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今,我國人民對“政務公開”、“立法聽證會”、“公推公選”等新詞語已是耳熟能詳。這些詞語從不同角度生動地反映了我國()
A.人民參政議政的意識和能力增強。
B.黨和政府重樹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C.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新發展。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逐步完善。
(14)某省國土資源廳在全省各地進一步規範城鎮建設用地管理,推行征地項目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聽證製度。這()
A.是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要求和表現。
B.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有法律保障,具有真實性。
C.說明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製密不可分。
D.反映了社會主義民主還不夠完善。
(15)2002年1月12日,備受廣泛關注的我國首次鐵路價格聽證會在北京舉行。據統計,到目前為止,我國共舉行了2000多次各類價格聽證會。舉行價格聽證會的政治學意義是()
A.有利於推動我國政府轉變政府職能,依法行政。
B.它標誌著社會主義民主法製建設的一大進步。
C.它有利於實現國家的宏觀調控。
D.它有利於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16)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規範收入分配,調節收入差距,調節收入差距的目的在於()
A.實現社會公平,保持社會穩定。
B.提高勞動效率。
C.提高就業率。
D.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17)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會議強調,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現和正確政績觀,切實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真正落實到基層,為改革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如下內容()
A.統籌區域發展。
B.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C.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D.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18)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會議要求,各地要建立起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綜合機構組織協調,有關部門積極參與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製,因地製宜地建立完善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製度。這體現了()
A.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B.堅持透過現象看本質。
C.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積極作用。
國家有關部門製定了解決農民工資拖欠問題的具體時間表,要求在2004年6月底前基本解決2003年當年的農民工工資。據此回答19~20題。
(19)國家之所以下大力氣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是因為()
A.在任何條件下,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都不可分離。
B.取得勞動報酬是勞動者的基本權利。
C.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D.勞動權是公民享有各項權利的基礎。
(20)加大清理農民工工資拖欠的力度()
①有利於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利。
②能有效維護社會的穩定。
③有利於農村消費市場的啟動。
④將有力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0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把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作為我們的工作重點。”據此回答21~22題。
(21)上述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A.主觀與客觀是具體的曆史的統一。
B.事物發展是質變和量變的辯證統一。
C.事物發展是前進行和曲折性的統一。
D.看問題、辦事情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22)從經濟常識的角度講,以下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措施是()
A.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堅持效率優先的分配原則。
B.積極擴大就業,努力完善社會保障體係。
C.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D.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
(23)“堅持以人為本,做好關係人民群眾利益的各項工作,維護社會穩定”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明年重要工作之一。從政治常識的角度看,堅持以人為本()
①是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所決定的。
②有利於人民當家作主和對敵人實行專政。
③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製度。
④體現了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在社會主義社會,必須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係。不能走極端,過分強調公平會降低效率,過分追求效率會影響社會公平,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係應該()
A.公平第一,效率第二。
B.公平和效率放在同等重要地位。
C.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D.公平優先,兼顧效率。
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義的。錯選、多選,該題不給分;少選且正確的給1分。(每題3分,共27分)
(25)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理念,反映了我們黨在把握執政規律、提高執政能力、完善執政方略、改進執政方式、鞏固執政基礎、完成執政使命等重大問題上有了更為自覺的認識,體現了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這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