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低處做起,就要懂得放低自己。為人趾高氣揚,飛揚跋扈,肯定會遭到他人的厭惡,也沒有人願意和這樣的交朋友。做人不可高調,觸犯了這條法則,無異於惹火上身,種下禍根。隻有低調處世,才能站穩腳跟,進而成就自己的一番大業。看那些成功的人,往往不會恃才自傲,反而表現得平易謙遜,懂得低調處事的重要性,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想走到高處,先學會低頭
低姿態做人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人生的智慧。你可能也會有這樣一種體會:越是能夠把自己的位置擺得比別人低的人,你越是喜歡找出他的優點;越是把自己看得了不起,孤傲自大的人,你越會瞧不起他,喜歡找出他的缺點。這就是低姿態做人的好處。所以,平時你要謙遜地對待別人,這樣才能博得他的支持,為你的事業奠定基礎。當你以低姿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做事時,就能減少一些衝突,還容易被他人接受。即使你發現自己有錯時,也很少會出現難堪的局麵。
想要在事業上一展才華的人,要記得時機沒有成熟之前,千萬別鋒芒太露。仔細看看周圍的年長同事,他們常與你完全相反。“和光同塵”毫無棱角,言語若此,行動亦然,好像個個都是庸才,誰知他們的才,頗有高於你者;好像個個都很訥言,誰知其中頗有善辯者;好像個個都無大誌,誰知是頗有雄才大略而暫時雌伏者。
但是他們卻不肯在言語上露鋒芒,在行動上露鋒芒,這是什麼道理?因為他們有所顧忌,言語帶鋒,便要得罪人,被得罪了的人便成為將來上升的阻力,成為未來成功的破壞者;行動帶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會成為阻力。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或你的破壞者,在這種情形下,你的立足點都沒有了,哪裏還能實現你揚名立身的目的?
柯金斯在擔任福特汽車公司經理時,有一天晚上,公司因有十分緊急的事,要發通告信給所有的營業處,所以需要全體職工協助。當柯金斯安排一個做書記員的下屬去幫助套信封時,那個年輕職員傲慢地說:“那有礙我的身份,我不幹,我到公司裏來不是做套信封工作的。”
聽了這話,柯金斯一下就憤怒了,但他平靜地說:“既然做這件事是對你的侮辱,那就請你另謀高就吧!”於是那個青年一怒之下就離開了福特公司。但因為他仍聽不進別人的話,所以他跑了很多地方,換了好幾份工作都覺得很不滿意。他終於知道了自己的過錯,於是又找到柯金斯,誠摯地說:“我在外麵經曆了許多事情,經曆得越多,越覺得我那天的行為錯了。因此,我想回到這裏工作,您還肯任用我嗎?”“當然可以,”柯金斯說,“因為你現在已經能聽取別人的建議了。”
進入福特公司後,那個青年變成了一個很謙遜的人,不再因取得成績而驕傲自滿,並且經常虛心地向別人請教問題。這樣放低自己的態度最終扳回了以前他人對他的成見,也讓上司對他重用起來。
越是有涵養、穩重的成功人士,態度越謙和。隻有那些淺薄地自以為有所成就的人才會驕傲。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說:“當我從事的石油事業蒸蒸日上時,我晚上睡前總會拍拍自己的額角說:‘如今你的成就還是微乎其微!以後路途仍多險阻,若稍一失足,就會前功盡棄,勿讓自滿的意念侵吞你的腦袋,當心!當心!’”這就是告誡人們要低姿態做人,尤其是稍有成就時應格外小心,不要忘了本來麵目。
低調為高標的起點
你可以在心中給自己一個較高的定位,但在具體地為人處事時,如果你降低姿態,你就會發現人性中那一麵麵光輝的心靈之鏡都願意照亮你前行的路。你可以有自己的高標追求、高標處世之風,但低調做人,不彰顯自己的優勢才可能像一棵樹一樣,用根係從更低更深處吸取養料,讓樹莖和樹冠向更高、更輝煌的地方延伸。如果你隻顧讓自己人性的樹冠長得蓬蓬勃勃,枝繁葉茂,而忘記了那些可以供給你養料的大地,你的根係就會萎縮,隻要有風吹浪打,你這棵樹定會搖搖欲墜,無法立足。所以,低調做人是高標生存的起點。
“臥薪嚐膽”的故事也許人們早已爛熟於心,其實,這何嚐不是一個低調做人的典範,不是一個重新確立自己的處世姿態並從低基點起步的案例。在夫差麵前勾踐如若不低調,恐怕早已成為刀下之鬼。那時的勾踐用低調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回到越國之後,如果他忘記了低調,怎麼能讓自己的國家再次休養生息,日益強大,最終可以與吳王對壘?勾踐的再次起立是低調和高標的統一。這就是成功人士的立身原則。
要學會把自己的姿態擺得比別人低,讓自己的心誌站得比別人都高。前者是低調做人的訓誨,後者是進入高標生存境界的必然。為自己設定高遠的目標,嚴格要求自己,從小處著手,從低處起步,這樣一點一滴地做起來,才能使自己走出壯美的人生。高標是成功的必然要求,而低調做人則是規避失敗的韜晦手段。所以,高標處世和低調做人並非一對矛盾,而是一脈相承、互為表裏、相得益彰的。
低調的人生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風度、一種隻有少數人才能有的情懷。以低調入世者,因為具備了人性中最具光輝的人格魅力,而頗能伸縮自如,避重就輕。那張永不驕慢、張揚、賣弄的臉讓人感到親切無比,那種平淡、優雅、從容的舉止讓人樂與為伍。因此,即使他們一時有難身邊也不乏援手。所以,他們的生存之路因為有了這些所以走得遊刃有餘,光輝燦爛。
