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行為法則(2)(3 / 3)

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人緣越好,事情就越好辦,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朋友多了路好走。欲要成就一番事業,你就要養成與人和諧相處的性格,著力建造良好的人緣關係,這是你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基礎。

關係是一種財富

中國近代有位享有“紅頂商人”之譽的商人叫胡雪岩。他認為自己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有“貴人”相助。

其實胡雪岩所指的“貴人”,就是他周圍的一些親朋好友,他們在關鍵時刻能夠幫助他。

胡雪岩創業之初,想做一筆較大的珠寶生意,需要一大筆錢,找別人借,因為數目太大,都沒有成功。最後胡雪岩找到了他的堂伯。由於胡雪岩平時人緣很好,對堂伯極其尊重,並不時上門問候,給他的堂伯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另一方麵,胡雪岩當時已經嶄露頭角,表現出過人的經商才能。很欣賞他的堂伯是當時富甲一方的茶葉商人,家財萬貫,仗義疏財。當胡雪岩提出自己的要求後,他的堂伯當下就借給他300萬兩銀子,幾乎相當於自己家產的三分之二。

胡雪岩的珠寶生意進行得很順利,按時歸還了借款,並附帶紅利。他自己則淨賺200萬兩銀子,從而給他成為“紅頂商人”鋪下了第一塊基石。

試想,假如他的堂伯不願借給他300萬兩銀子呢?那可是一個人家產的三分之二啊!如果胡雪岩平時鋪墊得不夠呢?誰願意無緣無故把這麼多錢借給他呢?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善於利用社會關係,創造良好的工作與創業環境,是多麼的重要。

現在我們在單位上班也好,創業經商也好,都比古代複雜得多了,它往往涉及到許多的部門與許多的個人,是一個人單純靠自己的力量難以完成的。因此,如何求得他人的幫助,就顯得更為重要。試想,辦工廠也好,開商店也好,你需要借錢,你需要辦各種手續,你需要各種人才……這無一不需要人幫忙。打一個很簡單的比方,你如果火車站有一個熟人,至少訂車票也比別人方便一些。說得雅點,這叫“公關”,說得俗點,這叫“關係”。沒有關係,你聽不到最新的市場信息;沒有關係,你籌措不到需要的資金;沒有關係,你打開不了市場銷路……沒有關係,你很可能樣樣事情都難辦。

但這關係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不是靠行賄,不是靠交酒肉朋友,而在於你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忠誠的態度、助人為樂的行為來營造寬鬆的工作環境,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如果你待人是那樣的奸詐,辦事是那樣的小氣,誰願意與你為友呢?

有些人經常這麼說:我有許多構想足以開創一些新事業,可惜沒錢。其實,要麼是你的構想還未成熟,否則怎麼會不能吸引他人來投資呢?要麼是你人緣不好,否則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借錢給你呢?

能否獲得他人的幫助,與自己的信用程度有很大的關係。有信用的人,自然容易獲得他人的幫助。那麼,怎樣檢驗自己的信用程度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向你認識的親友每人借1萬元,如此,從同意借你1萬元人數的多寡,就可能猜測出你的信用程度。如果你以這種方式可以借到20萬元,那麼就證明你已有20人的信用,如果你可以借到50萬元,大概你就有50人的信用了。而對於你來說,償還能力越佳,支持你的親友越多。當然,所謂的信用也不完全建立在還債能力方麵。例如有些親友願意借你錢,也許是對你的能力有信心,所以在事先雖然覺悟到這筆錢可能會泡湯,但還是將錢借給你。有幸如此的話,你要創業也就不會太難了!

能獲得他人的資金幫助還隻是一個方麵,最重要的是能獲得他人的智慧幫助。古人有雲:“下君之策盡己之能,中君之策盡人之力,上君之策盡人之智。”台灣石化集團的創建人王永慶白手起家,他經營下的台塑集團不但雄踞台灣同類企業之首,亦是世界最大的石化企業之一。王永慶能夠在40多年時間由“窮光蛋”變成台灣最富有者之一,關鍵在於善用“盡人之智”的上君策略。王永慶創辦台塑工業時,自己不但沒有這方麵的專業知識,而且文化隻有小學學曆,但他卻不斷使自己的企業開發出高科技產品,秘訣何在?在於他手下有一批具有才智的專家,王永慶除了給這些有真才實學的人豐厚的待遇外,還經常送他們到國外考察和進修,更新他們的知識,增進他們的才幹。

任何人都不可能樣樣都有,也不可能樣樣精通,這就意味著任何人都不可能不需要別人的幫助。而如何獲得他人的真心幫助,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有的人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需要利用人家時就去與人家套近乎,這樣的人過於現實,過於功利,顯然難獲真情。隻有那些平時以誠待人的人,他們才會獲得他人的真心幫助。

讓人信任是一種資本

阿瑟·因佩拉托雷·新澤西,是曼哈頓航運線的老板兼A-P-T卡車運輸公司的總裁。當別人詢問他成功的秘訣時,他毫不猶豫地吐出兩個字——誠實!他常常給人講他那個關於15美分的故事——

“我10歲那年正是經濟大蕭條時期的1935年,我在一輛大運貨卡車上工作,每天要向100家商店遞送特別食品,幹12小時的工作隻能掙一個三明治、一杯飲料和50美分。在沒有食品遞送的日子裏,我在街角的一個糖果店工作。一天,我在桌底下拾到15美分,並把它交給了老板。老板扶著我的雙肩承認,錢是他故意放在那兒的,以此考察我是否值得信任。後來,我一直為他工作到上完高中,我知道是我的誠實使我在美國經濟最困難的時期保住了自己的工作。”

