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6年,是中國春秋諸國爭霸之秋。這年夏天剛剛到來,吳越兩國軍隊便在榫李這個地方拉開了戰幕。
決戰開始前夕,越王居高觀陣,發現吳軍人馬雄健,隊伍整齊,列陣森嚴,深感無機可乘。他擔心先動手取勝把握不大,因此,遲遲未敢發起攻擊。 而吳軍雖兵強馬壯,實力上略占優勢,但戰略上,則一心要後發製人,所以,也一直按兵不動,暗中窺探著對方的行動。於是,兩軍陣前竟是一片恐怖的死寂。
突然,越軍陣裏響起了嗡嗡的嘈雜聲,一陣小小的騷動之後,一小隊越兵跑到陣前,揮刀割斷了自己的咽喉,立時血流如注,倒斃在血泊之中……對麵的吳軍目睹這一自殺慘狀,大惑不解。
不一會兒,又如法炮製,越陣中走出第二小隊人來,自殺在兩陣前麵。
吳軍將士被這見所未見的場麵給驚呆了,唏噓驚歎聲此起彼伏。
恰在這時候,越軍陣中又擠出第三隊人來,隻見這些人:
一個個麵呈死灰色,披頭散發,邁著整齊的步伐,一字列於兩陣之間,在一聲喝令之下,齊刷刷地舉刀向自己腹部刺去。即刻,一個個腸斷血流東倒西歪地倒在地上,嚎叫聲揪人心肺,掙紮狀慘不忍睹……這一連串異乎尋常的自殺行動,使吳軍將士感到突然,好奇心使他們不顧一切地向陣前擠去,爭著觀看這曠古罕見之事,陣勢因而混亂起來。
說時遲,那時快,巧令罪犯們自殺的越王,一看殲敵的戰機來到了,立即命令將士們向吳軍發起了攻擊。越軍像秋風掃落葉,一下子把混亂不堪的吳國兵馬打得七零八落,從而取得了決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