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辛溫補陽
韭菜最適宜於腎陽不足型前列腺患者食用。古代不少著名詩人的詩句中都提到過韭菜,如唐代詩人杜甫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梁”、宋代詩人蘇軾的“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可見韭菜自古以來就受到我國人民的喜愛和重視。但鮮為人知的是韭菜還是一味傳統的中藥,自古以來廣為應用。中醫認為,韭菜為辛溫補陽之品,能溫補肝腎。因此在民間有“起陽草”之稱,可與現今的“偉哥”媲美。韭菜還具有其他藥用價值,《本草拾遺》中寫道:“韭菜溫中下氣,補虛,調和髒腑,令人能食,益陽。”《本草綱目》又說,韭菜補肝及命門,治小便頻數、遺尿等。現代中醫發現韭菜對腎陽虛衰型前列腺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中醫認為,韭菜籽也有固精、助陽、補腎、治帶、暖腰膝等作用,適用於陽痿、遺精、多尿等疾患。韭菜籽研粉,每天早晚各服15克,開水送服,對治療前列腺疾病同樣有效。
食用方法:三七5克,鮮蝦仁100克,雞蛋1個,韭菜300克,鹽適量。鮮蝦仁加入水澱粉,鹽水少許,打入雞蛋,放進三七粉攪拌均勻,入油鍋中炒變色,倒入切好的韭菜,加鹽炒熟即可。佐餐服食,可常吃。適宜於腎陽不足型前列腺肥大症。
麻雀肉——壯陽益精暖腰膝
麻雀肉最宜於腎陽不足型前列腺病患者食用。麻雀肉性甘、溫,入腎、膀胱經。麻雀肉具有壯陽益精、暖腰膝、縮尿的作用,可以煨食或煎湯。據《食物秘方》記載,雀肉能“補五髒,益精髓,暖腰膝,起陽道,縮小便,又治婦人血崩帶下”。由於雀肉大熱,春夏季及患有各種熱證、炎症者不宜食用。中醫認為,雀肉能補陰精,是壯陽益精的佳品,適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勃起功能障礙、前列腺增生、腎虛腰痛、小便頻數及補五髒之氣不足。雀肉燒熟食或酒浸飲,有溫陽作用。研究發現,麻雀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這些都對陽虛、勃起功能障礙、早泄、前列腺增生等問題有較好療效。
食療方法:
(1)麻雀2隻,粳米250克。將麻雀去毛及腸雜,粳米洗淨,加水煮粥,待熟後酌加食鹽食用。
(2)麻雀10隻,蔥白5根,黃酒50克。將洗淨的麻雀加薑汁、醬油醃漬10分鍾後放入六成熱的油鍋內翻炒,再加黃酒、鹽、水和蔥白段,用小火燜煮40~60分鍾,起鍋前加少許糖、味精,將湯汁收濃後即可食用。可輔治前列腺肥大,小便頻數者。
羊肉——強身壯體
羊肉最宜於腎陽不足型前列腺患者食用,這是因為羊肉是民間常用的壯陽滋補食物。早在1800年前,醫聖張仲景就將當歸生薑羊肉湯歸為食療方劑,載入《金匱要略》。而《本草拾遺》更是將羊肉與人參相提並論,認為它是溫補、強身、壯體的肉類上品。現代營養學也證實,羊肉不僅營養豐富,還含有微量性激素,的確有壯陽作用。日常生活中我們吃得最多的是綿羊肉。它脂肪含量多,口感細膩,屬於熱性,能增強身體禦寒能力,適合產婦、患者食用。偶爾嚐鮮時,有些人還愛吃山羊肉,這類羊肉膽固醇含量低,可以起到防止血管硬化以及預防心髒病的作用,特別適合高脂血症患者和老人食用。但是,山羊肉屬涼性,患者最好少吃,吃了以後也要忌口,最好不要再吃涼性的食物和瓜果等。羊肉適合清燉、燜煮、煨湯,當歸生薑羊肉湯、蓯蓉羊肉粥、附片枸杞燉羊肉、蘿卜羊肉湯自古就是益腎壯陽的良方。
食療方法:肉蓯蓉10~15克,精羊肉60克,粳米60克,蔥白2莖,生薑3片,鹽少許。分別將肉蓯蓉、羊肉洗淨,切細,先煎肉蓯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數沸後,加入調味品食用。適用於前列腺疾病引起的滑精頻作,麵色蒼白,氣短神疲,形寒肢冷,腰脊酸痛,舌淡、脈沉溺無力。具有溫補腎陽,固澀關精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