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影片《阿凡達》字幕翻譯解讀(1 / 3)

影片《阿凡達》字幕翻譯解讀

影視翻譯

作者:唐敏

[摘 要] 語域理論是由英國語言學家Halliday所提出的翻譯策略,包括話語範圍、話語形式和談話者的關係三個變量,是文學影視作品翻譯之中比較流行的翻譯理論。當前,中國引入的不少英文電影的字幕翻譯都采取了語域理論,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本文選取美國電影《阿凡達》為例,利用語域理論就其字幕中譯從語場、語旨、語式等幾個方麵結合英文字幕中譯的例子對其字幕翻譯之中語域理論的應用以及翻譯成功的原因進行探討。

[關鍵詞] 語域理論;《阿凡達》;字幕翻譯

電影《阿凡達》自首次在世人麵前亮相,便頻頻獲得讚美之詞,影片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奇異的世界:在神秘的潘多拉星上不僅有900英尺高的參天大樹,還有漂浮於半空的群山,最重要的是這個奇異的星球上存在著貴重的稀有資源。人類為了取得潘多拉星球上的資源,製定出一個“阿凡達計劃”,計劃的具體內容是用地球人與潘多拉星球上的納美人的DNA進行混合,然後製造出是地球人身高15倍的“阿凡達”,以便悄悄在潘多拉星偷取礦產,運回地球。雙腿癱瘓的退役軍人傑克接受了實驗,並隻身前往目的地——潘多拉星球。盡管環境如仙境一般,可是周圍卻處處潛藏著危險,傑克肩負著巨大的責任,可是在一次意外中,傑克認識了納美人內特麗,在逐漸交往中,傑克越發感覺到納美人的善良,而同時他也為人類的貪婪感到羞愧,他絕對沒有想到自己的到來將會給潘多拉星球帶來一場巨大的浩劫,他從中也獲得了很多感悟……

一、語域理論概述

語域是由英國語言學家Halliday首次提出的。在他的觀點中,語域主要由三個變量組成,一是話語範圍;二是話語形式;三是談話者的關係。該理論首先由我國的韓禮德進一步發展完善,之後,其他學者將他的觀點進行了更深一步的總結和歸納,其中比較突出的有胡壯麟,還有朱永生等人,這些學者從語域的構成出發,從三個角度分別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話語範圍包括談論的場所和話題等,話題包括諸如使用說明書、社會調查等技術性領域和生活用語、小品文等非技術性領域。無論是詞彙的選擇,還是語態的選擇,都是由語場決定的。話語基調主要指發生對話行為的雙方在社會中的角色關係,分為個人基調和功能基調。個人基調相對親密性較強,如戀人之間;而功能基調則指導建議性較強,比如產品的功能介紹、菜譜等。話語形式指的是從事言語活動時所使用的方法或途徑,有書麵形式,也有口頭形式,前者包括小說、散文等,後者包括拜訪、麵試;有的時候書麵形式和口頭形式之間的界限不明顯,比如在新聞播放中,書麵的話語通過口頭形式表達出來。在翻譯的實踐過程中,一定要加強語域理論指導,首先要針對語言材料的語場、語旨以及語式進行分析,並立足於此確立適宜的翻譯手段和翻譯技巧,使譯文的藝術性和實用性達到一定高度。在我們的社會現實中,語篇會涉及多種題材,無論是語篇的發送者,還是語篇的使用者都比較重視語篇使用場合。語篇類型不同,語篇所使用的詞彙、句式以及語篇的整體布局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差異,翻譯人員一定要準確把握源語特征,這樣才能確定最適宜的譯語。

二、電影字幕翻譯

隨著國家之間交流的不斷加深,不同國家的電影也在互動、交流,這時候,字幕翻譯就處於相當重要的位置。觀眾借助於字幕翻譯,不僅能夠從聽覺上加深對電影的理解,也能夠從視覺上增強理解,使觀眾更深刻感悟電影的獨特魅力。字幕翻譯能夠增加同等時間內的信息量,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劇情,除此之外,對於那些聽力有一定障礙的人來說,字幕的作用更加重要。字幕翻譯指的是把源語信息用最簡短自然同時最為恰當的譯入語表示出來,在字幕翻譯中,決定翻譯質量的是對等性,它和譯文的質量成正比。實際上英文字幕的翻譯就是基於語言文化背景在中英文之間建立一種對等關係的過程。英語和漢語的意義對等指的是語域對等,所以譯文一定要準確反映源語的內容,體現出源語的語域特點,這樣,觀眾才能夠體會到更為深刻的情感內容。