孟買佛學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學院之一。這所佛學院之所以著名,除了它的建院曆史久遠、培養出了許多著名的學者之外,還有一個特點是其他佛學院所沒有的。這是一個極其微小的細節,但是,所有進入過這裏的人,當他再出來的時候,幾乎無一例外地承認,正是這個細節使他們頓悟,正是這個細節讓他們受益無窮。
原來孟買佛學院在它的正門一側,又開了一個小門,這個小門隻有一米五高,一個成年人要想過去必須要低頭而過,否則就隻能碰壁了。
這正是孟買佛學院給它的學生上的第一堂課。所有新來的人,教師都會引導他到這個小門旁,讓他進出一次。很顯然,所有的人都是低頭彎腰進出的,盡管有失禮儀和風度,但是卻可以使人有所領悟。教師說,大門當然出入方便,而且能夠讓一個人很體麵很有風度地出入。但是,有很多時候,我們要出入的地方並不都是有著壯觀的大門的。這個時候,隻有暫時放下尊貴和體麵的人,才能夠出入。否則,有很多時候,你就隻能被擋在院牆之外了。
佛學院的教師告訴他們的學生,佛家的哲學就在這個小門裏,人生的哲學也在這個小門裏,尤其是通向這個小門的路上,幾乎是沒有寬闊的大門的,所有的門都是需要彎腰低頭才可以進去。
要使自己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風順,少遇挫折,彎腰、低頭是最好的入世方式,對每個人來說這都是一門必不可少的人生功課。而低調做人正是一種必修的人生功課。
無論順境、逆境,低調一點終歸沒有害處。倘若你還未學會低頭、彎腰通過人生的那道門,碰壁就在所難免。而當你在碰壁了之後才學會彎腰、低頭,隻怕通過的時候也已錯過了最好的境遇。因此,不要等到吃虧了才知道該長一智。
將對方的位置擺得比自己高一點
在工作中,當我們遇到一些不甚嚴重的矛盾糾葛時,一定要學會“太極功夫”。別人打過來你讓一下,隨後再順勢不輕不重地送回去,留有餘地。如果在這時候“長衫一摜,露出短打”,逞一時匹夫之勇,把事情搞得沒有任何回旋餘地,其實也是斷了自己的後路。這種做法往往還會被其他旁觀者視為初出茅廬之舉,屬於不穩重之流,氣數不長。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有時甚至不是是非問題、利益問題,而是麵子問題。把事情做得極端,不給麵子,就如當眾打對方一個耳光。這有時甚至比騙別人100萬元還要令對方記恨。
在工作上打交道的各色人們,打交道的目的、期望值等也各不相同。人與人之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還得講究聽“弦外之音”。各懷心機的兩個人初次打交道,為了盡可能地避免風險,能否從對方的言語中體察到他的真實想法,便成為一件重要的事。在商場與人交手時,如果對方的態度並沒有直接表達出來,而你已將其想法完全掌握,並提前辦妥擺平,這就給足了對方麵子,你的生意想不順都不行。
在人與人交往中,學會給別人麵子。無論是“太極功夫”也罷,還是善解人意也罷,關鍵在於戰勝自己的虛榮心、麵子觀念。要做到“我沒麵子,別人有麵子”,而這種處世的實質就是友善處事、真誠待人。
把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強加給別人,隻能把關係搞僵,所以古話說,“己所不欲,勿施與人。”聰明人在與其他人打交道時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每個人都難免有些小缺點:一個有進取意誌敢冒風險的人,難免處世不周;一個敢於奮爭不畏艱難的人,難免自以為是;一個有膽識、行事果斷的人,很有可能失之武斷,等等。別人看得清楚,自己卻往往不會注意,因為人們常有這樣的通病——自我意識過強、不能正視自己,這也是人際關係中的頭號大敵。
美國心理學家杜拉克曾告誡人們:“所謂‘全人’,或者所謂‘成熟的個性’,事實上忽略了人最特殊的卓越性。因為人僅能在某一個領域,最多也僅能在兩三個領域之中達到卓越。在激烈的競爭中,個性越突出,也就越容易遭受挫折。”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師徒兩人在山中說禪。
徒弟問:“剛好?柔好?”
師傅反問:“舌頭硬?牙齒硬?”
徒弟答:“當然是牙齒。”
師傅張大嘴巴道:“我的牙齒都掉光了,但舌頭仍在。”
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為成功人士,往往先是其獨特的思維、超凡的個性,其次才是行動。使他要麼從一文不名到資產萬貫,要麼準確審時度勢,搏擊商海潮流。而隨之而來的強烈的自我意識,往往使他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社會環境的製約因素。他們喜歡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人,對別人的忠告卻聽不進去。這樣的人在與其他人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無非是狂妄自大、孤傲自居、不易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