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讓顧客主動掏腰包的攻心術(1)(3 / 3)

看到這麼多人圍到自己的攤位前,鮑洛奇興奮極了,立刻鼓動三寸之舌:“阿根廷香蕉,阿根廷香蕉!最新進口的,我們公司好不容易批到的。這種香蕉產在阿根廷靠海的地區,陽光充足,水分多,風味獨特!”

在人們將信將疑之際,鮑洛奇不失時機地問一位穿著得體的小姐:“小姐,請問您以前嚐過這種‘阿根廷香蕉’嗎?”這位小姐在攤位前張望很久,鮑洛奇早已注意到她了。她的眼睛好奇地盯著這些香蕉很久了,那樣子很像打算買,隻是還沒有最後拿定主意。鮑洛奇決定從她身上打開突破口。

“哦,我可沒有,從來沒有嚐過。這些香蕉蠻有意思的,隻是有點黑。”小姐說。“這正是它們的獨特之處,否則的話,它們也就不叫阿根廷香蕉了。你見過鵪鶉蛋嗎?鵪鶉蛋也是帶有黑點,但是鵪鶉蛋卻特別好吃,不是嗎?”鮑洛奇唾沫飛濺地說,“請您嚐嚐,您從來沒有嚐過這種風味如此獨特的香蕉,我敢打賭!”接著馬上剝了一隻香蕉遞到小姐的手裏,小姐接過吃了一口。

“味道怎麼樣,是不是非常獨特?”鮑洛奇不失時機地問。

“嗯,味道確實與眾不同。我買8磅。”小姐說。

“這樣美味的阿根廷香蕉隻賣10美分一磅,已經是最便宜的啦。我們公司好不容易弄到這麼一點貨,大家不嚐嚐?錯過機會您想買就買不到了。”鮑洛奇大聲吆喝起來。

既然那位小姐已經帶頭買了,而且說味道獨特,再加上鮑洛奇的鼓動,大家不再猶豫,紛紛掏出錢來,想嚐嚐“進口的阿根廷香蕉”到底是什麼樣的獨特味道。於是你來5磅,他來3磅,很快,16箱被大火烤過的香蕉竟然以高出市價一倍的價錢賣得精光。

可見,經商中設置懸念吊起對方好奇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遊說方法。在你滿足了他人的好奇心的同時,對方也就會自覺地接受了你的意見。

製造短缺假象

製造短缺假象就是告訴顧客,所剩商品不多,欲購從速。這一促使顧客做出購買決定的方法,其是指銷售人員提請顧客立即采取購買行動,以抓住即將消失的利益或機會。

當客戶對產品作充分了解以後,但對購買仍猶豫不決,顧客或許在考慮一些非決定性因素,如考慮購買時間是否妥當,是否還要參考其他人的意見等等,此時,我們可以采用製造短缺法促使顧客下定決心,此法比較適合感性的客戶。

例如說:“這種尺寸的該款服裝我們已經不多了,該款服裝銷得很快,我估計這款服裝不會等到您星期六。”“這是最後10件,要買趁早。”再如,“我們這種機型的空調隻剩下三台了,我們最後的優惠時間隻有兩個星期了……”運用機會型促成成交這一方法時,還可以從付款條件、廣告承諾、季節包裝、現金折扣等方麵入手。

許多準顧客即使有意購買,也不喜歡迅速簽下訂單,他總要東挑西揀,在產品顏色、規格、式樣、交貨日期上不停地打轉。這時,聰明的推銷員就要改變策略,暫時不談訂單的問題,轉而熱情地幫對方挑選顏色、規格、式樣、交貨日期等,一旦上述問題解決,你的訂單也就落實了。

利用“怕買不到”的心理,人們常對越是得不到、買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它、買到它。推銷員可利用這種“怕買不到”的心理,來促成訂單。譬如說,推銷員可對準顧客說:“這種產品隻剩最後一個了,短期內不再進貨,你不買就沒有了。”或說:“今天是優惠價的截止日,請把握良機,明天你就買不到這種折扣價了。”告知客戶“存貨不多,欲購從速”“贈品的限時限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