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為什麼常出現便秘

有學者臨床統計6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有便秘症狀者達472人,占總人數的73%,在臨床上也發現,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常常出現便秘症狀,前列腺增生與便秘有無直接聯係呢?

(1)中醫學觀點腎司二便,而前列腺肥大又屬老年病,年老則體質衰弱,均有不同程度的腎虛,若偏腎陰不足,陰液虧損無以滋潤腸腑,則大便幹結難下;若偏腎氣不足,腸腑傳導無力,則大便雖不甚幹結,但排出也較費勁。大便幹結,濁氣不下,反過來又影響膀胱氣化功能,使小便排泄不暢;久病多瘀,增生的前列腺長期壓迫和刺激周圍器官,也可使腸腑糟粕排泄不利,形成便秘。

(2)西醫觀點老年人腸壁的神經節少,腸蠕動減慢,容易造成便秘。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為中老年人,常常本身就存在便秘。

因前列腺肥大患者排尿困難與便秘,常常互為因果,加重病情。所以在治療上,既要通利小便,又要使大便通暢,臨床上常見大便通,小便方可通利,故通利大便成為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

“小雞蛋大蛋黃”是什麼意思

正常前列腺如板栗大小(4厘米×3厘米×2厘米),腺體分為周邊區,中央區及移行區,前二者占95%,後者占5%,前列腺增生時,其增生部分為尿道周圍的移行區,將周邊區及中央區壓扁形成一假性包膜,增生的前列腺大小如同小雞蛋,而增生的移行區部分則構成小雞蛋之大蛋黃。

亞洲人的前列腺體積相對較小,移行區指數較高。前列腺移行區增生後,前列腺總體的體積常常並無明顯增大,但移行區的增生卻非常明顯,對尿道的壓迫也非常明顯,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狀也非常明顯,故用“小雞蛋大蛋黃”來形容亞洲人增生的前列腺更為貼切。

如何診斷前列腺增生症

由於前列腺增生症時,前列腺的體積、梗阻程度、增生症狀的三環關係,有時單單依據一或兩個方麵很難做出正確診斷,必須多方麵結合進行分析,綜合分析以得出確切診斷。臨床上主要從病史及l-PSS、QOL評分、體格檢查(直腸指診)、尿常規、血清PSA、超聲檢查(包括殘餘尿量測定)、尿流率等進行診斷。

(1)病史和症狀病史和症狀是診斷的最主要依據。50歲以上的男性有進行性排尿困難、尿頻、夜尿增多等現象時,均應懷疑有前列腺增生症的可能,老年患者有膀胱炎、膀胱結石和腎功能不全、腹股溝疝時,雖無明顯排尿困難,也須注意有無前列腺增生。

(2)直腸指診直腸指診為簡單而重要的前列腺增生症的診斷方法,應在膀胱排空後進行。要注意前列腺的解剖界限、大小、質地。前列腺增生時,腺體可在長度或寬度上增大,或二者均有增大,表麵光滑,邊緣清楚,質地為中等硬度而有彈性,中央溝變淺或消失。直腸指診如發現前列腺上有可疑硬結,應行針吸細胞學檢查,或取活體組織檢查,以排除前列腺癌。同時應注意肛門括約肌收縮功能,有助於與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鑒別。

(3)輔助檢查常需進行的輔助檢查有殘餘尿測定、尿流率檢查、膀胱鏡檢查、泌尿係造影、B超及CT和磁共振成像等。通過這些檢查,可以判斷前列腺形態、結構,測定前列腺體積和重量,了解梗阻程度,有無並發症,並提供鑒別診斷資料。

通過直腸前列腺指檢能判斷前列腺增生的程度嗎

直腸前列腺指檢是臨床判斷前列腺增生的程度的最簡易和必須進行的檢查方法。正常前列腺可捫及中央溝和兩側側溝,手指能超過前列腺底部,可用以下不同方法描述前列腺增大的程度。

(1)王以敬等提出簡易診斷標準正常前列腺為栗子大小,若達鴿蛋大為+;如雞蛋大為++;如鴨蛋大為+++;再大為++++。這種方法雖然簡易,但缺乏標準,因為其參照物的大小不恒定。

(2)1985年,Rous提出直腸指診前列腺大小分度及估重法Ⅰ度,腺體大小達正常2倍,估重為20~25克;Ⅱ度,腺體為正常2~3倍,中央溝可能消失,估重為25~50克:Ⅲ度,腺體為正常3~4倍,指診剛能觸及前列腺底部,中央溝消失,估重為50~75克;Ⅳ度:腺體超過正常4倍,指診已不能觸及腺體底部,一側或兩側側溝消失,估重為75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