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講誠守信,反映了中華民族的道德品質和崇高追求。在西方,有的心理學家曾就人際交往中的“喜歡與吸引”作過專項測試,結果表明,在550個描寫人的形容詞中,得分最高的8個形容詞就有6個與“誠信”有關,如真誠的、誠實的、忠實的、真實的、信得過、可靠的。由此可見,無論東西方,都將“誠信”視為人的美德。誠實、守諾言,是人類對自己的基本要求,也是成就事業的基本原則。

《後漢書》記載的公沙穆賣豬的故事,就反映了我國人民對誠信品質的頌揚和讚美。一天,公沙穆叫人到集市上去賣他養的豬。他對賣豬的人說:“如果豬要出售,應當告訴買豬的人,豬已經生病,要降低價格,不能說沒有病,欺騙人,獲取高的價錢。”賣豬的人到市場上出售,沒講豬病了,賣得了高價錢。公沙穆感到很奇怪,問明了原因,他立即帶著一半的錢去追趕買豬的人,並還給他錢,告訴他說:“豬確實有病,要低價賣;不料賣豬的欺騙了你,取了較貴的價錢。”買豬的人說買賣是私人之間的約定,不肯拿公沙穆的錢。公沙穆始終不肯,執意留下錢而離去。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我國人民曆來就有以誠信不欺來衡量人的品質的傳統。

誠信,這一被孔子視為人類恒常不變的美德,早已為現代成功學所認同。無論是東方或西方,都將誠信視為成功者必備的基本品德。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崗位需要招人,先後來了四位應聘者。在招聘條件一欄中,有一項條件是必須具備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前三位應聘者都稱自己有類似的工作經驗,但麵對應聘者的考問,很快顯示出自己對這一行的無知。最後來了一位青年,他坦率地對招聘者說,自己不具備這方麵的工作經驗,但對這項工作很感興趣,並且有信心經過短暫的實踐後,能夠勝任它。招聘者毫不猶豫地錄用了他。此後他和那個招聘者曾經有過一段對話,招聘者問,很多求職的人在介紹自己的情況時都不誠實,你為什麼能夠誠實相告呢?他說小時候有一次他撿了錢,奶奶問他,他撒了謊。奶奶朝他的屁股上重重地打了一下,然後告誡他:“窮不可怕,隻要你誠實,你就有救!”他永遠記得奶奶說的這句話。試想一個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隻能依靠欺騙來獲得眾人信任的人,他能行得遠嗎?

誠實比一切智謀都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原因是它能獲得人們的信任,而讓人信任,是人生最大的資本,它比所有的財富都值錢,比所有的智謀都寶貴。

有這樣一位推銷員,在推銷某種商品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擁有了相當大一批客戶。就在這時,他偶然發現自己推銷的商品比其他人賣的同一種商品價格高出不少,此時,他矛盾了。如果把真相告訴客戶,很可能會失去一大批顧客,因為誰願意買貴不買廉呢?這就會使自己的推銷業績直線下落。但是,如果向客戶隱瞞真相,雖然能暫時保住業績,而一旦客戶了解了這一情況,從此就會對他失去信任。作為一個推銷員來說,沒有什麼比失去信任更可悲的了。經過這樣一番思考,他立即專程跑到各個客戶的家中,把事情的真相原原本本地向客戶進行了說明,並說:“如果您不滿意的話,您可以退貨。”絕大多數客戶都被他的真誠所感動,不僅無一人要求退貨,而且都成了他的長期客戶。這位推銷員靠誠實不僅獲得了信任,而且還獲得了另外更大的一筆訂單。

俗話說:“百金買名,千金買譽”,這說明信譽是多麼的重要。無論是經商創業還是為人處世,都必須以誠實為本,否則的話,則得不到別人的信任。不受別人信任的人是一事難成的,不受別人信任的企業是難以立足的。這是被大量事實所證實了的基本規律。

有這樣一個例子。有家玩具廠的產品打開了日本市場,賺了不少錢。但是,不久後,由於玩具的充填材料缺貨,廠方便購買一些質量略次的材料,從外表上看與以前是沒有區別的。但這些充填物被日本客商發現後,他們提出退貨。當時廠方還不以為然,認為這些充填物根本不會影響產品質量,消費者更不會拆開玩具去看。但日本客商根本不同意,他們說:“合同裏規定應該用那種充填物,就不應該用其他質量次的材料代替。我們如果把這樣的產品銷到日本,消費者發現了,他們不會原諒我們,不僅不會買這種產品,而且連公司所有的產品都會被拒絕購買。”結果那些玩具全部被退了回來,玩具廠重新拆開加工,僅此一項玩具廠就損失了50多萬元。

重新加工好的產品出來後,日本人提出要改變檢驗辦法,而且提高了抽查比率,並派了一位管理人員進駐玩具廠,監督整個生產檢驗過程。廠方覺得這是小題大做,但日本客商堅定地說:“我們已不是合作夥伴,我們所做的不過是在履行最後兩個月的合同,保證這兩個月的產品質量。”廠方這才覺得事態嚴重,多次道歉並和他們協商,保證再也不會發生這種事了。但已沒有用了,日本客商解釋說:“在日本,你隻要欺騙別人一次,別人就不會再和你打交道了,每個人都隻有一次機會,沒有人會相信你以後會怎樣。”

日本人的“你隻有一次機會”似乎不近情理,但仔細想來,在商品市場上,這是保證交易公正、公平和誠信的一個很好的辦法。

你可以沒有錢,可以沒有地位,但你不能沒有誠信,因為這是你的最大資本。沒有錢可以賺到錢,沒有地位可以獲得地位,沒有誠信,你則等於一無所有。一個缺乏誠信的人,注定也是一個不受人信任的人,而失去了別人的信任,你還能在社會上立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