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畢業時,我想聽您這樣說(2 / 2)

我期待的畢業典禮講話,是娓娓道來的講述,是生動真實的故事。也許有人會疑問,為什麼研究生還會喜歡聽故事呢?那不是有點小孩子氣嘛。我倒不這麼認為。在我看來,蘊含人生經驗與智慧的故事是非常具有表現力的,它能引起聽眾記憶、情感和人生體驗上的共鳴從而更深刻地直達人心。同時,故事因細節豐富、精彩生動而能夠更長久地留在聽眾的腦海裏。所以,哪怕時間過去很久,故事以及故事中蘊含的智慧也常常能夠被人記住。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後在瑞典學院的演講主題就是《講故事的人》,我覺得他的演講也表達了這樣的意思。而且我自己的親身感受也正是這樣的。從本科入學到現在這六年中,在很多場合聽過很多次演講,我發現最讓我記憶猶新、如在耳畔的,恰是演講者通過講述自己的、身邊朋友的故事,或者對演講者本身有過很大影響的故事,從而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或者人生感悟。國外名校常常請名人校友來做畢業典禮演講,我發現同學們轉發比較多的都是說故事型的講話,比如2005年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講了他自己的三個故事——退學、學美術字與蘋果電腦字體的設計,在蘋果公司的起起伏伏,與癌症作鬥爭。《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2008年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中從自己剛畢業時的困窘、在工作中的體驗和寫小說的經曆中總結出兩個道理:失敗的好處和想象力的重要性。少年成名的演員娜塔莉·波特曼在哈佛大學今年的畢業典禮上講自己在哈佛求學的黑暗時光、拍電影時遇到的挫折等,分享自己克服自身局限和不自信的心路曆程。他們的演講主線都是講述幾個自己的人生故事,然後分享自己從中得到的經驗和感悟。演講者說的是自己的故事,因為獨特而具有吸引力,又因為他們的建議來自自身經驗,因為真實所以令人信服。

期待明年六月的畢業典禮上,我能聽到一串用簡單平易的話語講述經驗教訓、分享人生感悟的生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