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挑釁,以牙還牙
當別人挖苦你、譏諷你的時候,你可以用語言作為“護身符”,築起防衛的堤防。“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可視不同的來者選擇不同的應付辦法。
若判明來者不善,是懷有惡意,故意挑釁,你可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有理、有力和有節地回敬對手。
有一次,丘吉爾訪問美國,一位反對他的美國女議員咬牙切齒地對他說:“如果我是您的妻子,我會在您的咖啡裏下毒藥的。”丘吉爾微微一笑,平靜地答道:“如果我是您的丈夫,我會喝下那杯咖啡的。”
如果對方來勢洶洶、盛氣淩人,前來指責辱罵你,而你確信真理在手,則應保持藐視的目光、冷峻的笑容,讓他盡情地發泄個夠,而不予理會。
假如有人衝著你橫眉立目,惡語中傷地罵道:“你這個人兩麵三刀,專門告我的陰狀,想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沒門兒!”如果你心中無愧,完全不必大發雷霆,倒不妨解嘲地反詰:“哦!是真的嗎?我倒要洗耳恭聽。”然後誘使謾罵者說下去,直到對方找不到言辭了,你再“鳴金收兵”。在這種情況下,你以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方式笑迎攻擊者,顯然比暴跳如雷、大動肝火要好。
假如有人以半真半假的口吻問:“你得了一大筆獎金,該‘發財’了吧?”如你避實就虛地回答:“你也想嗎?咱們一塊兒來幹。”話語中帶點陽剛銳氣,別人再問,也不大好意思了。
假如你剛被提拔到某領導崗位,有人對此揶揄道:“這下子你可平步青雲、扶搖直上了吧!”你聽了不必拘謹,可一笑了之:“是這樣嗎?你算得這樣準?”用這種不卑不亢的應酬方法,立即便能使對方語塞。相反,你過於計較,說出一大堆道理,倒顯得太較真,反而適得其反。
當然,如果有人用過於唐突的言辭使你受到傷害,或叫你難堪,你可以含蓄以對:或裝聾作啞、拐彎抹角、閃爍其詞;或順水推舟、轉移“視線”、答非所問,談一些完全與其問話“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用這種委婉曲折的方法反駁對手,一定會取得奇特的功效。
遇到棘手犯難的問題,若能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回答,往往能化險為夷,改變窘態。正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讓難堪的局麵消失在談笑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先弄清對方的意圖,才能對症下藥。有的人向別人挑釁,就是希望從被挑釁的對象表現出的窘迫、狼狽、惱怒等反應中獲得快感。明白了這一點,對挑釁的最好的反擊就是置之不理。
適當時候,善於示弱
大多數人認為,一個優秀的談判家應該是一個風度翩翩、伶牙俐齒、反應敏捷的強者。其實,在實際的談判場合中,往往表麵上弱勢的人,比如口才笨拙、反應遲鈍的人,反倒容易達到目標,在別人看來很明顯的缺陷反而轉變成了有利條件。
很多著名的談判專家都談到過和那些看似猶豫不決、愚笨無知的人打交道時所產生的挫折感。因為在一個根本聽不懂你在說什麼的人麵前,再精辟的見解、再高深的理論、再高明的技巧,又能起什麼作用呢?沒有了對手,你還有什麼精神去衝鋒陷陣呢?
所以,在適當的時候,你也可以收斂自己的鋒芒,向對方“示弱”,以消除對方的排斥感和敵對心理;從而鬆懈他的警惕性,助長他的同情心,使談判朝著有利於你的方向發展。你不妨常常把“對不起”“我不太理解”“你能再說一遍嗎”“我全都指望你幫我了”之類的話掛在嘴邊。直到對方興致全無,一籌莫展,完全喪失毅力和耐心。
日本某航空公司和美國一家公司談判。談判從早8點開始,美國人完全控製了局麵,他們利用手中充足的資料向日本人展開強烈的攻勢。他們通過屏幕向日本人詳細地介紹、演示各式圖表和計算機結果。而日本人隻是靜靜地坐在那裏,一言不發。兩個半小時之後,美國人關掉放映機,扭亮電燈,滿懷信心地詢問日方代表的意見。
一位日方代表麵帶微笑、彬彬有禮地答道:“我們不明白。”
“不明白?什麼地方不明白?”
另一位代表回答:“都不明白。”
美國人再也沉不住氣了:“從哪裏開始不明白?”
第三位代表慢條斯理地說:“從你將會議室的燈關了之後開始。”
美國人傻了眼:“你們要怎麼辦?”
三個日本商人異口同聲說:“請你再說一遍。”
美方代表徹底泄了氣。他們再也沒有勇氣和興致重複那兩個半小時的緊張場麵。他們隻得放低要求,不計代價,隻求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