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不要對人發號施令(1 / 1)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隻是普通的一員,不會有人願意俯首帖耳地聽我們的命令。即使我們已經坐在某一個高位上,請相信一點,我們的手下,對我們的服從也隻是對我們職權的服從。

那些發號施令的經理很難實現從上司到“幫助者”、“夥伴”的角色轉換。我們建議管理者在與員工進行溝通時遵循80/20法則:80%的時間留給員工,20%的時間留給自己。而自己在這20%的時間內,又將80%的時間用在發問上,20%的時間才用來“指導”、“建議”、“發號施令”。因為員工往往比經理更清楚本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換言之,要多提出問題,引導員工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自己評價工作進展,而不是發號施令和居高臨下地告訴員工應該如何做。

有一位著名的工程師,工作非常努力,但脾氣非常暴躁。他對手下員工非常嚴厲,哪怕他們做錯一點事情,他都會把這些工人罵個狗血噴頭。大家當然都不喜歡這個工程師。

這天,工程師來到工地上檢查。他發現工地上,居然有2/3的工人沒有戴安全帽。

“你們這些蠢豬,趕緊都把安全帽給我戴上!”工程師對著那些正在幹活的工人,生氣地大罵道。

“要知道,不戴安全帽有多麼危險嗎?全都給我戴上!”工程師看著這些工人一邊戴帽一邊很不情願的樣子,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什麼他們不願意戴安全帽。難道,他們不重視自己的生命嗎?還是不懂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看著工人們都戴上安全帽後,工程師才走開。

工程師剛一走開,工人們就大罵工程師,大多數人又都把帽摘下來,丟在了一旁。

工人們因為不喜歡這位工程師,所以幹活都不賣力氣。致使工程師的業績漸漸下降。麵臨這種困境,工程師隻好請教了一位心理醫生,心理醫生教給了工程師一個新的辦法。

這天,工程師又看到工地上有很多人沒戴安全帽,他走過去問這些工人:“安全帽是不是戴著不舒服啊?尺寸是不是不合適啊?大家為什麼都不喜歡戴呢?”並且很關心地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還親自把帽子給工人戴上,邊戴邊問哪裏不舒服嗎?

這樣做就比上次好多了——工人們全都高高興興地把帽子戴上了。後來,工程師在對待工人的其他事情上,也運用了心理醫生教他的一些辦法,他的業績居然比先前上升了一半!

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人們“自願為你做事情”和“被動為你做事情”的差別是很大的。

一個人無論在怎樣的高位,都應懂得如何謙虛地從高位上走下來,真正去關心他人的感受,這樣,不僅工作會更順利,也能得到他人更好的回報。

如果你是一位老板或是一位管理人員,你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給員工或下屬安排布置工作。如何確保自己的命令和指示準確無誤並能得到切實的執行、高效地完成呢?

首先,語氣適當。下達指令的語氣應謙遜有禮、溫和而不失嚴肅,這比頤指氣使或屈尊俯就的態度更容易讓人接受,也能讓人將工作做得更好。例如;不要對員工說:“我現在就要你做這件事。”而應該說:“現在你能抽點時間解決這件事嗎?你知道,這件事很急。”但也不要哀求員工:“這件事實在無人可做,隻有靠你幫我了。”

其次,任務明確。向員工提出工作要求時,應當明確自己需要什麼,以及什麼時候需要,同時也要讓員工明白自己要完成的任務和要求達到的標準。指定完成任務的期限也要明確,例如,“請在下周一以前將解決方案呈交上來。”“星期三有客戶前來參觀,請各部門做好準備工作。”等等。

再者,檢查監督。定期檢查和監督員工的工作進度是必要的,但不要衝進員工的辦公室劈頭蓋臉地問:“怎麼還沒有完成?”而應采取一種和藹的態度,親切地拍著對方肩頭詢問,以示鼓勵。經常詢問員工的工作進展或有什麼困難,既可激勵員工又可及時了解自己指派的任務完成得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