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那雄胺可抑製血漿中的雙氫睾酮水平而不影響睾酮水平。有研究顯示,單次給予5~40毫克就可使血漿雙氫睾酮水平下降約65%,而前列腺內的雙氫睾酮水平則可下降80%~90%,而前列腺內的睾酮水平則增加7倍。由於5-α還原酶抑製藥不影響血漿內睾酮水平,因此對正常性活動及性欲均無明顯影響。

(2)PLESS4年多的研究發現在研究的第一年中,服用非那雄胺的患者81%發生陽痿,而用安慰劑的患者為37%;性欲降低者為64%:34%;射精障礙為08%:01%;射精量減少為37%:08%。在研究的第二至第四年中,兩個治療組間這四種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沒有明顯差異。第二至四年的累積發生率:陽痿(非那雄胺515%:安慰劑51%);性欲降低(26%:26%);射精障礙(02%:01%)。射精量減少(15%:05%)。

在為期一年,安慰劑對照的Ⅲ期臨床研究以及五年延長期(853名患者延長治療至5~6年)的研究中,新出現的與藥物有關的性功能方麵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隨治療時間的延長而降低。

為什麼不主張應用雌激素治療前列腺增生症

過去認為,雌激素可以拮抗男性雄激素,因而減少睾酮向雙氫睾酮的轉化,使已增生的前列腺組織逐漸萎縮、變小,因而將之用於治療前列腺增生症,但進一步的研究逐步否定了雌激素在治療前列腺增生症方麵的作用。

(1)研究顯示,在前列腺最初的間質增生時,雄激素的作用是主要的。雌激素可增加前列腺的雄激素受體,應用雌激素後,前列腺內雙氫睾酮(DHT)增高,故反可促使前列腺增生。在前列腺增生的過程中,雌激素雄激素具有協同作用。因此,可以認為雌激素不能治療前列腺增生症。

(2)雌激素可刺激基質增生,還可以促進膀胱頸部平滑肌α受體的興奮,不利於下尿路梗阻的解除。

(3)臨床研究顯示,在患者使用過雌激素以後,最終仍進行手術摘除的前列腺標本並未縮小。

(4)長期使用雌激素還將增加心血管的並發症,而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大多數是中老年人,他們易患心血管疾病,或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故不宜長期應用雌激素。

如何評價前列腺增生症的藥物治療效果

以往對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療主要從泌尿外科醫生的觀點出發,強調減輕膀胱出口的梗阻,然而,近年來對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療的主要目標已逐步轉向征求患者的意見,以改善生活質量為目的。因而,臨床上對前列腺增生症藥物治療的療效判斷應相應的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改善症狀,減少尿瀦留的危險性。

(2)減少前列腺增生症相關手術的危險性。

(3)縮小前列腺體積。

(4)改善生活質量生活質量可通過問卷調查表的方式進行評估,如國際前列腺增生症症狀評分(I-PSS)和生活質量指數(QOL)。

(5)由於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狀可以時輕時重,安慰劑可減輕50%的自覺症狀,20%的客觀指標可以改善。因而在判斷前列腺增生症藥物治療的療效時,更要強調雙盲和隨機。

當然,科研時,應遵循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前列腺谘詢委員會製定的臨床研究標準和療效標準進行評價。

外科手術是治療前列腺增生症的最理想方法

外科手術至今仍是治療前列腺增生症的最理想方法。國外前列腺增生症外科手術治療占所有治療患者的75%,充分說明了手術在前列腺增生症治療中所占的地位。手術方法包括經不同途徑的開放手術及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之所以外科手術至今仍是治療前列腺增生症的最理想方法,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麵。

(1)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夠滿意目前的藥物主要有α-受體阻滯藥、5-α還原酶抑製藥、激素類藥物、抗膽固醇類藥物及植物藥(包括中藥)等。目前盡管各種治療前列腺增生症的藥物不斷麵世,但在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未最終明了前,這些藥物都僅能在某些方麵起治療作用,如緩解排尿困難症狀、部分逆轉前列腺增生的進程或控製其發展。因而藥物治療尚難以對前列腺增生症進行根治性的治療。

(2)經尿道前列腺增生的熱療及冷凍治療等,遠期療效不理想,現已很少應用。

(3)其他的一些輕微侵入性物理技術治療如擴張(氣囊、金屬擴張器)、支架等,療效尚待時間驗證,且價格和技術要求高,尚難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