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促性腺釋放激素類似物(LHRH-A):是藥物睾丸切除,其作用原理是抑製垂體分泌黃體生成激素,使睾酮和雙氫睾酮都降低,可以使前列腺縮小25%~30%,但有陽痿、骨密度降低等並發症,臨床上基本不用。

⑨孕酮製劑:多種孕酮製劑曾用於治療前列腺增生。其作用原理是抑製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降低睾酮和雙氫睾酮水平,抑製前列腺內雄激素受體。有報道可改善排尿症狀,但缺乏客觀的有效的證明,加上可引起陽痿,臨床上基本不用。

(3)雄激素受體拮抗藥非類固醇抗雄性激素製劑,如氟他胺,可以與睾酮和雙氫睾酮爭奪雄激素受體。對促性腺激素無抑製作用,血清睾酮水平無改變,因阻斷雄激素受體,有時睾酮水平反有上升。治療後可以使症狀改善,部分出現前列腺縮小。該藥不影響性欲和勃起,對心血管影響極微,但可以有乳腺脹痛、胃腸道不適、肝毒性等並發症。

(4)5-α還原酶抑製藥在激素治療中,目前僅5-α還原酶抑製藥是安全有效的前列腺增生治療藥物,最為重要,如非那雄胺(商品名保列治、愛普列特)。目前進入臨床研究的5-α還原酶抑製藥還有妥羅甾胺,MK-0963等。

(5)植物藥和其他藥物植物藥包括星形花根、棕櫚西米果、非洲李子樹皮、花粉提取物、南瓜子、紫花球根、歐洲山楊葉等,在歐洲應用較廣。但藥物的作用機製還不清楚,療效還待進一步研究。

α受體阻滯藥治療前列腺增生症的機製是什麼

前列腺增生症引起膀胱出口梗阻,其梗阻可分為靜力(機械)性和動力性因素。增大的前列腺引起的梗阻是機械性因素,平滑肌的張力是梗阻的動力性因素。前列腺增生時,前列腺組織中基質與上皮的比率增高,由正常的2:1增至5:1,且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平滑肌占間質成分的百分比也明顯高於正常前列腺組織,約占前列腺總體積的39%,占基質的51%。前列腺腺體、前列腺包膜和膀胱頸均含有豐富的α受體,它控製平滑肌的收縮。前列腺結節及包膜內的平滑肌對α受體刺激的反應性收縮,引起局部緊張度上升,壓迫尿道引起梗阻。應用α受體阻滯藥,可阻斷α受體對平滑肌的刺激,使平滑肌鬆弛,從而減少尿道阻力,進而消除或減少尿道梗阻的動力因素。

自1973年Rax發現前列腺存在α受體後,非選擇性的α受體阻滯藥(酚苄明,又名竹林胺)應用於臨床,它可同時阻滯和α2受體,阻滯後者可引起血壓的下降。以後的研究發現α受體主要分為α1和α2兩種,前列腺平滑肌的收縮是經α1受體調節的,於是又有了選擇性α1受體阻滯藥,如特拉唑嗪(terazosin),商品名高特靈。特拉唑嗪為α1受體長效阻滯藥,其療效,作用時間均超過了非選擇性α受體阻滯藥,且不良反應亦較輕,但仍要警惕直立性低血壓的可能,故以晚上睡前服為佳,每次2毫克。1994年國際藥理聯合會受體命名或藥物分類委員會將α1受體分為α1A、α1B、α1D三種亞型,進一步研究證實,可刺激離體後的前列腺平滑肌產生強烈的收縮。前列腺腺體、前列腺包膜和膀胱頸存在的α1受體90%以上是α1A,於是超選擇性α受體阻滯藥出現,鹽酸坦索羅辛(tamsulosin)(商品名哈樂),用法:02毫克,每晚1次。

5-α還原酶抑製藥治療前列腺增生症有何特點

有學者對多米尼亞共和國的79個家族的47名外陰及尿道發育異常的男性患者進行觀察,發現這類患者在兒童時陰莖小,類似陰蒂,陰囊類似陰唇,但卻可捫到下降不全的睾丸。至青春期,外陰發育如常人,男性性征顯著,但前列腺不發育。血清睾酮輕度升高,而雙氫睾酮則顯著下降。經研究證實,這類人先天性缺乏5-α還原酶,不能將睾丸酮轉化為雙氫睾酮,因而導致前列腺不能正常發育。5-α還原酶抑製藥通過阻斷睾丸酮轉變為雙氫睾酮,降低前列腺內雙氫睾酮含量,從而達到治療前列腺增生的目的。目前臨床廣泛應用的是非那雄胺,為5-α還原酶Ⅱ型抑製藥,其化學成分為非那甾胺,在臨床上應用有以下特點。

(1)顯效慢,遠期效果好5-α還原酶抑製藥能縮小前列腺體積,提高最大尿流率,改善臨床症狀,提高生活質量。而要達到這些目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一般需半年才顯效,需服用4年。據報道,其遠期效果至少維持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