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公司從注冊那一天開始,就如同一個初生的嬰兒一樣,從蹣跚學步、牙牙學語,再到健步如飛、語言流暢,這中間公司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不斷成長。
那麼,我們每一位員工從進入公司的那一刻開始,是否也在逐漸進步呢?認真回顧一下:我們的專業技能是否比剛進來時更嫻熟了?我們的工作態度是否比從前更端正?
南方公司化驗員蒙莫寧在2005年剛到公司時,工資僅僅是800元,跟她一起進公司的幾個同學都嫌工資低,而紛紛跳槽了,但蒙莫寧堅持留了下來。隨著這幾年公司不斷發展壯大,蒙莫寧的收入也翻了幾番。她說,現在她的工資已經漲到了4000元,而且年底還有獎金,加起來年收入差不多有6萬元。
這源於多年來南方公司的發展變化。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南方公司逐漸認識到,員工是企業的根本。隻有不斷提高員工收入,員工才能有幹勁,企業才會有活力。
在工資收入分配設計上,南方公司按基本工資動靜結合的工資浮動機製。靜態就是確定員工的基本工資,動態則按照所在崗位績效進行按勞分配進行浮動。前者主要為員工穩定收入著想,後者在於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鼓勵員工節約成本,多作貢獻。
毋庸置疑,蒙莫寧工資的進一步提高和自己的努力奮鬥也息息相關。她因為工作積極、吃苦耐勞,對公司的貢獻大、業績好,使她成為企業一線崗位上標兵模範,年底獲得的分紅總比相同崗位的同事多一些。
無論你擁有怎樣的學曆、從事怎樣的工作,隻要你的行為和態度切實推動了公司的發展,那麼公司就一定會給予你相應的回報。對企業的忠誠和不離不棄,使得蒙莫寧在工作中不斷取得進步和提高,從而能夠拿到令別人羨慕的年底分紅。每一位員工都有義務讓自身的能力不斷提高,抓住一切機會學習,這樣才能跟上企業的發展步伐。
公司平日在商海中的拚搏如同部隊行軍一樣,決定行軍速度的不是走在前麵的那一部分,而是走在隊尾的人們與掉隊的人。著名的“木桶理論”把公司中各部門或各個人比喻為一塊塊木板,公司就是整個木桶,那麼這隻桶能裝多少水的決定因素不是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長度最短的那塊木板。所以,對企業的忠誠就是不讓自己成為最短的那木板塊。
葉幼青,48歲,巨化工程有限公司設備製造公司車工三班班長,巨化集團公司車工高級技師。他多次獲得巨化集團公司職工技術大比武第一名,連續兩屆被聘為巨化集團公司職業技能帶頭人,獲得了巨化集團公司“知識型員工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
技校畢業的愣頭青,經過虛心好學慢慢掌握了數十種型號車床的操作技能,並精通細長軸、曲軸、深孔、薄壁、箱體等難加工及複雜形體零件的車削……葉幼清也從一名熟練工成長為了師傅、做了班長。
在車間工作30年,葉幼清見證了巨化集團自改革開放以來的又好又快發展過程。他說,通過轉型升級,企業效益大提高,而員工從最多時的兩萬人減少到目前的1.6萬多人。以前,很多車間的機器都要人工操作。現在,隨著企業轉型升級,一些技術落後的設備逐漸被新設備取代,生產效率提高了,所需人員自然就減少了。但這無疑也是給他這名老技術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葉師傅成了巨化集團公司車工高級技師。
葉幼青清師傅用自己的忠心贏得了老板對自己的信任和重用,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忠誠於自己的公司,忠實於自己的老板,為工作全力以赴,這樣便可獲得發展的空間,個人的職業生涯就會變得更加飽滿,事業就會變得更有成就。這就是忠誠推動公司發展,公司成就員工個人最好的例證。
在一個有著卓越公司文化和完善激勵機製的公司中,員工和公司是一種互惠共生、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良好關係,員工在享受公司提供的優厚待遇的同時,也會為公司著想,積極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出謀獻策,積極工作。每個人都知道,隻有上下齊心協力,才能使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在老板賺取利潤的同時,員工的利益才能得到持久的保障。
公司是員工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舞台,員工是公司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石,隻有公司發展了,員工才會獲得進一步的成長;同樣,員工進步了,公司也會隨之實現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