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目的論看《加勒比海盜4》的字幕翻譯(1 / 3)

從目的論看《加勒比海盜4》的字幕翻譯

影視翻譯

作者:李曉虹

[摘 要] 隨著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日益加深,電影作為一種娛樂且宣傳文化的有效手段,已經廣泛進入了我國群眾的生活,而英文電影則是人們了解西方文化和民俗風情的主要渠道,愈來愈受到我國觀眾的青睞。同時社會大眾對電影字幕翻譯也寄予了重視和密切的關注,對翻譯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美國電影《加勒比海盜4:驚濤怪浪》為例,立足於目的論翻譯原則,通過對影片的故事內容進行簡單概括,結合影片中的人物對話指出翻譯者基於目的論原則下所采用的字幕翻譯策略。

[關鍵詞] 目的論;字幕翻譯;電影《加勒比海盜4》;直譯法

電影是一種供大眾娛樂且承載了文化傳播的藝術形式,它已經深入到廣大群眾的生活中,是人們了解外界信息與認識其他國家民俗風情的主要途徑。當前,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英語電影作為一種宣揚西方文化的渠道,隨著《功夫熊貓》《阿凡達》等電影席卷了全球,尤其是《加勒比海盜 4》更是成為一部令人矚目的電影,它綜合了幽默、趣味、冒險等電影風格及令人震撼的演員陣容,又一次讓眾多的“海盜”迷們領略了一場恢弘的視聽盛宴。作為溝通中西方文化傳播的橋梁,電影字幕翻譯不僅僅是對語言文字的轉換,還涉及中西方文化的移植,因此,翻譯者在尊重與忠實於原文信息的前提下,還應充分關照受眾的審美與接受程度。電影字幕翻譯作為一種特殊的翻譯類型,遵循目的論翻譯原則,使受眾群體通過最小的努力就能獲取最大化的影片信息。

一、目的論和目的論的原則

目的論是由翻譯理論家漢斯·費米爾提出的,這一理論也成為德國翻譯理論的基石,它的提出意味著翻譯的過程可以不受源語中心論的鉗製。目的論要求翻譯者的出發點應以譯語視角為主,在實際翻譯過程中采用的策略都應該取決於譯文的需要和目的。在此之後,目的論又得到了發展和深化,並具體指出目的論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應遵循三個翻譯法則,即目的、連貫以及忠實法則,它的中心原則始終都以目的法則為根本,基於這個根本的前提下,再來評價譯文的質量是否與原文等值。目的論指出在進行字幕翻譯的時候,翻譯者應該要滿足委托人的具體要求,並通過翻譯目的及受眾的實際接受程度,根據源語中的具體信息來恰當選擇翻譯策略。在這個過程中,翻譯者應該側重於考慮譯文的功能,而不是一味要求實現對等,翻譯本身就隨著目的的不同而發生改變,判斷翻譯優劣與否的標準主要是看翻譯目的是否達到,而不是“信、達、雅的翻譯標準。

二、《加勒比海盜4:驚濤怪浪》概況

《加勒比海盜4:驚濤怪浪》是一部集合了冒險和奇幻的美國電影,於2011年5月在美國公映。與前三部係列電影一樣,《加勒比海盜4》給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享受,並融合入了青春、死亡等都市化的元素。但不同的是,這部影片是通過3D形式呈現出來的,著名的影星約翰尼·德普繼續化身為傑克船長,整部影片故事就是圍繞他探尋不老泉水作為故事發展的主要脈絡。這一部的傑克船長站在了十字路口,讓他難以確定的是安傑莉卡是真心愛著他還是僅僅想利用他來尋找不老泉。於是在這個女人的強製下,傑克船長不得已登上了海盜船,而他即將麵臨的則是一次未知的海上旅程,這次他需要戰勝的兩個對手是黑胡子海盜以及自己的情人。電影《加勒比海盜4》依然延續了觀眾對前三部係列電影的關注與熱情,而在這部影片中最令人期待的是傑克從倫敦開始了逃亡的旅程,再一次把故事背景設置在倫敦則是影片的一個亮點。同時,影片的創作模式與傳統的海盜片基本相符,隨著主人公離開總督府,在海上曆經了奇幻的冒險曆程,而在熱帶雨林地區則把影片引入了全新的視覺畫麵中,尤其是風景絕美的夏威夷景觀定會為影片增添許多新鮮、驚奇的感覺。電影《加勒比海盜4》進入了中國市場後,也受到了許多中國觀眾的青睞,這種視聽享受的再現得益於翻譯者準確還原了源語中的幽默、驚險的情節亮點,讓中國觀眾仿佛身臨其境地與傑克一起開啟逃亡和冒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