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客姑妹的花頭巾(1 / 1)

客姑妹的花頭巾

——唐玉文

富川“梧州人”的女孩,俗稱客姑妹。她們窈窕俊秀,聰明能幹,每當她們衣著鮮亮、開心快樂地走在家鄉美麗的田園上時,便成了富川瑤鄉的亮麗的風景,美難盡言。

富川人稱嶺南明珠,南國勝地。這裏的客姑妹好打扮,衣著得體,全身都隱藏著她們生活的秘密。你隻要看一眼她們的花頭巾,就能知道她們的品味,她們的婚姻。

客姑妹會做布鞋,會刺繡織瑤錦,她們織繡出來的花頭巾不但美觀大方又實用,是否有了對象嫁進婆家,她們都在頭巾的花色圖案上有所現實和區別。所以,客姑妹頭上的一條看似普通平常的花頭巾,暗喻著女孩玫瑰般的心事。

客姑妹到了十二三歲,除了學唱蝴蝶歌,還開始學紡棉漿紗,繡花織錦織花頭巾了。在母親、姑姑、姐姐等人的言傳身教之下,她們年年織,月月秀,天天學,歲月倥傯,人長大成了俊大姑娘,手也成了“巧中巧”,織繡的技藝,更是出類拔萃令人稱讚。作為南嶺明珠的富川客姑妹,人聰明,心靈慧,早在采摘棉花時作好料準備。她們將那些最白淨、最大朵的棉花挑出積攢起來,攢夠一定數量了,就軋籽紡線漿紗一陣忙碌。然後,她們就按照自己設計好的圖樣花色,把自己精心紡出的細紗染成紅黃藍紫各種五彩繽紛的花線。織頭巾,是姑娘少女們心目中最神聖的一件大事。到開工的那天,要好的姊妹們都會前去捧場,祝賀,看熱鬧。誇手靈巧,讚線鮮亮,說圖案精美,手腳癢了還越俎代庖,替換著坐上織錦機上輪番織繡上一番。大家說說笑笑,唱唱跳跳,惹得多情的小夥子們人禁不住前去探行情。織錦的客姑妹見了心愛的哥子,輕啟紅唇就唱:“玉手靈巧彩線長,妹在房中彩繡忙;好笑郎歌來偷看,偷走了妹心中的甜鴛鴦!”而帥小夥呢,也不甘示弱,立即情歌應答:“妹在房中繡頭巾,線線牽動哥的心;哪天和妹成親了,生活幸福賽蜜甜!”瞧,一條精美的繡花頭巾,還會蘊含著一段美滿的姻緣呢!

織繡花頭巾,可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兒呢。姑娘一絲絲織,一針針挑,一線線繡,通過彩線美圖把自己的渴求希冀、柔情蜜意便知道花頭巾裏去。每一個花樣、每一條彩線、每一種圖案,都飽含著姑娘對愛情、姻緣和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她一邊飛梭走線地編織著亮麗的花頭巾,一邊在心中勾畫自己未來情郎哥的帥酷形象。花頭巾織好了,愛情的藍圖繪成了,未來的郎哥挑選定了,妹子的心兒呢,也深深地被陶醉了!

客姑妹頭巾的花色樣式,暗喻著她自個兒愛戀婚姻的情況。未有對象的,紫紅底黑花格或白地黑花格,圖案花朵全都含苞未放;有了對象或結了婚的,紫紅白邊或紅地黃黑相間花格,圖案花朵大都已經開放,萼蕊鮮麗,有的還於花朵間繡有蜂蝶呢。初看形相似,細看各分明,因此富川梧州人男女相會,男孩子都要先看清妹子花頭巾上的花色圖案,弄清她還未有對象婆家,這才情歌示愛,花帶傳情,海誓山盟,互訂終身。如果弄錯了對象表錯了情意,可是要遺笑大方的!

現在,隨著富川這顆嶺南明珠的發展富裕,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加強,市場經濟觀念的深入人心,原來作為穿戴裝飾的花頭巾、花腰帶,花布鞋,現在已經作為琳琅滿目的民族工藝品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集市的貨架上,商店賓館的櫥窗之中,成為客姑妹瑤姑妹們發家致富的好商品、好門路,富川瑤鄉民族旅遊文化的工藝精品暢銷縣內外,名揚遐邇了。——本文已發表在《賀州日報》2006年8月25日報第三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