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富川客家說醪糟(1 / 1)

富川客家說醪糟

——唐玉文

“醪糟”即甜酒,在富川瑤鄉,居住在這兒的客家人,都喜歡吃醪糟。富川的客家醪糟,有“白糖醪糟”和“雞蛋醪糟”兩種。

要做醪糟,先釀甜酒。富川客家鄉村的做醪糟技術,皆是無師自通,代代流傳。統觀富川客家人釀甜酒製醪糟的過程,極是有趣。他們先是選取那些特別精純、特別白淨的糯米,淘好煮成糯米飯,晾冷,和上特別製成的甜酒曲,撒勻,攪亂,然後用壇罐盆缽嚴密地封住漚釀。

在糯米飯中撒放甜酒曲很有講究,放甜酒曲少了,浪費糯米釀不成甜酒,製不成醪糟;而投放甜酒曲多了,釀出來的甜酒不但不甜,反而還會很苦,令人咽不下喉,更是無法製作醪糟。酒飯入壇,得密封,保溫,如果是冬天,還得用破棉絮、稻草來包紮捆裹,給酒壇保溫升溫,要不也釀不成甜酒的。與甜酒曲拌勻的糯米酒飯,放入壇子罐子中密封個十天半月之後,便發酵漚釀成甜酒,醇香,沁甜,既可以用來製作醪糟,也可以當即舀出就這樣食用。像這樣釀出來的甜酒與別的酒有很大的區別,它不但酒水可飲,就連其中的甜酒糟也可以與酒水一道混合來吃,沒一點浪費的。這類甜酒甜香異常,醇釅合胃,能伸筋活血,祛瘀生津,除乏養顏,後勁兒特別大。你開始喝的時候隻知道香香甜甜的,自認為多喝兩碗不要緊,好像沒什麼事兒,誰知過後卻酒勁兒上翻,要你臉紅身熱,心跳血沸,自己喝醉了也不知道。做醪糟了,得先將甜酒連酒帶糟舀入鍋內,加水,加白糖或放雞蛋,加零粉、薑、蔥、蒜,用火燒沸煮一會兒即可。聽老人說,用這種方法煮成的醪糟,能伸筋活絡,驅寒消疾,健體強身,益壽延年。即使你上山砍柴回家,累得氣喘籲籲的身心疲憊,隻要你喝上兩碗“白糖”或“雞蛋”醪糟,便會馬上恢複體力,渾身輕鬆,勁足神寧,半點兒也不會覺得勞累疲憊了!

“白糖醪糟”與“雞蛋醪糟”的煮製之法大同小異,沒什麼很大的區別,隻是白糖醪糟隻加薑絲,而雞蛋醪糟,除了加薑絲之外,還要加蔥花、蒜末的。雞蛋醪糟煮沸了,便馬上將雞蛋破殼打入碗內,用筷子或湯匙攪碎調勻後再衝入正沸騰著的醪糟鍋裏麵。倒雞蛋清時,要邊攪邊倒,邊倒邊攪,再適當地兌入一定比例的零粉和開水,使之香濃適度,更合口味。

這兩種醪糟,味道不同效用也不同。白糖醪糟,驅寒解表,起汗發熱。人若受寒感冒,吃白糖醪糟(也有人放紅糖的)最是合用。不論你的感冒有多嚴重,隻要熱氣騰騰地喝上兩碗白糖(或紅糖)醪糟,出一身大汗馬上就會好,根本用不著去買藥看醫生。雞蛋醪糟滋陰壯陽,大補營養,一般身體十分虛弱的人不宜多吃,怕消化不良適得其反,反而對身體有害處。富川客家人的婦女產下小孩之後,不少人家都要做一兩碗這類的“雞蛋醪糟”給產婦吃。它除了滋補身體、加強營養、催奶之外,還對產婦身體的恢複健康有極大的效用。

——本文已發表在《賀州日報》2005年10月29日報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