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韓國女總理韓明淑:以溫情改變世界(1)(1 / 3)

出生平壤的文學青年

韓明淑1的命運可能陪伴著離別和相遇。她1944年出生於平壤,但是因為爆發6?25戰爭,年幼的她抓著父母的手來到南韓,她也是離散家屬二世。韓明淑在個人網站“快樂的韓”上發表的“憶舊錄”中寫道:“我的故鄉是平壤,我在那裏度過了五年時光。但由於戰爭爆發,我對於故鄉的記憶已隨著流年喪失殆盡。故鄉並沒有給一個五歲的鼻涕小孩留下什麼記憶,但我一分一秒都沒有忘記過平壤。因為,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沉浸在對故鄉的思念之中。”

韓明淑後來考上名牌大學梨花女子大學,學習法語。她自稱,在大學畢業之前,她是個文學青年,“隻知道背誦波德萊爾和拜倫的詩句,一心想成為歌唱美麗人生的作家”。

但一個青年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這個人就是韓明淑後來的丈夫樸聖俊。韓明淑在上大學三年級時遇上學生會會長樸聖俊,而她是副會長。在經曆了漫長的四年戀愛之後,他們於1967年結婚。

20世紀60年代,韓國社會反對軍人政府獨裁的民主運動暗潮湧動。正是在一波接一波的民主運動中,韓明淑接受了民主啟蒙,有了參與改變社會的意識,也找到了誌同道合的人生伴侶。

女權教母兩年牢獄

韓明淑曾經感慨,自己青年時代的經曆,見證了韓國社會變遷的軌跡。而她沒有說的是,她壯年時代的經曆改變了韓國的社會。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紀初,她從事的女性運動和民主化運動就從來沒有間斷過。

從梨花女子大學法國文學專業畢業後,韓明淑又先後獲得了韓神大學神學碩士學位和梨花女子大學婦女問題研究博士學位。但有著良好條件的她卻偏偏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的從政之路,從上世紀70年代一直到90年代,韓明淑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女性運動和民主化進程中,並因此被稱為“韓國婦女運動的教母”。

上世紀60年代,韓國社會反對軍人政府獨裁的民主運動暗潮湧動。正是在一波波的民主運動中,韓明淑有了參與改變社會的意識,也找到了誌同道合的人生伴侶。

幸福的婚姻生活僅過了6個月,樸成俊就因“統革黨”事件而被捕。但韓明淑並未因此而畏懼退縮,她一麵照顧獄中的丈夫,一麵繼續開展鬥爭,並迅速成為運動的先鋒。1979年,“惹眼”的韓明淑也被捕入獄。於是,已經出獄的丈夫又開始照顧獄中的妻子。

韓明淑在“兩地書”中寫道:“丈夫留給我6個月的新婚記憶,離開了我的身旁。狹小的新房就像是西伯利亞空曠的原野一樣。”

韓明淑於1974年加入韓國基督教學會,任幹事。努力從事女性平權運動,為促進男女平等、維護婦女權益、提高韓國婦女的社會地位而奔走呼號。韓國是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的國家,曆史上男尊女卑的意識較濃。基督教學會是韓國的一家民間教育機構,推動民眾議事化運動。韓明淑一麵利用這個平台從事女性平權運動,一麵還要照顧坐牢的丈夫,每周給丈夫寫信,每月去探監。

1980年12月16日,天氣非常寒冷。風雨同舟的丈夫惦念妻子,在給獄中的妻子的信中寫道:“冬天來了,要注意身體”,並別出心裁地畫了一隻破殼而出的小雞。這封信令韓明淑感動萬分,成了她渡過難關的精神支柱。至今,她仍珍藏著這封意義非凡的信。

“我和丈夫在精神,哲學,人生和生活方式上有著深深得共鳴。因此,盡管身處兩地,我們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我相信,我丈夫對民主主義得的信念和國家的發展充滿了無限的熱愛”

在這個3對夫婦就會有一對離婚的時代,韓明淑的婚姻生活可以算的上是個異數了,也許共過患難的夫妻之間才會有這種牢不可破的聯係和精神上的共鳴,這些也是將男女連在一起,比愛情更強烈,更牢固的繩索。

讓韓明淑始料未及的是,1979年,她自己也坐牢了,被當時的樸正熙軍事獨裁政權逮捕入獄。這次事件在韓國稱為“基督教學會事件”。韓明淑被捕入獄的理由是閱讀社會主義書籍、推動為農民和婦女服務的教育項目,並以“散布反政府言論”的罪名判刑兩年。

韓明淑一開始被關押在漢城拘留所,在那裏她受到了無情的拷打和盤問,使她一度想到死。

盡管身陷囹圄,她仍不忘自己的使命,在獄中不斷宣傳女權和民主化。1979年12月24日,這是韓明淑一生最難忘卻的日子。夢回時分,韓明淑隱隱約約聽到幾個人的聲音借寒風傳來,她一陣激動。趕緊跑到惡臭彌漫的廁所裏,攀住監獄窗口的鐵條,側耳傾聽。風中傳來的竟是戰友們呼喊她名字的聲音,原來戰友們為了激勵她而集體跑到不遠處的山上齊聲呼喊她的名字。這是韓明淑一生中最為珍貴的聖誕問候。

後來,韓明淑被送往光州監獄。1981年8月15日,韓明淑在光複節大赦中獲釋。此時,她已在獄中呆了兩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