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有家北祥食品廠。一天,廠長孫國兵在看中央電視台新聞時,看到英國與阿根廷在馬島交戰的場麵。新聞播完,別人都在高談闊論英阿戰爭,而孫國兵卻想到了幾個月前他得到的另一條信息:日本人喜歡吃馬肉,而日本市場上的馬肉主要是從阿根廷進口的。他由此分析:英阿爆發了馬島戰爭,阿根廷向日本出口馬肉肯定會受到影響。又聽說日本食品商最近到天津,估計很可能就是來買肉的。於是,他迅速趕往天津。結果,從有關部門獲得的信息完全證實了他的預測,日本食品商果然是到中國來買馬肉的。由於他們要的數量大,供貨時間要求急,我國有關部門一時難以辦到,正在為此事著急。孫國兵的到來,恰如雪中送炭。於是,他們立即安排孫國兵直接與日本商人談判。協議很快達成了,孫國兵做成了一筆很可觀的馬肉生意。
山東平度民生工藝品廠是一家專門經營草製工藝品出口的鎮辦企業。1990年春季廣交會上,該廠信息員了解到美國人有這麼一種習慣:他們總是把髒衣服先放到一個合適的筐裏,等攢多了再一塊拿去洗。廠裏根據這條信息,組織設計人員進行設計編織。當年秋季廣交會上,適合放在牆角的方形“洗衣筐”轟動了整個草製品行業,各國客商爭相訂貨,該產品一次訂貨達到800萬元。後來,該廠又根據國外風土人情組織生產了紙簍、坐墊、地毯、門簾、雜品等十大係列5000多個花色品種的草製工藝品,全部銷往國外,大受外商歡迎。
廣州市場上的汗衫積壓甚多,一再削價也銷售不暢,生產企業麵臨難題。這時廣州海幢公司經理從一位副教授處獲得一條信息,奧運會即將在美國洛杉磯召開,我國運動健兒近年水平迅速提高,有可能在這次奧運會上實現“零”的突破。這位經理立刻想到,這必將大大激發10億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那麼,如果在奧運會開幕的前夕及開幕期間,把印有各種“奧運會”標誌的汗衫、運動衫投入市場,一定會大受歡迎。為此,他當即作出決定,立即通過下屬的印花工廠,以積壓滯銷的汗衫為起點,開發印有奧運會標誌的文化衫等產品投放市場。該公司僅用了幾天時間,就把“奧運衫”試製成功,搶在了奧運會開幕前夕,結果貨投市場立即被搶購一空。
收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人數以億計,知道英國與阿根廷在馬島交戰的也是成千上萬,但大多數人隻是單純地把這條新聞當作國際時事動態來看待,頂多做個茶餘飯後的談資,山西省北祥食品廠卻從中發現了商機,利用這條新聞信息做成了一大筆生意;奧運會即將在美國洛杉磯召開,這也是廣為人知的信息,但大多數人想到的隻是體育賽事,廣州海幢公司卻利用這條信息大做文章,猛賺一筆。這說明,我們不僅要有敏銳地捕捉信息的眼光,而且還要有利用信息賺錢的本領。同是一條信息,有的人看到的隻是新鮮、好奇,有的人卻能從中發現商機,獲得財富,其區別就在於後者具有利用信息賺錢的本領。因此,有人說,生活中缺少的不是賺錢的信息,而是利用信息賺錢的本領。
張力從衛校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工作,看到如今創業熱潮一浪高過一浪,於是便想自己幹點事業。雖然缺少創業資本,但他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並且商業嗅覺非常靈敏,他便根據自己的特點,琢磨起了本錢小、掉頭快的小本經營項目。
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型肺炎的出現在社會上引起了民眾的恐慌,當地藥店的體溫計全部脫銷,多少錢也買不到,許多市民非常著急。他發覺這就是一個絕好的賺錢機會。於是,他立即尋找體溫計的進貨渠道,可轉遍了市內所有的醫藥器械批發商,最後還專門跑了省城,均沒有找到現成的貨源。
後來,受從網上查資料的啟發,他打開了百度搜索引擎,打上“體溫計”、“廠家”、“供貨”等複合搜索字樣,結果得來全不費功夫,從搜出的網頁信息中,他輕鬆查到了江蘇某縣儀器廠有體溫計現貨出售。他立即用電子郵件和該廠銷售部取得聯係,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他和廠方達成了購貨意向。此後,他向父母借了2萬多元,按照廠家的要求,使用剛剛開立的工商銀行網上銀行辦理了網上彙款,僅僅幾秒鍾的時間,資金就打到了對方賬戶中。
四天後,廠家用快件發來了1。6萬支普通水銀體溫計和1000支電子體溫計。當時,全市隻有他手中有體溫計現貨,雖然物以稀為貴,但他沒有漫天要價,發不義之財,而是根據自己的進貨成本,每支體溫計適當加價進行銷售。由於他售價合理,產品質量有保障,所以1萬多支體溫計很快銷售一空。他自己賺了2萬塊錢,又為市民防“非典”作了貢獻。
半個月以後,許多人盯上了這個賺錢項目,紛紛效仿小張,想方設法購進大量體溫計,但此時的市場已經“今非昔比”。一是“非典”疫情減輕,購買體溫計的人減少,二是小張的1萬多支體溫計已經使當地市場基本飽和,後來的進貨者因為落後於市場節拍,結果造成了貨物積壓。
初次嚐到了利用信息技術快速尋找商機的甜頭,張力幾乎天天泡在網上研究和分析市場。他看到“非典”過後,人們的健康觀念轉變很大,各大讀書網站上健康類書籍一度名列暢銷書排行榜前列,於是,他利用自己剛剛賺到手的2萬元錢,申請建立了一家健康與教育暢銷書銷售網站,專門經營人們喜歡看的健康類書籍,又讓他猛賺了一筆。
信息,就是這樣的值錢!捕捉信息,實際上也就是捕捉賺錢的機會、成功的機會、成為“中產”的機會。
三、人緣:成為“中產”的資源
沒有錢可以賺到錢,沒有地位可以獲得地位,沒有誠信,你則等於一無所有。
朋友多了路好走
魯濱孫是英國著名小說家笛福《魯濱孫漂流記》中的主人公,雖然他頑強的生活毅力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在現代社交學中,“魯濱孫”這種懼怕社交、逃離人群的人,是很難有所成就的。
