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知識資本社會(3 / 3)

最後是知識資本的成熟階段,即全球範圍內知識資本形式的共產主義。首先它是全球性的,知識資本在全球範圍取得勝利;其次它是成熟的,知識資本以它天生的公有性質支配著生產資料與貨幣,從而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實現了共產主義藍圖。進一步描述知識資本社會的基本原則,構成了下一節內容。

第三節 知識資本社會的基本原則

先來為知識資本社會構建一個基本藍圖。知識成為唯一的社會資本,理論上每個人都是知識資本擁有者。由於知識資本天生的公有屬性,那些擁有知識資本較多的人在獲得社會財富方麵,並沒有和擁有知識資本較少的人形成多大差異。社會階層之間的差異,更多地表現為榮譽、地位和社會影響力等方麵的差異,而不再是像今天這樣表現為社會財富方麵的巨大差異。知識資本社會並不以消滅生產資料私有製為目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有相當一部分生產資料名義上依然屬於私人所有,但實際上已經為公共所用。人類社會以知識關係的最高準則(即和諧)為目標,以具體的知識關係為手段,以知識作為社會資本構建相應的社會階層,最終實現全體人民的和諧與幸福生活。

知識必須被確立為社會資本也就成為知識資本社會的第一原則。在資本主義國家它取代了貨幣資本,在社會主義國家它消滅了權力資本的殘餘影響。人類的知識勞動創造了社會財富,但其勞動成果先後被年齡資本、血緣資本、土地資本、貨幣資本甚至權力資本剝奪了;人類在長期的倫理實踐中豐富了倫理知識、在審美實踐中豐富了審美知識,但人類卻從來沒有按照真正的知識組建起自己的社會,而是按照不同的社會資本構建了相應的社會形態,知識被歪曲、被閹割、被淩辱。知識資本社會第一次還原了人類勞動的本質和社會財富的本質,同時最為徹底地回歸了人類的理性。因此,知識資本社會既是財富本質的最終回歸,也是人類理性的最終回歸。

知識資本社會的分配原則可以概括為“各盡其所能,按知識分配”,它是馬克思所描述的“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可執行版本,成為知識資本社會的第二個基本特征。知識資本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產力,因為決定生產力的就是知識本身。知識資本社會也將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全體人民的積極性,知識資本社會的經濟實踐知識將是最具有經濟效率的知識。知識資本社會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全體人民的幸福生活,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成為全體人民自由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因為知識資本在財富分配方麵的公有性質,“按知識分配”的結果,不會導致不同社會階層在擁有社會財富方麵的巨大差異,隻會形成不同社會階層在擁有社會地位、榮譽、影響力方麵的合理差異。

“按知識分配”是“按需分配”的可執行版本,因為需求本身也是知識,前者因此成為後者的必然。“按知識分配”必須考慮到全體人民的需求,並以全體人民的和諧幸福生活為最高目標,最終實現的是知識資本形式的“按需分配”——知識是執行“按需分配”的依據,知識保證了個體需求與社會需求的和諧一致。良好的社會福利保障,是知識資本社會的應有之意。

知識資本社會的第三個基本原則就是:全體人民的幸福生活高於一切,國民經濟的和諧發展高於一切,經濟實踐的“目的和諧”和“目標和諧”將永遠高於“工具和諧”。對於知識資本社會來說,全體人民的和諧幸福生活高於任何形式的財富數字遊戲,甚至高於任何經濟指標——如果某項經濟指標以犧牲幸福生活為代價的話。就世界範圍來說,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同類負有責任。每個人的幸福生活都是理所當然的,而別人的不幸生活則肯定是有著非正常原因的,找出其中的原因,幫助不幸的人們盡可能地恢複幸福生活,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和諧幸福生活的應有之意。幸福和諧生活不是奢華浪費的生活,更不是物欲橫流的生活,而是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環境生態良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的。在後麵我們還將看到,人民的幸福和諧生活本身就是真善美三大價值全麵和諧的生活。

知識資本社會的第四個基本原則就是:真相高於一切,知識的真實性和自由性高於一切。沒有任何力量能壓製知識的生產、傳播,也沒有任何力量能歪曲知識關係和事實關係,有意製造虛假知識和信息更是不被容許的。真正的知識總是可以自由地被生產出來並被自由地傳播。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生產和傳播自己所認為是真正的知識。即使某個人的知識有可能並不完全真實,也沒有任何理由可以限製他生產和傳播其知識的自由。每個人都有獲得公共知識的權利,每個人都有獲得公共信息的權利。在公共信息的傳播中,真相高於一切。

