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讓他人暢所欲言的攻心術(2)(1 / 2)

這種高端訪談本來就是很具有嚴肅性、政治性的,但是阮次山卻運用了這樣的一個關心身體健康的問題作為開始,既把雙方都帶入了一個輕鬆的環境,讓對方放鬆,以便能有利於隨後的訪問,又讓對方的回答能夠表現出他對中國的友好和他對慈善的關心和貢獻。

伏爾泰說:“判斷一個人憑的是他的問題,而不是他的回答。”確實,問題提得好,是高明說客的一項標誌。這類提問,有助於人們整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我們要善於提出一些問題,然後用心地傾聽他的答複。除了用心傾聽之外,還要不時地插入一些問題進一步詢問。掌握主導權,一步一步借題發揮。

一位靚麗的“摩登女郎”在一個首飾店的櫃台前看了很久。售貨員問了一句:“這位女士,您需要買什麼?”“隨便看看。”女郎的回答明顯缺乏足夠的熱情。可她仍然在仔細觀看櫃台裏的陳列品。此時售貨員如果找不到和顧客共同的話題,就很難營造買賣的良好氣氛,可能會使到手的生意溜走。細心的售貨員忽然間發現了女郎的上衣別具特色:“您這件上衣好漂亮呀!”

“啊?”女郎的視線從陳列品上移開了。

“這種上衣的款式很少見,是在隔壁的百貨大樓買的嗎?”售貨員滿臉熱情,笑嗬嗬地繼續問道。

“當然不是,這是從國外買來的。”女郎終於開口了,並對自己的回答頗為得意。

“原來是這樣,我說在國內從來沒有看到這樣的上衣呢。說真的,您穿這件上衣,確實很吸引人。”

“您過獎了。”女郎有些不好意思了。

“隻是……對了,可能您已經想到了這一點,要是再配一條合適的項鏈,效果可能就更好了。”聰明的售貨員終於順勢轉向了主題。

“是呀,我也這麼想,隻是項鏈這種昂貴商品,怕自己選得不合適……”

“沒關係,來,我來幫您參謀一下……”

聰明的售貨員正是巧妙運用了提問的藝術,“您這件上衣好漂亮呀……這種上衣的款式很少見,是在隔壁的百貨大樓買的嗎?”搭起相識的橋梁。然後順勢引導那位陌生的女郎,最終成功地推銷了自己的商品。

人際交往中麵對眾多的陌生人,窘迫心理在所難免,如果你有足夠的信心和超人的勇氣,主動、熱情地同他人說話、聊天,通過提出切當的問題,讓對方有話可說,樂意開心地說,並在話語中逐漸摸索、試探,成功肯定屬於你。

在詢問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漸漸了解對方關心的內容,而且以此為重點,讓話題繼續進行。這樣,對方就會一股腦地對你說出滿肚子的話,這是高效談話的成功所在。

比如,你要和一名醫生談話,而你對醫學完全是門外漢。這時,你就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打開局麵。“近來豬流感H1N1愈來愈嚴重,好像已經有流入我國境內的確診病例了,不知道現在的疫情怎麼樣了?”一個和時令或新聞有關的問題,同時又切近對方的工作,這樣一來,就可以和對方談下去。可以往下談的內容很多,從H1N1談到環境衛生、談到免疫、談到中成藥……隻要他不厭煩,就可以一直引他談下去。

如果我們碰到的是一個房地產經紀人,就可以問他“近來國家宏觀調控下的房價走向如何?”

如果碰到家電業的人,則可以請教他“國產電器和日本電器、歐美電器相比,性價比如何?”

如果我們碰到的是教師,我們可以問他“學校的情況怎麼樣?”

在日常交往中我們要注意,凡是對方不知道或不願讓別人知道的事情都應該避免去問。我們問話是要引起雙方談話的興趣,而不是使任何一方沒趣。提問的目的是讓對方滔滔不絕、十分盡興,同時,也能讓我們自己增長某方麵的見識,或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找到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或話題,我們不妨去迎合他的興趣,積極主動地為他人送上“一頓美味大餐”,相信總比漫無目的地亂說一通強過一百倍。

李明結婚後久居嶽母家裏。為了討得嶽母的歡心,他總是主動幹家務活兒,但嶽母大人的臉還是歡笑不起來。

後來,他發現每當他說外邊發生的新鮮事兒,嶽母就非常高興,總是睜大眼睛“刨根問底”。於是他便開始留心各種各樣的“新聞”,每天回到家裏,就找機會向嶽母大人進行“新聞彙報”。從此嶽母大人見他回來總是笑臉相迎。

有時沒等他開口,嶽母就急著問:“今天又有什麼新鮮事兒,快講給我聽聽。”聽完之後還要向來串門的人進行“新聞重播”,並自豪地說:“我們家的女婿知道的事情真多,我是天天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