有一種看法認為,一個人取得成功的要素有三點:立誌、專業技術、人際關係(以及處世技巧)。而美國著名的企業家與成功學家卡耐基在其《成功之路》的著作中指出:“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隻有15%是由於他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因此,他的基本哲學思想,就是著眼於人的自信心的培養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往、寬容,並汲取了行為科學和心理學的新成果,使人們成為事業成功、家庭幸福、個人快樂的人。
有人曾對美國500家大企業做過研究,發現這些大企業提升行政主管的主要考核標準,便是此人的人際溝通能力。日本企業界在招收新職員時,也把交際能力列為新職員三項必備條件之一。
“中產”不隻表示你有一定的資產,而且也意味著你有成功的事業和受人尊敬的地位。而如果你沒有較好的人緣關係,沒有一定的交際能力,你或許碰運氣可以賺到錢,比如你中了六合彩,成為暴發戶,但你卻無論如何成不了“中產”,因為你的基本素質不合格。
許多高學曆人才,學識淵博,能力較強,但他們就是與人合不來,今天與同事鬧矛盾,明天與客戶鬧別扭,加上自己恃才傲物,一不順心掉頭就走,結果是頻繁跳槽,在哪裏都呆不長久。這樣的人,終究是不可能有很大作為的,要想成為“中產”也很困難。因為不管是誰,也不管他有多大才能,都必須善於與他人相處,與他人溝通,盡量得到他人的支持、配合與幫助,這樣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則的話,什麼事也辦不了。因此,正確處理好人際關係,將有助於鋪平你的成功之路。
有位在事業上頗有建樹的朋友講了一件特別的事情。他的辦公室比入口處稍微低一點,這是他特別設計的。這種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當客人進入辦公室時,他站在較低的客廳裏迎接他們。這是種謙虛的表示法,也是誠意的表現。直到現在,這位朋友經商都非常成功,他認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顧客、下屬、朋友等的鼎力相助。
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必須得到方方麵麵的支持與配合,這就需要有相當良好的人緣關係作基礎,否則的話靠自己單槍匹馬左衝右突,是難以獲得成功的。有一位公司老板,因為不能與人很好溝通,使他的340名職工與他產生了對立情緒,變成了他的敵人,事業的發展因此而受到嚴重的威脅。當他學習了卡耐基的與人交往的技巧後,改善了與職工的關係,使340名敵人很快變成了340名朋友,事業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我們經常會看到大雁排成“人”字或“一”字在天空中飛過。科學家發現,成群的大雁排隊飛行,可以比一隻大雁單獨飛行節省10%甚至更多的體力;另有科學家在風洞中進行試驗,發現成群的大雁飛行,比一隻大雁單獨飛行能多飛72%的距離。人類也是這樣,隻要能跟社會的方方麵麵合作而不是彼此爭鬥,往往能“飛”得更高、更遠、更快。
人是社會的,要想獲得高質量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得到大家的幫助。尤其是作為產生“中產”土壤的白領階層,從事的工作更為複雜,涉及的方方麵麵很多,能否與別人較好地合作,是其事業成敗的關鍵環節。
對於個人而言,如果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首先就要獲得他人的信任。一個人如果學會了如何獲得他人信任的方法,這要比獲得千萬財富更足以自豪。但是,真正懂得獲得人信任的方法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大多數的人都無意中在自己前進的康莊大道上設置了一些障礙,比如有的態度不好,有的缺乏機智,有的不善待人接物,常常使一些有意和他深交的人感到失望。為此,一個有誌於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必須克服一些不良的習慣與性格,盡量拉近與他人的距離,獲得他人的信任。
首先,我們要警惕自己的“優越病”。“優越病”在許多人身上都有表現,在一些具有較高學曆和一定職位的人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主要表現為:自覺高人一等,即使職位不高,也喜歡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個人主義膨脹,隻顧及個人利益、地位和尊嚴,而不顧及下屬與普通員工的利益與尊嚴;傲慢自大,口出狂言,以為自己在一切方麵都能力超凡;言行浮誇,好大喜功,喜歡滔滔不絕地說話,信口開河,好像什麼事都能辦成……“優越病”常常是發作在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前夕,而且發作的速度很快,讓你猝不及防。並且,它毀掉的不是一名創業者,而是一個事業;它毀掉的也往往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
其次,我們要盡量克服不受別人喜歡的幾種習慣。每個人都想表現出自己最佳的形象,或是希望讓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有些人到處受人歡迎,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而有些人則相反,這是為什麼?主要是因為這兩種人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前者的生活習慣較好,而後者的生活習慣則往往令人難以接受。那些不受人歡迎的人,隻要努力調整自己的不良習慣,同樣能給人留下好印象。那麼什麼習慣不好,需要改正呢?一位西方人曾指出過不受別人喜歡的幾種常見習慣:太愛抱怨;從不聽別人的意見;太愛否定別人;顯出無所不知的樣子;輕易對別人發脾氣;對別人依賴性太強;要求太多、太苛刻;太缺乏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