,辦工廠,根本不問自己是否有經商的才能,有辦廠的條件,是否熟悉所從事的行業,其結果相信大家在實際生活中看得再清楚不過了。倒是發揮自己才能的人,卻都能在商業競爭上脫穎而出。因此,成功學家們認為,所謂創業,就是要在正確的時機、正確的地點,選擇最理想的創業項目。
美國富翁理察20多歲時,已在一家卡車製造廠工作了5年,賺的錢僅足以糊口。他知道靠薪水一輩子也不可能致富,所以很不安。他不知道要做什麼,但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他的命運。有一次,理察的上司要他將一輛失事的卡車賣給收購廢棄車輛的人,車子賣了500美元。兩星期之後,上司又要他去買一台二手的引擎,裝在另一輛卡車上。理察又來找那位收購廢棄車輛的人,那人從兩星期前理察賣給他的那輛卡車上拆下引擎,以500美元賣給了理察。
這令理察茅塞頓開,他發現卡車有許多零件很有價值。事實上,他以500美元出售的卡車,拆解零件之後,價值五倍到十倍以上。從此,理察開始從事買賣二手卡車零件,並因此大賺特賺。
據說,美國有兩萬兩千種不同的行業。史丹利認為,美國以地理分割,可以分成幾十個市場,幾十個市場再乘以兩萬兩千種不同的行業,就有好幾十萬個可以成功致富的事業。許多百萬富翁說他們能夠致富,主要的原因是從事特殊的行業,而且在那個地區沒有競爭對手。理察從事的就是很特殊的行業,他不隻是買賣零件,他收購失事的十八輪大拖車,將車拆解,出售零件,工作很簡單,但卻很賺錢。現在,理察的資產淨值達上千萬,每年個人淨收入超過70萬美元。
項目選得準,賺錢才有把握。而選擇項目並不是專門選擇那些熱門項目、那些時髦項目,而要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個人條件、周邊環境等而定。別人賺錢的項目並不見得適合你,別人發財的事情你不見得做得來。比爾·蓋茨搞網絡那樣賺錢,但你連計算機都沒有摸過又怎麼學得來?而致富的道路千萬條,隻要你認真分析,潛心研究,就一定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生財之道。
一般認為,要使自己的投資行為符合你的個人實際,並能取得長期、穩定的效益,你在選項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不可遊戲投資而交納“學費”。有些人為了實現“中產”尋找捷徑,懷著試一試的心態而投資於自己不懂的行業或知之甚少的項目,甚至抱著寧肯交“學費”的想法盲目投資,最終因選項失誤而一敗塗地,造成大筆資金難以收回。某君在一家企業幹推銷工作,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經常聽人說炒房地產賺錢來得快,遂辭去公職到海南炒房地產。兩年間,由於不諳此道,操作不善,他不僅把多年積攢的十幾萬元全賠了進去,而且還虧了上百萬元的銀行貸款和幾十萬元的親友借款。
2。不可投資於大眾化的項目。搞項目要有特色,因為在信貸關係比較發達的情況下,籌集資金並非難事,而取得好的投資報酬才是難事。某市有一王姓居民將手中的15萬元資金用於再發展,並貸入15萬元共30萬元開辦了一家百貨商店,開辦後又賒銷了幾家批發商50萬元貨物,運營半年,日營業額僅有500元左右,結果投入和收益比例懸殊極大,虧損嚴重,批發商們整日上門催要貨款,銀行也多次催收貸款本息,王某不僅被貸款和貨款壓得喘不過氣來,而且自己那15萬元本金也壓了進去。由此可見,因投入過多,占用資金量大而不加分析隨意投入的項目,其收益率是難以有所保證的,像大眾化的煙酒糖茶百貨商店、賓館飯店、出租車行業、化妝品經營、兒童食品生產等項目,在從眾心理的支配下盲目投資,其收益大都十分微薄。
