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匠生涯
海倫·伊麗莎白·克拉克1950年2月26日出生於新西蘭北島哈密爾頓的美麗鄉村,是富裕農場主的女兒。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把她送進了寄宿學校。在那裏,克拉克曾經是一個“非常非常害羞的”小女孩。但是在少女時代,克拉克表現出其性格中反叛的一麵。她曾經不顧持右翼觀點的父親的極力阻撓,毅然衝到街上去參加反對越戰的遊行。克拉克從奧克蘭大學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
克拉克言辭犀利,善於辯論,工作作風強悍潑辣。而且,她興趣廣泛,不僅喜歡讀書、旅遊,平時還熱衷於古典音樂、電影、戲劇、歌劇和體育運動。她的業餘愛好是徒步旅行和山間滑雪。她堪稱是一名登山家,曾登上非洲的乞力馬紮羅山和南美最高峰。克拉克的丈夫彼得戴維斯是一所大學的公共健康學教授。
海淪·克拉克的性格與其成長環境和教養有關。她童年是在家庭牧場中度過的。她的好友說,她是一個非常沉靜的姑娘,從不大驚小怪,從不興奮異常,也從未看見過她驚慌失措,隻是埋頭於自己要做的事。這是典型的農牧民的性格和世界觀,不過,由於父親是個農場主,克拉克受到了極好的教育,七歲時,她被送到要求刻板又冷冰冰的寄宿學校,那是一段艱辛的曆程;此後,又在女子語法學校接受嚴格的訓練。她是家中四女中的長女,但幼時體弱多病,是個孤獨怕羞的孩戶,小學時得過氣管炎、肺炎,稍不注意患上感冒就得往醫院跑,很是讓父母為之傷腦筋。當姐妹們和別的孩子騎馬遊泳,在戶外瘋狂時,文文靜靜的她卻怕瘋出病來,隻好將自己關在家中,這倒使得她有時間津津有味地啃書本。60年代,她在奧克蘭大學研讀政治,是校園裏有名的學習刻苦的學生。在倫敦學習期間,有人還記得,“一次在同學家聚會,當大家都飲酒狂歡時,隻有一個女生旁若無人地埋頭書本,那就是海倫。”然而她並非隻會死讀書,她的老師評價說,她頭腦聰穎敏捷,善於思索,做起學問來,就像一架精密的時鍾。1974年,她以優異的成績在奧克蘭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並留校成為政治課講師。多年教學生涯更使她養成了冷靜思維與嚴謹從事的作風。
1974,雖然隻有24歲,但克拉克的學識、教學技巧和人格魅力都很出色,使她獲得了同事和學生們的尊敬。克拉克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是讓學生們在一係列角色遊戲中重新製定重大外交政策。首先,學生們對某個事件進行研究並寫出論文。然後他們每個人都在遊戲中扮演一個特定角色。她感到這樣使學生們對製定政策的真實過程有更多的了解,比僅僅讀材料有更深刻地認識。
克拉克任期滿時,學校給予她積極評價,繼續聘任她為助理教授。實際上她已成為學校裏最受歡迎的教師之一。奧克蘭大學授予她優秀教學獎,這是學校最高榮譽的教學獎。9月17日教務長在畢業典禮上頒獎時,稱讚克拉克;“她的課充滿熱情和見解,她把自己所感受到地好奇與迷戀傳遞給學生。”他還說她“為自己指導的本科生提供了數不清的支持、鼓舞和激勵”。克拉克既教過本科生,也教過研究生。她的一名學生已成為外交政策領域的一顆新星。其中一位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畢業於奧克蘭大學,後受聘於一所著名大學的國際政治學院。
三屆總理
數年後,她在大學課堂上教授的內容——政治,成為她畢生的事業。還在就讀時期,克拉克就放眼書齋之外,對政治發生了興趣,1972年加入工黨,在分部掌管青年事務。她參加反對越戰的活動,帶頭反對美國核艦艇進入新西蘭水域,因此,她的電話曾被美國中央情報局竊聽,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騷擾;她嚴厲批評法國在南太平洋的核實驗;堅決反對南作種族隔離製度,因呼抵製南非白人種族主義政權派橄欖球隊訪新而與政治立場保守的父親鬧翻。那個時期,她是學生中著名的左派,被人冠以“紅色海倫”的稱號。
1981年,克拉克躋身國會當選議員,從此開始職業政治家的生涯,她成為了工黨候選人,角逐中奧克蘭阿爾伯特山選區的議會席位,並獲得了成功。在此後的6次大選中,克拉克一直牢牢地掌握著這個席位,成為了新西蘭議會中當議員時間最長的女性,並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議會之母”。很快她就以工作狂的作風贏得了“無情感學者”的稱號。她有一種驚人的能力,能夠在和別人辯論時滔滔不絕地引用無數事實與數據,以至於別人把她叫做“什麼都管部長”。澳大利亞政治分析家麥金利評論說;“克拉克是那種令人敬畏的政治家。”頑強善辯的克拉克迅速成為新西蘭政壇上的一位女傑。當時她被嘲笑為“沒有激情的知識分子”。不過這名有著8年執教經驗的前政治學講師很快顯示出了她特有的冷靜和敏銳。那些曾經與她共事的人都說,她有一種特別的能力,使她能夠在激烈的辯論中,毫無遺漏地吸收所有的細節,這也為她贏得了一個綽號“萬事兼顧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