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楠研製的產品經上海石油商品應用研究所檢測,各項指標全部達到礦物柴油標準,其中密度、開口閃點、十六烷值等指標還超過普通柴油。而且這種產品對人體沒任何化學汙染危害,屬標準的綠色再生能源。拿到檢測報告的那一刻,女孩激動得泣不成聲!
更令孫楠興奮的,還有市場對綠色再生能源的追捧。雖然沒做過任何廣告,複旦女孩生產“生物柴油”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再加上每噸比普通柴油便宜七八百元,很快,上海周邊地區的一些私企工廠紛紛登門。“許多企業都是帶著現款來提貨,產品供不應求。”孫楠興奮地說,提煉“生物柴油”第一年,她就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
要使“地溝油”讓飛機上天!
最初,孫楠每天對“地溝油”的需求量僅3噸,原料都是自己從泔水中提煉。2009年由於從德國引進設備擴大了生產規模,每天的加工能力一下提高好幾倍,她便直接收購地溝油。
2010年初,女孩又和父親的一位好友合作,建起另一座工廠。有了產量,她開始雄心勃勃地謀劃更大的發展。因國內鬧柴油荒,不少發電企業對她性價比很高的生物柴油十分青睞,孫楠的產品基本不愁銷路。
不久,她從一位外國朋友處聽到一件趣事:“荷蘭皇家航空”正在實驗用廢棄食用油,也就是中國人說的“地溝油”替代航空燃油,而且幾次試飛都相當成功。孫楠上網一查,吃驚地發現這家航空公司不僅規模很大,而且在歐洲很有影響。女孩敏銳地意識到,如果哪天他們在全國推廣生物能源,所需地溝油的數量—定大得驚人,而荷蘭人口較少,他們根本無法提供這麼多的原料。這個“缺口”隻能通過從國外進口來填補,其中蘊藏著巨大商機!
孫楠通過朋友介紹,馬上帶著自己生產的生物柴油樣品和政府部門出具的質檢報告書飛到荷蘭,與“荷航”旗下SIKER公司經理德克?克羅內梅傑見麵。原以為同這種西方大公司合作很難,自己畢竟是一家很小的私企。孫楠萬萬沒有想到,雙方的洽談非常順利。
德克說,航空業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根據歐盟要求,航空公司必須在2012年之前減少3%的二氧化碳排量,為此早在幾年前“荷航”就開始研究如何用生物燃料替代化石能源。
那麼“地溝油”如何能轉變成飛行燃油?據悉,SIKER公司采用了“加氫可再生飛行燃料”技術,先將廢棄食用油進行脫氧、加氫處理,然後再經過一係列的有機化學過程,最終就能把廢油變成合格的飛機燃料。
2009年,荷航的一架波音747飛機在引擎中采用了50%的生物燃料,證明利用生物煤油飛行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直到一年後,“加氫可再生飛行燃料”技術才通過國際標準組織的認證,允許其在商業飛行中使用。
德克先生說:“生物柴油在分子結構、熱值等方麵和航空煤油性質非常接近,在技術和標準上已沒有障礙,現在最主要的問題還在於原料的供應量。”他說,按照目前的技術,生物柴油的轉化率可以達到95%左右.以香港到倫敦為例,一趟飛行需要100噸生物燃料,也就是說,需要100多噸的“地溝油”。飛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荷蘭又的確沒有那麼多“地溝油”支撐,他們自然希望能從人口占世界1/4的中國,獲得更多原料。就這樣,雙方一拍即合。從2011年年初起,孫楠開始為對方提供生物柴油。
今年7月1日,隨著荷蘭皇家航空公司一架搭乘171名乘客的飛機飛上藍天,荷航成為全球首家使用生物燃料進行商業飛行的航空公司。孫楠自豪地向媒體報喜:“我的地溝油能讓飛機上天!
接著“荷航”又對外宣布,將從今年9月開始,在200架阿姆斯特丹-巴黎航線上使用“地溝油”燃料,形成一條“綠色飛行通道”。他們除一次同孫楠簽訂500萬歐元的購貨合同外,還同另外5家中國煉油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大量訂購生物柴油。
據權威部門透露,我國每年大約有300多萬噸地溝油流回餐桌,給社會留下極大隱患。麵對這一令人頭痛的問題,孫楠卻興奮地說,隻要運用得當,令人談之色變的泔水油,就是一座潛力驚人的“綠色金礦”!
年紀輕輕就擁有千萬財富,環保女孩孫楠的成功再一次證明:世上沒有真正的垃圾,隻有放錯地方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