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午之時,砍牛儀式開始進行。先由師公布道請神、安神、定神位,念念有詞,接著便跳師公舞和蘆笙長鼓舞,由廟會理事宣布砍牛祭盤王的活動正式開始。廟會理事講完話下場,師公便踏罡步念手訣,命牽牛手將牛拴定在砍牛樁上,不能讓它再轉動。放好裝牛血的大木盆和紙錢,師公便立即上前對牛高聲頌唱砍牛還願歌。頌揚始祖盤王的恩德,稱讚牛吃苦耐勞的功績,祈禱盤王添丁賜福,祝願村寨人才兩旺老少平安,並高聲宣示一個神號。
此時,早候多時的少男少女便身著節日的盛裝列隊步入場地,圍了師公和水牯牛跳羊角舞,銅鈴舞,並手持禾穗、青草去喂牛,並將牛未吃完的禾穗和青草混合著彩紙屑兒邊歌邊舞邊撒在牛的身上,如彩雪飛揚般十分好看。少男少女草穗紙屑兒退下,師公便上來做法,念咒,踏罡步,向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噴水,持一支點燃的香在錢紙上畫符,再將此畫過佛符的錢紙燒在牛的脊背心。
到了這時,三個砍牛手光著左膀,斜係紅披風,手持大砍刀,精神抖擻地上場來拜牛,連拜三拜。三個聖潔俊美的瑤家少女各用托盤托著一碗酒上來,師公取了碗各吸了一口向三個砍牛手鋒利的刀口噴酒。師公噴罷酒,場地上立即呼哨聲四起,砍牛手“嘿”地大喝一聲,上前奮力揮刀砍牛。三個砍牛手每人盡力一刀,砍向牛頸,砍罷就走,不得回頭。輪到第三個砍牛手砍時,便有兩人抬著漆紅大祭盤上來,砍牛手一刀將牛頭砍下,那兩人便用祭盤接住牛頭,割斷鼻繩抬進廟去,取下牛角上的鞭炮放在廟門前,將牛頭與準備好的羊頭、豬頭一起配成牲禮祭奠盤王。供祭時,牛頭正中羊左豬右,三牲祭品配齊後,立即有人上去焚香燒燭,早就候在廟中的族人、香客便上前去跪叩盤王,頂禮膜拜。師公此時收了噴滿牛血的紙錢進來,燒在盤王的靈位前。
砍牛場上,人們一邊分牛肉牛血,一邊欣喜地跳起蘆笙長鼓舞,銅鈴舞,羊角舞,還有人唱起了喜慶的瑤歌,在眾人的應和聲中將砍牛祭盤王的活動推向高潮。此時場上笑語喧聲,鼓樂齊鳴,整個砍牛廟會已成了個歡樂的海洋。到夜,村寨還要擺歌堂賽歌,紮高台唱戲,城鄉商販都乘節殺了豬牛、挑了果菜、運了貨物來賣。青年男女們也趁機買貨物,坐歌堂,看大戲,尋覓意中人以定終身。屆時廟前的節慶文娛活動開展得十分熱鬧,大家跳蘆笙長鼓舞,對唱山歌,調龍舞獅放花炮,令人目不暇接,讚歎不已。台下人們忘身地看戲,台上演員出色地表演,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傳奇故事演至午夜方罷。戲散客歸,砍牛祭祭盤王的儀式才算結束。
——本文已發表在《富川瑤族》1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