3。不可投資發展前景不樂觀的項目。作為投資者如果不掌握國家政策和行業發展動態信息,一旦選項失誤後將會備嚐苦果,後悔不迭。例如,前幾年一哄而上的小造紙、小煤礦、小化肥、小水泥等浪費資源、汙染環境、難以達標和保證質量的項目,皆因以上原因而被禁止和關閉,使投資者難以收回成本而陷入困境之中。再就是市場已經飽和、發展前景十分暗淡的低檔西裝、襯衣、塑料製品、尼龍製品等項目,投資數額雖然不大,但已經過時,若投資這些項目企望獲得好的效益已十分困難,投資者選項時需三思而後行。
在經濟騰飛的時代,各行各業都可以賺錢,關鍵是看是不是適合你。因此,創業不能憑感情用事,而應該多一些思考和調查分析,看看自己究竟適合從事哪一類創業項目。眾多創業者成功的經驗是:不要在不明真相、不摸底細的情況下,投資無把握的項目。
開發賺錢的產品
經商創業,無非是靠兩樣東西賺錢,一是靠銷售產品,二是靠提供服務。而從廣義上說,服務也是一種產品。因此,我們要賺錢,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賺錢的產品。
有人認為,一般人經商做生意,無非是生產或者銷售現有的產品,至於開發新產品,“那是專家的事”。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現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人家生產什麼你生產什麼,人家賣什麼你也賣什麼,這又怎麼能賺到錢呢?你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應該時時考慮開發賺錢的新產品。這不單純是專業發明者的事,也是每一個渴望成為中產者所必須考慮的事情。況且,發明創造也並非那樣神秘,那樣深奧,而是人人可為的事情。我們要致富,最好能創造自己的獨家產品。這並非很難的事情,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這種創造的意識。我們不妨看幾個產品創新的例子:
C。A。克蘭是專售巧克力的商人,他每到夏季便苦悶異常,因為巧克力變軟,甚至融化,銷售量急劇下降。他苦思冥想,製造了一種專供夏季消暑用的硬糖,造型上一改塊狀、片狀型,而壓製成小小的薄環。1912年,他正式批量生產這種命名為“救生圈”的具有薄荷味的硬糖,頗受歡迎,至今不衰。
S。N。戈德曼是目前超級市場人人必需的購物推車的發明者。1937年他在俄克拉荷馬城超級市場,觀察到顧客挎著、背著裝滿物品的筐和口袋,排著隊等待著結賬。他靈機一動,於是試製了一輛四輪小推車,結果深受消費者和超級市場老板的歡迎,獲得了重大發明專利。
G。克魯姆是一位美國印第安人,他是炸馬鈴薯片的發明者。1853年,克魯姆在薩拉托加市的高級餐館中擔任廚師。一天晚上,來了位法國人,他吹毛求疵,總挑剔克魯姆的菜不夠味,特別是油炸食品太厚,無法下咽,令人惡心。克魯姆氣憤之餘,隨手拿起一隻馬鈴薯,切成極薄的片,罵了一句便扔進了沸油鍋中。結果好吃極了,他自己也品嚐了幾片,確實香酥可口。不久,這種金黃色的、具有特殊風味的油炸土豆片,就成了美國特有風味小吃而進入了總統府,至今仍是美國國宴中的重要食品之一。
E。A。哈姆威原是出生在大馬士革的糕點小販,1904年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期間,他被允許在會場外麵出售甜脆餅。他的旁邊是一位賣冰淇淋的小販。夏日炎炎,冰淇淋賣得很快,不一會兒盛冰淇淋的小碟便不夠用了。急忙之際,哈姆威把自己的熱煎薄餅卷成錐形,來作小碟用。結果冷的冰淇淋和熱的煎餅巧妙結合在一起,受到了出乎意外的歡迎,被譽為“世界博覽會的真正明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這,就是今天的蛋卷冰淇淋。
