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是沃爾瑪本頓威爾商店的司機,他於1972年加入沃爾瑪之前曾在另一家大公司開了17年車,但他離開的時候隻拿到700美元。克拉克加入沃爾瑪的時候,公司向他承諾:如果工作滿20年,他將至少從“利潤分享計劃”中獲得10萬美元。而事實上,到了1992年,克拉克的利潤分享數額已經積累到了70萬美元。當別人問他對沃爾瑪公司的看法時,他說:“我為另一家眾所周知的大公司開了17年車,結果離開時隻拿到700美元。而在沃爾瑪,我得到的卻多得多,你們認為我對沃爾瑪會怎麼看?
這就是“物質幸福”所帶來的結果。下麵,讓我們再來看看心靈幸福所創造的奇跡吧!
在GE,傑克·韋爾奇是有名的“鐵血宰相”,他決策迅速、果斷,辦事講求效率和高質量,同時重視“底線”和結果。很多GE的員工甚至抱怨韋爾奇要求太嚴,工作壓力太大,無論在生產上打破多少記錄,韋爾奇總嫌不夠。
“員工就像一隻檸檬,被他把汁兒都擠幹了。”對此,韋爾奇一笑了之。然而韋爾奇也有非常關心員工的一麵。常常讓員工感到心靈的感動和幸福。他喜歡以便條的方式與員工溝通,從而給人一種親切感。韋爾奇剛剛放下筆,他的便條便通過傳真機直接發給他的員工,而且兩天內當事人將拿到便條的原件。
一次,一位中層管理者要在韋爾奇麵前第一次彙報一項重要工作。這個經理知道,在這位董事長麵前能夠通過報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許多時候,他像野獸似的圍著你轉來轉去。如果抓住破綻,他會突然發問,一個接一個,問得你直冒虛汗。當然,他滿意的話,你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獎勵。在彙報時,由於太緊張,兩腿發起抖來。下來後,他坦白地告訴韋爾奇:“我太太跟我說,如果我的報告不能通過,我就不要回家了。”
在彙報完工作的當天下午,韋爾奇叫人送了一瓶最高級的香檳和一束紅玫瑰給這位經理的太太,並在便條中寫道:“你先生今天表現得非常出色,我們非常抱歉害得他和您在最近幾周來備受煎熬。”
想象一下當天晚上,這位經理回到家裏,他妻子為他開香檳的情形吧——嗬嗬!
關注“幸福經濟學”,滿足員工物心兩方麵的幸福。當你能很人性化地對待員工時,他們感受的是物質獎勵所遠遠不能達到的。因為這樣有一種讓員工獲得幸福感的心態,會使員工把經營公司的未來和經營自己的個人幸福緊密地聯係起來,為公司的壯大發展全身心地投入。
本章小結
情與情能相容,心與心易相通。一個企業想要獲得長遠的發展,員工的人心向背、消費者的人心向背變得越來越重要。
人不是機器,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動物,如果你把人當成根本,你雇用的將不是他的雙手,而是他的心和他的大腦。當他完全發揮出自己的潛能時,你將會有更多的收獲。
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說:“所謂企業,就是集中大家的力量,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事情的地方。”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凝聚人心,將心靈的潛能發揮到極限。從“心”出發,把“心”作為切入點,通過抓住人的“心”,贏取人的“心”,才能達到有效管理,實現高效管理。
打敗一個人很容易,但打敗一個人的心很難!打贏一個人,得到的是一時勝利者的名號;而打贏一個人的心,得到的卻是永久的勝利。就連不可一世的拿破侖也曾無可奈何地說過:“這世上最難辦到的事,不是征服一座座城堡,而是征服一顆顆心。”
對於一個管理者而言,員工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無論多壞的人,都有好的一麵。心是可以轉變的,關鍵在於怎麼引導和發掘員工積極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