將知識的真實性和自由性規定延伸到事實中來就是真相,知識的真實性和自由性規定等於事實的真相規定。每個人都有了解公共事實真相的權利,這是由知識的自由性所規定的;每個人所了解的公共事實都是真相,這是由知識的真實性所規定的。就像在商品社會裏不能使用假幣一樣,在知識資本社會裏不能使用虛假的知識和信息,不能有意製造假象。而檢驗知識(和信息)真假的唯一正確的方法,就是將它們攤在陽光下接受事實和大眾智慧的雙重考驗。真相高於一切是現代媒體的崇高使命和唯一職責,在後麵的章節中我們還將看到,它與充分的言論自由也密不可分。

教育公平是知識資本社會平等的基礎和出發點,此即知識資本社會的第五個基本原則。每個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資源,平等地擁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平等地擁有接受教育的自由。從某種意義上說,知識資本社會的公平與正義事業是從教育公平出發的。反過來說,如果沒有教育公平,每個人生產知識資本的起始條件就有失公平,整個社會的公平與正義也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礎,這樣的社會也就不再是知識資本社會。

全民終身義務教育應該是知識資本社會努力的方向。知識資本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接受終身教育將像一日三餐那樣地成為每個人的習慣。學習的具體內容根據個人的發展需要而定,但就每個人來說,其學習內容又覆蓋至真善美三大領域。為培養一個全麵發展的主體而不是為培養一個勞動工具而學習,是知識資本社會終身學習的目標。學習的自由也因此成為每個人的基本權利。社會所提供的教育手段是信息化的、科學化的和人性化的,教育資源對全民開放,教育渠道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類技術攻關團隊、興趣愛好者集體、專業研究會和自由沙龍等官方和民間學習組織,將成為人們終身學習的場所,同時也成為新知識的生產車間。充分自由的、創造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成為知識資本社會全體人民的生活樂趣,成為豐富多彩的生活本身。

知識資本社會的第六個基本特征是:每個人的全麵自由發展成為社會的根本目標,成為社會發展的前提和條件。每個人既是“真”的——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率真的性情和科學的態度、對大自然和人類知識的敬畏之心、探索和創新的勇氣,構成了合格公民的科學素質;又是“善”的——對所有人的仁愛善良之心、對良好社會秩序的敬畏與遵守、對家庭、朋友和社會的責任、良好的個人修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構成了合格公民的倫理素質;還是“美”的——善於發現美的心靈和眼睛、對大自然和生活本身的審美情懷、溫文爾雅又個性十足的風度氣質、良好的藝術修養和廣泛的興趣愛好,構成了合格公民的審美素質。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但同時又是真善美的完滿統一體。每個人既是行業專家,又是藝術家,還擁有興趣廣泛的快樂生活。每個人的體質是健康的,心靈是和諧的,生活完美且富有情趣。真善美全麵自由發展的個體,成為知識資本社會和諧發展的前提和條件。

知識資本社會的第七個基本特征是:全球化的知識共創共享與多元文化共存。知識資本社會繼承了貨幣資本社會的經濟全球化成果,並按知識資本社會的要求對它進行了改造,實現了人類知識在全球化的共創共享。知識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在知識資本社會階段的必然結果,也是新的曆史階段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的前提條件,與之相伴的是經濟知識在生產和傳播過程中的全球標準化。但這並不意味著多元的民族文化將會消失,而是多元文化在知識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與共存。

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成果,是不同民族在自己的曆史長河中逐漸形成的民族特色,最終呈現為不同民族在語言文字、民俗風情、社會製度、宗教信仰、學術思想、生活習性、文化藝術、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乃至思維方式上的差異。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就整體來說)隻有特色差異,沒有高低之分。文化歧視等同於民族歧視,文化平等源自於民族平等。但另一方麵,提倡多元文化並不排斥經濟全球化和知識全球化,提倡多元價值並不排斥普世價值。在兼容普世價值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好多元文化特色,是知識資本社會的努力目標,多元文化畢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全球化既為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與創新提供了新的曆史機遇,也對如何應對全球化浪潮以保持多元文化的特色,提出了新的曆史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