從上麵幾個普通人的發明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隻要具有某種類型的強烈的發現問題的意識,並掌握一定的思考原則和方法,具有較高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積累素材,並勤於用腦,人人都可以開發出賺錢的新產品。有一位名叫米爾曼的猶太人,他看到婦女穿的長統絲襪老是往下掉。她們一旦感覺到,就偷偷地躲在某個角落往上提,如果在逛街或在公司上班,絲襪掉下來就令她們很尷尬。於是米爾曼在倫敦地鐵車站開了一間“襪子店”,專門售賣不易滑落的婦女襪子。“襪子店”不大,每位顧客平均可以1分鍾之內完成現金交易。目前,其分布英、美、法三國的“襪子店”已多達120家,別看襪子不起眼,可短短6年時間,米爾曼已讓婦女們從口袋裏掏出了4500多萬美元,盈利470多萬美元。
有道是:遍地是黃金,看你識不識!隻要有眼光,腦子活,賺錢的產品很多,發財的門路很廣。羅歐·魏格納是華爾街一位躊躇滿誌的財務專家。多年前,他一直在尋找自己做老板的機會。當時,雖然有不少令人心動的行業可選擇,可是他卻出人意料地購買了博瑞爾谘詢服務公司。博瑞爾公司的業務是專為需要的顧客剪報。在一個不太大的工作室中,博瑞爾公司的員工鑽在報紙堆裏,剪下顧客所需的各種文章。魏格納認為,美國市場競爭激烈,行情瞬息萬變,許多公司為了能對市場的變化作出迅速反應,日益覺得剪存報紙的必要,於是他選擇了這個冷門生意。
博瑞爾公司所使用的報刊共有1。6萬份,其剪報分類共有4萬種,找尋的範圍從公司和產品的名稱到政治性文章。該公司從1977年起,為客戶提供全國電視網和廣播電台的新聞稿。後來其資料收集已擴大到包括43個區域性電視廣播係統。1987年5月,魏格納增加了一種稱為“新聞快訊”的當天新聞傳送服務。該公司分布在15個城市的剪報人員夜以繼日地剪貼38種報紙,接著利用傳真係統,在第二天早晨9點鍾以前將剪報新聞直接傳送給客戶。博瑞爾公司的許多客戶正是利用該公司的“新聞快訊”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搶先一步,抓住經營契機。這個“冷門”的行業,因為魏格納的得法經營,其成績引人注目,美國500強企業中,有半數以上的公司是“博瑞爾”的客戶。
胎毛筆是一種起源於唐朝的民間手工工藝,歲月消磨,幾近失傳。1996年3月底,一個小剃頭匠帶著製作胎毛筆的創意從上海輾轉來到南京,專門製作胎毛筆。幾年下來,生意越做越大,當年的小剃頭匠躋身於百萬富翁的行列,成為遠近聞名的“金陵筆癡”。他的成功告訴我們:在市場細分的今天,隻要多方尋找空白點,把握住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商機,賺錢也是很容易的。
王書彬1970年出生在江蘇南通海安縣曲塘鎮一個農民家庭,1985年開始打工做油漆工。1993年,在上海打工期間,經老鄉介紹,給一個台灣夫妻開的理發店打工,這個理發店是專門給嬰兒理發的。
進店沒多久,台灣老板從福州請來兩名大師傅,專門製作胎毛筆。王書彬負責幫嬰兒理發。製作一支胎毛筆的利潤比剃一次頭高多了。於是他萌生了自己當老板,雇人製作胎毛筆的想法。南京每年新出生的嬰兒有六七萬之多,還沒有人製作胎毛筆。他認定隻要自己肯吃苦,就一定能挖到金子。
1996年3月底,他帶著3000元的打工積蓄,來到了南京,開了家華茂胎毛筆製作中心。
王書彬是個細心人,為嬰兒製筆的胎毛都裝在特製的發袋裏,專門登記存放,配有華茂胎毛筆的身份證。為了招徠更多的客戶,他還與電信局聯係,開通了愛嬰理發熱線,並在南京婦幼保健醫院內設立嬰兒免費理發室,24小時為嬰兒服務。
胎毛筆一炮打響,王書彬大受啟發。他發現,隻要肯動腦筋,商機到處存在。他根據客戶們的需求,開發出了寶寶成長紀念係列產品。他聘請專業嬰兒攝影師免費上門無閃光燈拍攝嬰兒出生照、百日照、證件照,還推出了寶寶成長VCD。同時,他認為,既然胎毛能製成筆,那麼,成人的頭發為什麼不能製成筆呢?於是他又開發了成人發筆係列產品:如生日筆、老人長壽筆、情侶筆、夫妻結發筆、父子(女)筆、母子(女)筆、同窗好友筆、師生筆等,開發出了一個龐大的紀念業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